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防雷減災工作的通知》精神,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裝置停運和重大安全事故的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結合寧夏神瑞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由寧夏神瑞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標準化委員會提出。
本預案由寧夏神瑞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安環部歸口。
本預案起草部門:安全環保部。
本預案編寫人:
本預案審定人:
本預案批準人:
雷電災害應急預案
1 范圍
本預案規定寧夏神瑞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神瑞化工”)雷電災害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及職責,雷電災害的預防與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預案啟動與解除和善后工作要求,并對應急物資裝備保障、培訓與演練等做了規定。
本預案適用于神瑞化工廠區范圍(包主廠區、廠前區等)的雷電災害應急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預案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AQ/T9002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Q/HZFD2086 設備分工管理標準
Q/HZFD2145 應急準備與響應管理程序
Q/HZFD2146 綜合應急預案
國家安監總局[2009]17號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3應急處理基本原則
1)預防為主。高度重視預報信息,充分估計可能造成的危害,在雷電災害到來之前,落實各項預防措施,將損失降低至最低限度。
2)堅持“保人身、保設備、保安全”的基本原則,避免人身傷亡和設備損壞事故,確保人員安全,設備完好。
4事件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
4.1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在公司日常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下列原因,導致雷電災害事故的發生:
1)自然雷電強度超過防雷擊設計能力。
2)誤操作人為引雷。
3)防雷設計不周。
4)防雷設施故障。
4.2當發生雷電災害時,可能發生設備損壞、人員觸電等事故。
1)設備損壞事故:雷擊對設備、構筑物造成嚴重破壞。
2)人員觸電:雷擊造成人員傷亡。
3)停電事故:雷擊造成電氣設備損壞,繼而引起停電事故。
4)火災事故:雷擊造成油罐及生產裝置等著火。
5)爆炸事故:雷擊造成生產裝置、油氣儲罐等爆炸。
5 事件分級
表1雷電預警
| 預警等級 | 圖標 | 標準 |
| 黃色預警 | {C}<!--[if gte vml 1]> {C}<-[endif]--> | 6小時內可能發生雷電活動,可能會造成雷電災害事故。 |
| 橙色預警 | {C}<!--[if gte vml 1]> {C}<-[endif]--> | 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經受雷電活動影響,且可能持續,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大。 |
| 紅色預警 | {C}<!--[if gte vml 1]> {C}<-[endif]--> | 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經有強烈的雷電活動發生,且可能持續,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
6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應急指揮機構
公司成立雷電災害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以公司文件形式下發,指揮部組成如下:
總指揮:總經理
副指揮:生產副總、行政副總
成 員:安環部部長、生產部部長、賬務部部長、營銷部部長、綜合辦公室、當值值長
各部門是公司雷電災害的主要應急力量,承擔應急搶險任務。
6.1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6.1.1應急指揮部
1)雷電警報發布后或到來時,迅速組織指揮部成員上崗,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迅速開展工作。
2)負責全廠的雷電災害防御和應急處理的領導、組織、指揮、協調、救援、調查、恢復等工作。
3)負責根據災情發生初期與演變過程情況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盡快查明災情,及時下達生產、生活調度的指令,組織協調搶險救生、搶修設備等應急工作。
4)全面了解和掌握搶險進程,及時處理搶險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5)及時向縣級安全管理部門報告情況,聽取指示并落實指令。
6)保障生產物資和生活物資的及時供應,做好職工自救、互救工作。
7)負責搶險工作的取消(終止)預案命令。
8)下達恢復生產的指令,總結搶險救災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修改搶險救災行動預案。
9)完成全廠抗御雷電災害情況(災害降臨的時間、處理經過、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10)是雷電災害應急救援信息聯絡中心,負責與上級防雷指揮部保持聯系,負責雷電緊急情況的信息快速傳遞。
11)組織檢查各部門防雷措施的落實,防雷設備運行情況。
12)組織雷電災害應急預案的實施和演練。
13)雷電災害來臨時,做好值班安排工作。
14)做好每年防雷工作總結。
6.1.2各部門職責
1) 安全環保部職責:負責雷電災害位置的現場警戒、人員疏散、道路交通管制等工作;負責火災的撲救,參與傷員的搶救、轉移及事故現場的保護等工作。協助事故調查、取證,提出處理意見;負責做好災情核實、上報工作。
2) 生產技術部職責:負責所轄防雷設施的設備管理,依靠科技進步,積極探索和推廣應用科學、先進的防雷前沿技術,提高防雷可靠性。負責雷電災害事故后的設備搶修工作。負責防雷設施的運行管理,制定雷電季節的運行方式,獲批準后認真執行。
3)財務部職責:組織核查災害損失情況,保險賠償等工作。
4)營銷部職責:負責防災、救災物資的供應和落實。
5)綜合辦公室職責:負責保障搶險人員和物資運輸的暢通,及時修復遭破壞的交通設施;負責組織急救隊伍到事故現場搶救傷員,及時做好災后的衛生防疫工作。
7預防與預警
7.1雷電災害的預防
1)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預防雷電知識
2)安全環保部負責在全廠大力宣傳防御雷電災害的科學知識,宣傳國家有關防雷減災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的技術標準,提高全廠員工的防雷意識,使大家了解雷電災害事故的特征,熟悉防雷減災工作要求,掌握雷電防護基本知識,增強自身的防護能力。
3)加強執行檢查,規范防雷標準
4)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技術規范的要求,生產技術部、安全環保部對應當安裝防雷裝置的全廠各部門的防雷工程設計、施工單位和檢測機構以及防雷產品的使用要加強管理、監督;對雷電災害事故進行災情調查和原因分析,并做好防雷應急的組織協調工作。
5)加強技術服務,消除事故隱患。
6)生產技術部、安全環保部根據標準要求對防雷工作開展調查、審核和驗收,確保防雷工程的質量。對已安裝防雷裝置的部門開展必要的檢測。對存在的隱患要督促整改,消除可能的雷電災害隱患。
7)安全環保部要加強對本地區雷電情況的情報搜集和分析,不斷提高雷電對本廠影響的預測能力,及時發布雷電預報、實況和雷電災害情況。
8)雷電季節(每年4月至10月)前,安全環保部要組織對防雷裝置開展專項安全檢查,并組織做好各種防雷設施的整改,確保符合相關規定。
7.2雷電災害的預警
7.2.1預警條件
預警信息由公司雷電災害應急指揮部通過網絡、電視、氣象預報等渠道收集。當氣象局等部門發布了雷電天氣預警信息,且可能達到公司應急預案啟動條件的,應發布雷電災害預警信息。
7.2.2預警發布
雷電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經過雷電災害應急指揮部通過公司廣播或短息、電話等渠道發布。
7.3預警行動
1)當預報有雷電生成時,各部門應密切關注天氣情況。
2)各部門在接到雷電警報后應立即檢查、布置好本部門的防雷準備工作。
3)安全環保部應及時對全廠室外設備、防雷設施進行檢查,確保防雷設施運行正常。
4)綜合辦應做好人員、車輛、衛生醫藥等物資的準備工作。
5)雷電天氣到來前,應盡量減少室外工作,遠離水管、電氣線路或金屬門、窗。
6)減少使用電話和移動電話,切勿處理并遠離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7)切斷電視、音響等電器的電源,拔下室外天線插頭。
8)巡視室外高壓設備時,應穿絕緣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避雷針。
7.4預警結束
接氣象部門預警結束信息,不會對公司生產構成威脅,雷電災害預警結束。雷電災害預警結束信息由雷電災害應急指揮部以OA公告或電話、短信等形式向相關人員發布。
8信息報告
1)雷電災害事故報警電話(集控室值長臺):。
2)在應急行動中,所有直接參與或者支持應急響應行動的部門應當迅速建立與應急現場的通信聯系,保持應急通信暢通。
3)各部門接到應急指揮部命令,做好預防和應急準備,及時通知所有班組,并采取預警行動。
4)員工發現出現險情,應及時報告當值值長。經確認后,當值值長立即匯報公司雷電災害應急指揮部。
9應急響應
9.1應急啟動條件:
9.1.1當發生下列情形之一時,啟動二級應急響應
1)國務院、省、市、縣氣象主管機構發布黃色雷暴預警。
2)公司確認可能要發生重大雷災事故的。
9.1.2當發生下列情形之一時,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1)國務院、省、市、縣氣象主管機構發布橙色雷暴預警。
2)經確認已經發生重、特大雷災事故的。
9.2應急啟動程序
應急啟動程序應由應急指揮部或指揮部授權值長在應急演練平臺通過信發布,啟動指令發布后,值長應盡快將發布情況反饋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
9.2.1二級響應行動
1)雷電災害應急指揮部根據指令,發布預警信息。
2)公司各部門接到預警信息后,按照預防指示,迅速做好預防工作。
3)應急指揮部成員、各級應急專業隊伍應到位,各生產部門安排24小時值班,隨時處理可能發生的一切情況,并把值班名單和通訊方式報指揮部,由指揮部公布。公司配備通訊工具必須隨身攜帶并保持開通狀態,以便及時聯絡。
4)各部門人員迅速對全廠防雷設施進行全面檢查,保證防雷設施正常運行。
5)各部門人員隨時待命。
6)綜合辦公室安排應急車輛,保證隨時可以調用。
9.2.2一級響應行動
在執行二級響應措施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工作:
1)原則上停止所有戶外作業,包括戶外應急準備工作。必須在戶外工作活動時,應做好安全措施,且需有二人以上同行,禁止獨自外出行走。
2)當嚴重險情危及人身安全時,應立即采取人員撤離、轉移等措施,確保人身安全。
3)生產、辦公電源能切斷的設備應切斷電源。
4)當確認事故發生時,事故發生所在部門應立即向公司雷電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部門負責人應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在組織自救的同時嚴格保護事故現場;目擊人員有義務通過電話和其他各種途徑迅速報告,反映災情。
5)公司雷電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實地了解雷電災害事故的性質、程度,發生時間、地點,迅速作出判斷,及時反饋情況,必要時應先行處置,并迅速通知相關的應急救援職能部門和單位。
6)成立事故處理現場搶救小組,組長由趕赴現場的公司領導擔任,對搶險救災事故處理實行統一指揮,協調相關部門的搶險救援行動。及時實施消防、醫療救護、人員疏散、交通管制、治安保衛、搶險搶修、物資供給等應急對策,努力保證人員安全。參加搶險救援工作的有關部門,在事故應急搶救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實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諉,要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事故損失、人員傷亡,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9.3雷電災害事故報告
1)發生較大以上雷電災害事故,事故發生部門應當在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將事故發生時間、地點、起因、造成后果、已采取措施等情況報告公司雷電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部和有關部門。
2)一般雷電災害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部門應當將發生雷擊事故時間、地點、經過、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原因、教訓及防范措施、責任分析及處理等情況報告公司雷電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部。
3)重、特大雷電災害事故必須經公司雷電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部批準后,按有關規定上報。
9.4應急結束
9.4.1氣象情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即可宣布應急解除
1)氣象部門解除雷暴預警
2)確認12小時內公司所在區域無雷暴天氣
9.4.2應急解除命令由應急指揮部通過公司廣播或短信、電話宣布解除。
9.5應急響應流程
10后期處置
1)雷電災害過后公司各部門按正常的程序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工作。
2)財務部及時整理雷電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聯系進行理賠,各部門做好配合工作。
3)各部門對因雷電災害出現的不安全狀況進行清理和消除;組織人員檢查、處理影響安全的情況,搶修損壞的建筑物和公共設施。
4)各部門根據物資消耗情況及時補充。
5)應急指揮部根據預案實施情況,組織人員進行應急能力的評估和應急預案評審,確定改進意見
11 應急保障
11.1應急隊伍
1)各部門以部門為單位接應急指揮部命令,承擔應急搶險任務。
2)除各部門承擔主要應急搶險任務外,公司成立青年突擊隊,協助開展搶險救災任務,青年突擊隊由公司發文成立。
3)公司兼職消防員除承擔消防任務外,在緊急情況下,接值長或應急指揮部命令,承擔應急搶險任務。
4)應急物資與裝備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完好。
5)防雷期間各部門應保證防雷物資專項專用,并有專人保管和建立臺賬,如需緊急使用必須經防雷辦公室批準。
6) 雷雨季節結束,各部門做好防雷物資的使用情況及損耗統計,及時回收可重復使用物資并實行專項管理。
12 培訓與演練
1)應急指揮部及各級生產人員應熟知本預案,生產部門相關人員應掌握本預案相關內容,各部門按《生產安全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規定組織培訓。
2)本預案演練周期為3年,演練由雷電災害應急指揮部按《生產安全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規定組織演練。
附錄A(資料性附錄)
雷電災害天氣重點檢查項目及分工表
| 序號 | 檢查內容 | 責任部門 |
| 01 | 室外電氣設備防雷設施檢查。 | 生產技術部 |
| 02 | 機泵防雷設施檢查 | 生產技術部 |
| 03 | 罐區防雷設施檢查 | 生產技術部 |
| 04 | 廠區建筑物防雷設施檢查 | 安全環保部 |
| 05 | 室內用電設備檢查 | 安全環保部 |
| 06 | 通信設備完好,線路暢通檢查。 | 安全環保部 |
| 07 | 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確認專人負責有關天氣情報的收集 | 綜合辦公室 |
“雷電季”到來,這些防雷知識需get
汛期出行,請帶好這份防雷秘籍
預防雷電常識
夏季防雷安全知識
雷雨天氣怎么防雷?
遭遇雷暴,怎么辦?
防雷避險,以下知識點你要知道
關于開展夏季“四防”工作的通知
防雷電安全知識
雷電的特點及其危害
雷擊假死時的救護方法
防自然災害安全常識與防范應急措施
雨季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夏季安全常識防雷防電知識問答
雷擊事故的預防
雨天安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