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目標,進一步加強2015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全面提升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特制定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市農委和縣委、縣政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要求,以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目標,以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底線,健全縣鎮(街道)監管工作網絡和檢測體系,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工作,推進監管能力、質量追溯能力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從源頭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總體目標
通過加強監管,使我縣農產品監管體系建設逐步完善,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秩序日趨規范,全面遏制重大農產品安全事件發生,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基地全部實現標準化生產,基地農產品檢測合格率達到全市領先水平,優質安全綠色產業全面發展壯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農產品數量、質量和安全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全年計劃新增“三品一標”30個,全縣蔬菜農殘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開展專項檢查。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關鍵環節,強化執法查處。積極配合縣食安辦在重大節日、重點季節等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努力消除行業“潛規則”生存空間。其中,一是開展重大節日專項檢查。在春節、元旦、兩會期間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以蔬菜水果為重點品種,以規模農產品生產基地、直銷配送中心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單位,深入排查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讓全縣人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二是開展夏季高溫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查。在夏季高溫季節,突出對豆類、綠葉類和茄果類等高風險蔬菜品種,突出本地棚膜蔬菜和水果,秋季蔬菜和水果等重點生產時段,開展專項整治,重點檢測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銨、克百威、甲拌磷、特丁硫磷、養樂果、水胺硫磷等違禁農藥。三是開展“三品一標”基地專項檢查。以認證基地年審,新申報認證品種和抽檢等契機,開展專項整治。重點對認證面積和產量,包裝標識的規范使用、年審合格情況、抽樣檢測情況、農業投入品分開存放情況等進行專項檢查。
(二)強化日常監管。一是強化農業投入品管理。農藥及農藥使用專項整治重點針對違規生產經營禁用農藥、非法添加隱性成分、違法使用禁用農藥、超范圍使用限用農藥。二是強化日常管理。重點檢查生產基地的生產記錄和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是否規范,生產物質是否安全儲蓄,農殘檢測開展情況等,加強對生產基地和重點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日常質量考核,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全年基地巡查不少于240次,確保監管全覆蓋。三是建立監管長效機制。通過承諾書、保證書等形式,落實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建立質量問題約談制度,強化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意識;建立質量安全事件應急管理機制。
(三)強化日常監測和自檢。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監測,提高檢測結果的利用效率。一是積極配合做好國家、農業部、省市例行檢測。對全縣蔬菜、水果、茶葉各基地的例行檢測做好監測規劃,按照農產品生產季節、重點用藥種類等情況全方位納入監測。二是督促抓好標準示范基地農殘自檢。對全縣34個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的農殘自檢情況進行量化監督,按月對自檢情況進行統計通報,對自檢開展不及時,數據弄虛作假等情況及時處理,消除隱患。
(四)強化標準化建設與示范。一是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已建基地加強管理,融入標準園農業項目建設中,嚴格按照標準生產,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休藥期等的規定。對新申報的蔬菜和水果基地,加強技術指導。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鎮建設。繼續抓好黃興、路口、春華、高橋、北山、黃花等鎮的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鄉鎮建設工作。三是做好“三品一標”示范縣建設。在做好今年“三品”認證及續展工作工作的基礎上,加強證后及包裝標識規范使用等管理。全年新增好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認證30個。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在去年蔬菜、茶葉的重點企業建立全縣聯網的可追溯體系的基礎上,不斷強化硬件和軟件的同步建設,建立全縣聯網的可追溯體系。一是對農殘自檢平臺進行整合升級,將全縣農殘自檢信息歸納到一個平臺,優化數據處理。二是試點農業化學投入品朔源管理。今年初步計劃在縣內選取連鎖經營的農資經營店進行農業化學投入品朔源管理。
(六)建立應急預案,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建立健全《長沙縣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同時要依據預案進行現場演練,通過模擬實戰,切實找到短板,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反應能力。
(七)加強宣傳培訓引導,加大培訓力度。一是加強宣傳引導,掌握工作主動。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大力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宣傳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危害及其應受到的懲罰,強化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振對農產品的消費信心。二是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加大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培訓力度;加大鄉鎮農產品監管員、協管員的培訓力度。三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關鍵技術推廣。重點推廣動植物安全生產以及病蟲害有效防控技術。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建設,及時為生產者、加工者、經營者和使用者提供相關信息服務。
四、責任落實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健全縣、鄉鎮、村三級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層層落實責任制,實行網格化管理。農業局主要領導向縣政府領導、農業局內部各部門負責人向農業局分管領導、各部門工作人員向部門負責人要逐級簽訂責任狀,與主要農產品生產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承諾書。
加強工作督查考核。為進一步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將制定完善一系列規章制度。對日常監管、信息報送、工作檔案的管理均作了明確的規定,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監管工作,力爭使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目標,進一步加強2015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全面提升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特制定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計劃。
??????? 一、指導思想
???????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市農委和縣委、縣政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要求,以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目標,以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底線,健全縣鎮(街道)監管工作網絡和檢測體系,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工作,推進監管能力、質量追溯能力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從源頭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 二、總體目標
??????? 通過加強監管,使我縣農產品監管體系建設逐步完善,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秩序日趨規范,全面遏制重大農產品安全事件發生,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基地全部實現標準化生產,基地農產品檢測合格率達到全市領先水平,優質安全綠色產業全面發展壯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農產品數量、質量和安全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全年計劃新增"三品一標"30個,全縣蔬菜農殘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
??????? 三、工作措施
??????? (一)開展專項檢查。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關鍵環節,強化執法查處。積極配合縣食安辦在重大節日、重點季節等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努力消除行業"潛規則"生存空間。其中,一是開展重大節日專項檢查。在春節、元旦、兩會期間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以蔬菜水果為重點品種,以規模農產品生產基地、直銷配送中心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單位,深入排查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讓全縣人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二是開展夏季高溫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查。在夏季高溫季節,突出對豆類、綠葉類和茄果類等高風險蔬菜品種,突出本地棚膜蔬菜和水果,秋季蔬菜和水果等重點生產時段,開展專項整治,重點檢測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銨、克百威、甲拌磷、特丁硫磷、養樂果、水胺硫磷等違禁農藥。三是開展"三品一標"基地專項檢查。以認證基地年審,新申報認證品種和抽檢等契機,開展專項整治。重點對認證面積和產量,包裝標識的規范使用、年審合格情況、抽樣檢測情況、農業投入品分開存放情況等進行專項檢查。
??????? (二)強化日常監管。一是強化農業投入品管理。農藥及農藥使用專項整治重點針對違規生產經營禁用農藥、非法添加隱性成分、違法使用禁用農藥、超范圍使用限用農藥。二是強化日常管理。重點檢查生產基地的生產記錄和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是否規范,生產物質是否安全儲蓄,農殘檢測開展情況等,加強對生產基地和重點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日常質量考核,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全年基地巡查不少于240次,確保監管全覆蓋。三是建立監管長效機制。通過承諾書、保證書等形式,落實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建立質量問題約談制度,強化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意識;建立質量安全事件應急管理機制。
??????? (三)強化日常監測和自檢。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監測,提高檢測結果的利用效率。一是積極配合做好國家、農業部、省市例行檢測。對全縣蔬菜、水果、茶葉各基地的例行檢測做好監測規劃,按照農產品生產季節、重點用藥種類等情況全方位納入監測。二是督促抓好標準示范基地農殘自檢。對全縣34個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的農殘自檢情況進行量化監督,按月對自檢情況進行統計通報,對自檢開展不及時,數據弄虛作假等情況及時處理,消除隱患。
??????? (四)強化標準化建設與示范。一是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已建基地加強管理,融入標準園農業項目建設中,嚴格按照標準生產,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休藥期等的規定。對新申報的蔬菜和水果基地,加強技術指導。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鎮建設。繼續抓好黃興、路口、春華、高橋、北山、黃花等鎮的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鄉鎮建設工作。三是做好"三品一標"示范縣建設。在做好今年"三品"認證及續展工作工作的基礎上,加強證后及包裝標識規范使用等管理。全年新增好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認證30個。
???????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在去年蔬菜、茶葉的重點企業建立全縣聯網的可追溯體系的基礎上,不斷強化硬件和軟件的同步建設,建立全縣聯網的可追溯體系。一是對農殘自檢平臺進行整合升級,將全縣農殘自檢信息歸納到一個平臺,優化數據處理。二是試點農業化學投入品朔源管理。今年初步計劃在縣內選取連鎖經營的農資經營店進行農業化學投入品朔源管理。
??????? (六)建立應急預案,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建立健全《長沙縣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同時要依據預案進行現場演練,通過模擬實戰,切實找到短板,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反應能力。
??????? (七)加強宣傳培訓引導,加大培訓力度。一是加強宣傳引導,掌握工作主動。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大力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宣傳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危害及其應受到的懲罰,強化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振對農產品的消費信心。二是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加大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培訓力度;加大鄉鎮農產品監管員、協管員的培訓力度。三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關鍵技術推廣。重點推廣動植物安全生產以及病蟲害有效防控技術。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建設,及時為生產者、加工者、經營者和使用者提供相關信息服務。
??????? 四、責任落實
???????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健全縣、鄉鎮、村三級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層層落實責任制,實行網格化管理。農業局主要領導向縣政府領導、農業局內部各部門負責人向農業局分管領導、各部門工作人員向部門負責人要逐級簽訂責任狀,與主要農產品生產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承諾書。
??????? 加強工作督查考核。為進一步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將制定完善一系列規章制度。對日常監管、信息報送、工作檔案的管理均作了明確的規定,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監管工作,力爭使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
危險廢物管理職工培訓計劃
礦業公司年度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計劃…
職業病防治年度計劃
年度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投入計劃
年度安全生產檢查計劃附檢查表
培訓工作實施計劃
應急救援演練工作計劃
水管所安全生產工作計劃
2012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
2010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2015年度安全培訓計劃
安全培訓計劃及時間安排表
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2015年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2011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2018年安全生產費用使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