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工作計劃(S) |
|
| 要素 | 實施內容 |
|
| 1 | 安全生產目標 | 1.1目標 | 制定年度安全生產目標指標并以正式文件發布。 |
|
| 1.2監測與考核 | 年度安全生產目標指標逐層分解。 |
|
| 各部門班組季度安全考核及評比 |
|
| 2 | 安全組織機構及職責 | 2.1組織機構和人員 | 更新EHS組織架構。 |
|
| 召開EHS管理辦公室月度會議 |
|
| 向EHS委員會提交季度工作總結。 |
|
| 2.2職責 | 2019年度安全責任書逐級簽訂。 |
|
| 3 | 安全生產投入 | 3.1安全生產費用 | 2019年度安全費用預算 |
|
| 4 | 安全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 | 4.1法律法規、標準規范 | 識別獲取更新適用公司法律法規。 |
|
| 4.2規章制度 | 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文件培訓。 |
|
| 增加康樂會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
|
| 4.3操作規程 | 各部門班組安全操作規程學習并形成學習記錄 |
|
| 4.4評估 | 操作規程檢查評估與修訂。 |
|
| 4.6文件和檔案管理 | 安全記錄/資料歸檔。 |
|
| 5 | 安全教育培訓 | 5.1教育培訓管理 | 2019年安全培訓計劃表制定 |
|
| 廠級EHS培訓教材及考核試卷更新。 |
|
| 各部門部門級、崗位級培訓教材及考核試卷修訂。 |
|
| 5.2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教育培訓 | EHS協調員培訓【安全標準化體系知識培訓】 |
|
| 班組長【班組安全管理技能培訓】 |
|
| 安全管理人員取證及再教育 |
|
| 新入職員工三級培訓教育實施 |
|
| 各部門員工轉崗、調崗、四新教育實施 |
|
| 化學品崗位操作人員專項安全培訓 |
|
| 工程維修人員專項安全培訓 |
|
| 特種作業人員證件年審(壓力容器、廠內機動車等) |
|
| 5.5其他人員教育培訓 | 應急機構隊伍培訓 |
|
| 消防職業資格證取證培訓 |
|
| 5.6安全文化建設 | 安全生產月活動 |
|
| 各部門安全主題活動(1-2次/年) |
|
| 與外部先進企進行安全管理經驗交流 |
|
| 微信公眾號運營/企業文化APP |
|
| EHS團隊團建 |
|
| 廠外交通安全宣導 |
|
| 6 | 生產設備設施 | 6.1生產設備設施建設 | 一期改造三同時管理(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 |
|
| 易燃易爆區域安全防護改造工程 |
|
| 一期參觀回廊升級改造 |
|
| 廠區建立電動車充電點 |
|
| 6.2設備設施運行管理 | 制定2019年度設備檢修、維護、保養計劃 |
|
| 檢測中心夾層漏水整改 |
|
| 6.3特種設備管理 | 特種設備臺賬更新及檔案管理 |
|
| 特種設備年審及維護保養 |
|
| 7 | 作業安全 | 7.1生產現場管理和生產過程控制 | 危險化學品MSDS更新及發放。 |
|
| 消防系統委外維護保養。 |
|
| 7.2作業行為管理 | 現場勞動防護用品規范使用監管 |
|
| 7.3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 | 廠區及車間安全標識標準制定(聯合規范化小組實施) |
|
| 現場安全標識補充及更新 |
|
| 冷庫增強照明亮度。 |
|
| 上鎖掛牌試點 |
|
| 檢測中心增加運送危險廢棄物的專用車輛 |
|
| 廠區實施人車分流 |
|
| 7.4相關方管理 | 常駐相關方安全文明協議書簽訂 |
|
| 常駐相關方代表安全培訓/溝通會議 |
|
| 7.5變更 | 設備設施變更申請審批、評估和控制 |
|
| 新設備設施導入使用前安全驗收 |
|
| 8 | 隱患排查與治理 | 8.1隱患排查 ? ? ?8.2隱患排查范圍和方法 | 班組每日安全檢查 |
|
| 各部門每周安全檢查 |
|
| 周末安全抽查 |
|
| EHS安全員每日安全巡查 |
|
| 月度交叉安全檢查(EHS管理辦公室成員) |
|
| 季度綜合性安全檢查 |
|
| 節假日安全檢查(長假) |
|
| 設備安全防護裝置專項檢查 |
|
| 易燃易爆區域每月安全巡查 |
|
| 電氣專項安全檢查 |
|
| 化學品專項安全檢查 |
|
| 特種設備專項安全檢查 |
|
| 廠區建筑物防雷檢測 |
|
| 可燃氣體探測報警裝置合格檢測 |
|
| 8.2隱患治理 | 隱患分級及治理(跟進閉環) |
|
| 9 | 重大危險源監控 | 9.1辨識與評估 | 2019年度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實施 |
|
| 9.2登記建檔與備案 |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結果分級管理 |
|
| 9.3監控與管理 | 評價為3級以上危險源控制措施檢討(技術改造) |
|
| 10 | 應急救援 | 10.1應急機構和隊伍 | 應急機構及隊伍人員調整及更新 |
|
| 10.2應急預案 | 修訂應急預案 |
|
| 建立各種類應急處置方案并發放 |
|
| 10.3應急設施、裝備、物資 | 應急藥品購買與發放。 |
|
| 10.4應急演練 | 各區域應急救援演練 |
|
| 10.5事故救援 | 事故應急救援 |
|
| 11 | 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 | 11.1事故報告 | 事故報告及調查處理 |
|
| 11.2事故調查和處理 | 年度事故統計分析 |
|
| 11.3事故案例教育 | 制造企業常見事故案例培訓教育 |
|
| 12 | 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 | 12.1績效評定 | 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內部審核 |
|
| 12.2持續改進 | 內審問題點整改與跟進 |
|
| 【安全標準化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部分檢查表格整合 |
|
| 13 | 外部對應 | 13.1安監 | 新會區安全生產信息化平臺填報及其他需要配合的事宜。 |
|
| 13.2消防 | 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戶籍化管理系統填報及其他需要配合的事宜。 |
|
| 14 | EHS信息平臺建設項目 | 14.1需求 | 編寫需求文檔 |
|
| 需求溝通及確認 |
|
| 14.3開發 | EHS平臺開發 |
|
| 14.4測試 | EHS平臺測試 |
|
| 14.5投用 | EHS平臺投入使用 |
|
| 環保工作計劃(E) |
|
| 序號 | 標準條款要素 | 實施內容 |
|
| 標準要求 | 項目 |
|
| 1 | 4.1理解組織及其所處的環境 ? ? ?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 公司環境狀況及相關方要求識別 | 組織各部門重新理解部門所處的環境狀況,各部門識別環境狀況,環境狀況發生改變時及時更新 |
|
| 組織各部門重新理解部門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各部門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發生改變時及時更新 |
|
| EHS部根據各部門識別結果作成整體分析報告。 |
|
| 2 | 5.2環境方針 | 環境方針宣傳 | 環境方針的宣導及傳達 |
|
| 5.3組織的角色、職責和權限 | EHS組織架構 | 組織架構更新 |
|
| 3 | 6.1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6.1.1總則 | 環境風險及機會措施策劃 | 各部門對部門重要環境因素進行風險與機遇評估,對風險及機會級別不同的重要環境因素進行區別管理,高風險(大機會):必須設立目標、策劃新的運行控制措施、考慮策劃應急預案; |
|
| 6.1.2環境因素 | 環境因素識別更新 | 組織各部門對部門環境因素識別及評估 |
|
| 風險與機會評估及運行控制措施更新 | 評估出重要環境因素,并識別風險及機會,并制定運行控制措施及應急預案 |
|
| EHS部整合各部門評價的重要環境因素,總括風險與機會,制定運行控制措施及應急預案 |
|
| 專項環境因素的識別及技術引入 | 各類型耗能設備診斷,建立設備設施基礎能耗文檔 |
|
| 設備設施能耗的診斷 |
|
| 節能技術咨詢 |
|
| 廢棄物削減技術咨詢,分析廢棄物產生原因:原輔材料,技術工藝,設備,過程控制,產品,廢棄物,管理,員工等因素評估 |
|
| 水資源消耗削減評估及技術咨詢 |
|
| 6.1.3合規義務 | 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更新 | 組織各部門識別環境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方要求,識別風險和機會 |
|
| 建立獲得法律法規及相關方環境要求的途徑 |
|
| 各部門對適用于本部門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進行學習,并貫徹到日常管理中。 |
|
| 政府及相關合法證明的對應 | 公司環境影響批復、驗收等必須政府批文等清單建立 |
|
| 6.1.4措施的策劃 | 公司環境風險及機會應對措施策劃 | 組織各部門結合對環境狀況、相關方期望、合規義務和重要環境因素評價的風險與機會制定應對措施及應急預案 |
|
| 6.2 環境目標及其實現的策劃 | / | 以應對的措施及應急預案作為基礎,策劃管理目標 |
|
| 6.2.1環境目標 | 目標策劃 | 制定年度環境管理目標并形成文件發布 |
|
| 指標分攤 | 指標量化分解至各部門落實 |
|
| 6.2.2實現環境目標措施的策劃 | 管理方案策劃 | 收集各部門達成指標對應的管理方案 |
|
| 4 | 7.1資源 | 環保資源配備充分性檢討 | 污水治理設施、廢氣治理設施、廢棄物貯存設施、噪聲治理設施等的配備情況排查 |
|
| 7.2能力 | 員工技能、能力資格合規性清單 | 要求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能力資格的符合性及充分性 |
|
| 重要環境因素作業崗位操作技能、突發環境事故處理能力的掌握 |
|
| 7.3意識 | 員工意識提高 | 教材制作 |
|
| 重要環境因素影響/作業崗位培訓 |
|
| 一般廢物、危險廢物、生活垃圾的區分與處置方法培訓 |
|
| ISO14001基礎知識培訓 |
|
| 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資格清單建立及作業技能培訓 |
|
| 相關方環保意識培訓 | 常駐相關方環保培訓(餐飲服務公司、保潔公司) |
|
| 7.4.2內部溝通 | / | 會議、相關信息的傳遞 |
|
| 各部門環境管理信息上墻 |
|
| 常駐相關方環保要求傳達(餐飲服務公司、保潔公司) |
|
| 各部門環保主題活動(節能、垃圾分類、植樹、戶外清掃) |
|
| 7.4.3外部溝通 | 相關方的環保信息交流 | 與環境影響大相關方溝通公司環境方針或環保要求 |
|
| 與環境影響大的施工/服務合作方簽訂《外協單位安全、環保文明協議書》 |
|
| 日常政府事務交流溝通,表格提交 |
|
| 7.5.1總則 | 文件管理 | 確保文件化信息對標準體系的有效性支持 |
|
| 7.5.2創建和更新 | 指引文件修訂,EHS表格整合,內容培訓 |
|
|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 受控文件的分發、訪問、檢索和使用的渠道 |
|
| 5 | 8.1運行策劃與控制 | 能耗可視化(整合現有能控中心) | 照明系統\空調能耗\空壓機\生產設備\鍋爐能耗可視化臺賬完善 |
|
| 各生產車間、公共場所能耗分割可視化臺賬建立 |
|
| 計量器引入 | 節能技術及計量器具的引入,采購便攜式設備進行能耗診斷-紅外線測溫儀、電力計、噪聲計、風量計、空氣流量計、照度計、壓縮空氣泄漏檢測儀 |
|
| 壓縮機節能 | 壓縮機的合理運轉--高效壓縮機引入 |
|
| 壓縮空氣的低壓化、或臺式控制運作優化改造 |
|
| 空調節能 | 空調的溫度合理管理(權限及溫度),產品質量控制為對象外 |
|
| 供電系統改善 | 改善供電系統電能質量,加強降溫措施和用電安全監測 |
|
| 發熱設施設備改造 | 鍋爐改造“油改氣”項目實施 |
|
| 節能自查報告 | 2019年節能自查報告,提交政府 |
|
| 廢棄物管理及削減活動 | 根據物料平衡和針對廢棄物產生原因分析,控制廢棄物產生的對應方案 |
|
| 工廠產生廢物種類調查 |
|
| 各部門提供削減廢棄物方案 |
|
| 各車間月度廢物產生統計匯總,效益分析 |
|
| 危險廢物管理 | 危險廢物轉移審批/計劃/合同/合法轉移 |
|
| 危險廢物合法轉移及聯單報批 |
|
| 水資源管理及削減活動 | 生產設備和公共設施節水技術開發及應用 |
|
| 各部門提交月度節水方案 |
|
| 污染物削減 | 建立健全環境基礎檔案及技術資料,包括廢水、廢氣、噪聲排放的治理措施 |
|
| 廢氣、廢水、噪聲排放污染物源頭削減技術引入及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工程改造 |
|
| 鍋爐廢氣排放不穩定,鍋爐改造 | 鍋爐改造“油改氣”項目實施 |
|
| 環保法律法規要求調查,環境影響評價相關 |
|
| 專項獎勵,節能、減排的獎勵申請 |
|
| 廢水排放指標不穩定,污水處理站加強管理 | 購買檢測設備 |
|
| 日常投料,加強檢查,儲備應急物料 |
|
| 口服液一部擴容計劃 |
|
| 擴產環評 |
|
| 8.2應急準備和響應 | 環境事故應急措施及演練 | 化學品泄露控制點防泄漏應急品配備 |
|
| 化學品防泄漏應急培訓及演練 |
|
| 6 | 9.1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 | 排放污染物年度檢測計劃 | 環境檢測-廢水 |
|
| 環境檢測-廢氣 |
|
| 規范檢測口設置 |
|
| 環境檢測-噪聲(廠界) |
|
| 日常檢查 | 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況檢查 |
|
| 污水處理站、鍋爐廢氣、工藝廢氣、工藝廢水等治理設施日常運行檢查 |
|
| 公共設施廢水(鍋爐、空壓機、飯堂隔油隔渣池、洗衣房、化糞池)日常運行檢查 |
|
| 危險廢物分類及貯存日常運行檢查 |
|
| 檢測設備、計量器校準 |
|
| 能源、資源浪費現狀的檢查 |
|
| 9.1.2合規性評價 | 公司合規性評價 | 組織各部門進行合規性評價 |
|
| 政府及相關方要求 | 排污許可證申請/年審 |
|
| 月度排放污染物動態申報 |
|
| 季度三廢檢測結果提報 |
|
| 年度污染源申報 |
|
| 立項申請/環境影響評價、驗收報批 |
|
| 三期環保設施竣工驗收 | 驗收前溝通 |
|
| 驗收資料準備 |
|
| 組織驗收 |
|
| 9.2內部審核 | / | 環境管理體系內部審核 |
|
| 9.2.1總則 | 內審問題點整改與跟進 |
|
| 9.2.2內部審核方案 | 內審總結 |
|
| 9.3管理評審 | / | 各部門作成管理評審匯報資料 |
|
| 組織各部門進行環境管理體系管理評審 |
|
| 7 | 10.2不符合和糾正措施 | 環境事故報告 | 環境事故報告及調查處理 |
|
| 環境事故調查和處理 | 年度環境事故統計分析 |
|
| 環境事故案例教育 | 常見環境污染事故案例(看板、視頻)巡展 |
|
| 8 | ISO14001管理體系監督審核 | / | 體系監督審核 |
|
| 外部審核不符合項整改 |
|
| 職業健康工作計劃(H) |
|
| 要素 | 實施內容 |
|
|
| 1 | 教育培訓 | 1.1教育培訓管理 | 2019年職業健康培訓計劃表制定 |
|
| 1.2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教育培訓 |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班長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等基礎知識培訓 |
|
| 1.3操作崗位人員教育培訓 | 職業健康意識培訓(各部門轉訓) |
|
| 職業健康培訓教材、考核試題的編寫(融入到安全培訓教材及試題庫中) |
|
| 新入職員工一、二、三級培訓教育實施并形成記錄 |
|
| 各部門員工轉崗培訓教育并形成記錄 |
|
| 各崗位及外來人員個體防護用品佩戴方式培訓并形成記錄 |
|
| 對不正確/未佩戴個體防護用品的員工進行培訓并形成記錄 |
|
| 1.4職業健康文化建設 | 開展職業病防護的宣傳活動 |
|
| 2 |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管理 | 2.1采購及發放 | 特殊勞動防護用品的購買及發放(各部門發放形成記錄) |
|
| 2.2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 | 現場崗位勞保用品合規性評估 |
|
| 現場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規范使用監管 |
|
|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專項安全檢查 |
|
| 3 | 職業健康管理 | 3.1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檢測 | 現場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委托疾控中心) |
|
| 3.2職業性健康體檢 | 員工崗前、在崗(包括轉崗)、離崗前及應急的職業性健康體檢 |
|
| 3.3檔案建立及管理 | 員工職業健康個人檔案建立與管理 |
|
| 3.4職業危害告知和警示 | 員工入職前崗位職業危害告知(作為合同附件簽訂) |
|
| 現場職業危害崗位告知及警示更新 |
|
| 現場職業危害狀況分布圖 |
|
| 3.5應急藥品管理 | 應急藥品購買及發放 |
|
| 3.6職業健康防護 | 對低溫/高溫/濕滑地面/高強度作業等加強個體防護監管,如有需要進行區域改造 |
|
| 3.7職業病預防 | 對噪聲、粉塵場所中屬高風險的區域加強個體防護監管,如有需要進行區域改造 |
|
| 對職業禁忌癥、疑似職業病及診斷為職業病進行妥善處理 |
|
| 3.8職業危害申報 | 新、改、擴建項目(口服液一部車間重建等)“三同時”申報、評估及驗收 |
|
| 向職業衛生主管部門申報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 |
|
| 3.9職業衛生現狀評價 | 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現狀評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