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79 年,前身是安徽省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是由安徽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管理的直屬事業單位。是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能相配套的技術性、服務性社會公益型科研機構,以促進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科技進步為建院宗旨。安徽省安全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安徽省危險化學品登記注冊辦公室、安徽省安全生產技術支撐中心、安徽省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是我院對外進行安全生產技術服務的四大品牌。
1996 年機構改革時,省編辦核定我院人員編制30 人。現有在職人員30 人,聘用人員10 人,其中高級職稱7 人,中級職稱14 人;在工程技術人員中,獲得評價師資格25 人,其中一級評價師7 人,二級評價師14 人,三級評價師4 人。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18 人。目前我院內設機構有:院辦公室、院總工程師辦公室、安全評價技術中心、安全工程技術研究所、安全信息情報研究所、安全技術學術委員會。掛靠單位有安徽省安全生產技術支撐中心、安徽省危險化學品登記辦公室,安徽省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安徽省安全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我院現有辦公用房850 平方米,另外,租賃實驗室用房500 平方米,開辦資金1249萬元,現有固定資產600 萬元;省局依托我院建立的安全技術支撐中心,國家、省兩級財政及省科技廳和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共投入406 萬元購置了檢測檢驗所用的通用和專用設備和儀器60 臺(套),為我省安全生產從定性分析走向更加科學的定量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還建有藏書近萬冊的圖書資料室,我院的技術檔案管理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初具規模。在軟硬件設施上滿足了安全生產理論研究和安全技術應用工作的需要。按省編辦的職能設置,我院主要開展安全理論與安全技術應用研究,為省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提供安全生產技術支撐;承擔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安全設立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評價及重大危險源分級,促進建設項目本質安全化;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和分級,為監管監控決策提供依據;配合安全監管部門對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安全現狀評估、評價和檢查,消除事故隱患、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 號)、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入開展全國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安委辦〔2011〕18 號)精神,為更好地改善企業安全生產條件,規范和改進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幫助企業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為實現本質安全打下堅實基礎。協助政府安全管理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和技術分析,查明原因,做出科學的定量或定性的結論。監督檢驗勞動防護用品質量,使勞動者生命的最后保障線安全可靠;對全省生產、儲存和使用的危險化學品進行危險性鑒別、分類與登記注冊,為重、特大危險化
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撐;開展企業作業崗位職業衛生檢測檢驗,幫助企業建立和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搜集整理安全生產信息情報,為社會大眾提供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及安全工程技術咨詢。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我院已逐步走上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軌道,先后制定了《安徽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管理手冊》、《安徽省安全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質量管理手冊》、《安徽省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站質量管理手冊》、《危險化學品登記注冊質量管理手冊》。2009 年10 月1 日《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22號令)實施以后,我院根據國家安監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工作的通知》(安監總規劃〔2009〕181 號)精神,按照《安全評價過程控制文件編寫指南》內容,根據2011 年院內部審核和省局年度評審提出的問題,2012 年元月先后修訂了我院《安全評價質量管理手冊》B 版(AKY-ZN-2012)、《安全評價質量控制程序》B版(AKY-KZ-2012)、《安全評價作業指導書》B 版(AKY-ZD-2012)。為規范我院安全評價工作行為、明確工作責任、有序的開展各項安全技術工作提供保障。強有力的管理,增強了我院的整體實力。
我院還建立了近20 人的技術專家庫。安全評價人員及技術人員的專業門類齊全,配置完整,符合申請新修訂的《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2 號)附件一“安全評價機構業務范圍劃分標準”規定的一類2、4;二類:7、9、11、12、14、15、17、18、19 的安全評價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