(30)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 C )的原則。
A.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B.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C.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五條
(31)《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 C? )。
A.二級????????? B.三級???????? C.四級??????? D.五級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條
(32)《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事故發生后,( A )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A.事故現場有關人員???? B.安全管理人員????? C.特種作業人員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九條
(33)《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 A ),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A.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 B.請示領導、獲得批準
C.保持物件完整、保證現場痕跡不受破壞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十六條
(34)(? C? )不屬《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所調查的范圍。
A.企業生產事故??????????????? B.客運車交通事故
C.國防武器裝備生產事故??????? D.企業火災事故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條
(35)某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一起較大事故,應由事故單位所在地(? B? )組織調查。
A.省人民政府????????????????? B.設區的市人民政府
C.縣人民政府????????????????? D.設區的市安監局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十九條
(36)事故調查報告應當依法及時向(?? A? )公布。
A.社會?????? B.工會?????? C.從業人員????? D.政府部門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十四條
(37)事故調查處理應當堅持(B)的原則。
A.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B.實事求是、尊重科學
C.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D.權責統一、以人為本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四條
(38)某化工企業發生一起火災事故,當日造成2人死亡、2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990萬元。其中重傷中1人經治療后康復出院,另1人在事發后的第29天死亡,該事故應認定為(? A )
A.一般事故???? B.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條
(39)《突發事件應對法》自(? C )年11月1日起施行。
A. 2003?? B. 2005???? C. 2007?? D. 2010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前言部分
(40)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 B )級。
A. 3????? B. 4??????? C. 6?????? D. 8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三條
(41)突發事件的分級標準是由國務院和( A )確定的部門制定。
A. 國務院?? B. 人民代表大會?? C. 省政府?? D. 縣政府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三條
(42)國家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 D )。
A. 應急管理原則????????? B. 應急管理辦法
C. 應急管理理念????????? D. 應急管理體制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四條
(43)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 D? )的原則
A.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B. 以防為主、以消為輔
C. 集中兵力打殲滅戰?????? D. 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五條
(44)( D )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行政領導機關,其辦事機構及具體職責國務院規定。
A. 省政府???? B. 人民代表大會?? C. 市政府?? D. 國務院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九條
(45)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作出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命令,應當及時( B? )。
A. 上報??? B. 公布???? C. 認真研究?? D. 科學規劃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十條
(46)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A )參與突發事件應對工作。
A. 有義務?? B. 無義務?? C. 可以?? D. 視情況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十一條
(47)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為應對突發事件可以征用單位和個人的( B )。
A. 房屋?? B. 財物?? C. 車輛?? D. 土地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十二條
(48級以上人民政府作出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命令,應當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B )。
A. 存檔?? B. 備案?? C. 討論?? D. 公布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十六條
(49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應急預案制定機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和情勢變化適時( A )應急預案。
A. 修訂?? B. 調整?? C. 更改?? D. 制訂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十七條
(50國家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 A ),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的監管、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
A. 保障制度?? B. 管理辦法?? C. 管理體系?? D. 運行機制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三十二條
(51)國家建立健全( A )應急保障體系,確保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通信順暢。
A. 通信?? B. 網絡?? C. 廣播?? D. 信息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條
(52)鄉規劃應當符合預防、處置突發事件的需求,合理確定應急(A)。
A. 避難場所?? B. 救援場所?? C. 人員聚集地?? D. 生活區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十九條
(53)所有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檢查本單位各項防范措施的( D )情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A. 進展?? B. 執行?? C. 運作?? D. 落實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條
(54)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和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應當制定具體( D )。
A. 逃生方案?? B. 救援措施?? C. 危險告知機制?? D. 應急預案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四條
(55)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B )制度,對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有處置突發事件職責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
A. 教育?? B. 培訓?? C. 輪訓?? D. 集訓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五條
(56)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應急資源,建立或者確定( A )應急救援隊伍。
A. 綜合性?? B. 專業性?? C. 權威性?? D. 全能型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六條
(61)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自救與互救知識的( D )。
A. 無償廣告?? B. 講解??? C. 系列培訓?? D. 公益宣傳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九條
(57)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 A )。
A. 虛假信息?? B. 真實情況?? C. 小道消息?? D. 情況通告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章第五十四條
(58)《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自( B? )年6月1日起施行。
A. 2005???? B. 2007???? C. 2009???? D. 2012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P7
(59)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 B )等級。
A.3 ??? B.4 ????? C.5 ? D.6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三條
(60)事故發生地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配合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的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 C )。
A. 法律援助?? B. 物資支援?? C. 便利條件?? D. 交通保障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五條
(61)(? D? )依法參加事故調查處理,有權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
A. 黨組織??? B. 人事部門?? C. 勞動仲裁委員會?? D. 工會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六條
(62)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對(? B? )和依法調查處理。
A. 事故的分析?? B. 事故的報告?? C. 事故的公布?? D. 事故的認定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七條
(63)對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中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 D )。
A. 處理??? B. 調查??? C. 糾正??? D. 舉報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八條
(64)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 A? )報告。
A. 本單位負責人?? B. 上級領導?? C. 安監部門?? D.地方人民政府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九條
(65)( B )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A. 一般情況??? B. 情況緊急?? C. 事故發生?? D. 隱患突出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九條
(66)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 A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A. 國務院?? B. 人民代表大會?? C. 中央軍委??? D. 國家安全局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條
(67)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 B )。
A. 通告?? B. 補報?? C. 公示?? D. 告知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三條
(68)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 A )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A. 事故報告?? B. 風險評估?? C. 情況分析?? D. 事故總結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四條
(69)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 A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
A.相關證據?? B. 相關信息?? C. 重要物證?? D. 相關證人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六條
(70)事故發生地公安機關根據事故的情況,對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 B )。
A. 拘留審查?? B. 立案偵查?? C. 提起公訴?? D. 沒收財物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七條
(71)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會公布(? D ),受理事故報告和舉報。
A. 值班員姓名?? B. 值班室位置?? C. 負責人姓名?? D. 值班電話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八條
(72)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一般事故,縣級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 A? )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A. 事故發生單位?????????? B. 公安機關
C. 生產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D. 事故發生單位安全部門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十九條
(73)上級人民政府認為( A )時,可以調查由下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的事故。
A. 必要????? B. 可行????? C. 應該????? D. 必須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條
(74)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并與所調查的事故沒有( A )關系。
A. 直接利害??? B. 間接利害?? C. 隸屬?? D. 利益得失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三條
(75)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事故調查的(? D )指定。
A. 檢察院??? B. 公安部門???? C. 工會??? D. 人民政府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四條
(76)事故調查組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與事故有關的情況,并要求其提供相關的文件、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 B? )。
A. 回避????? B. 拒絕????? C. 配合????? D. 支持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六條
涉水作業安全培訓題庫
《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專題培訓考…
一般性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題庫
高危行業重點崗位從業人員題庫
一般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員題庫
一般性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題庫
海口市“安康杯”知識競賽題庫 (安…
“大學習、大培訓、大考試”工貿行業…
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我國安全生產法試題及答案
安全生產試題及答案
安全教育培訓考試試題及標準答案
三級安全教育考試試題及答案
安全生產月安全知識競賽試題
2011年安全生產月知識競賽活動題庫
全國安全生產法百題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