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2、技術性能
3、使用規程
3.1交班人員必須在交班前將推焦機各部清掃干凈,各潤滑點要加足潤滑脂,各連接螺栓要緊固齊全。
3.2接班人員必須主動向交班人員詢問并共同復查設備、清掃潤滑緊固情況,檢查各部轉動機構是否良好,并由接班人員空載試車,確認無誤后方可接班。
3.3各機構嚴禁超行程使用,如發現各部限位裝置失靈,立即通知檢修人員進行復修。
4、維護規程
4.1定期檢查:
4.1.1每周檢查一次走行傳動裝置,連接螺栓緊固情況,每天監聽一次減速機,走行輪的運行響聲。每半個月檢查一次閘瓦間隙及閘皮磨損情況,每月檢查一次走行輪磨損情況,每班檢查一次軸瓦潤滑情況。
4.1.2每班監聽一次推焦傳動裝置的構件有無裂紋,短裂,監聽一次減速機響聲,檢查與緊固連接螺栓,檢查一次潤滑情況,檢查一次輥子的運動情況,每半個月檢查一次閘瓦間隙和閘皮磨損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1.3每班檢查一次平煤裝置連接螺緊固情況,檢查一次潤滑情況,監聽一次減速機運轉聲音,檢查一次鋼繩緊固,松弛磨損情況;檢查一次制動器功能;每月檢查一次平煤桿彎曲變形情況。
4.1.4每班檢查一次空壓機連接螺栓、潤滑情況,監聽空壓機運轉響聲,測溫一次;檢查一次安全閥、油水分離器,每月檢查一次貯氣罐有無裂紋,管路是否連接可靠或泄露。
4.2設備的調整緊固
4.2.1每部螺栓、彈簧墊、墊圈的必須齊全、完整和緊固,其規格不得任意改動,螺栓連接的部件不得隨意改為焊接。
4.2.2司機必須每班檢查一次主要機臺或構件的地腳螺栓緊固情況,如發現松動應立即緊固。
4.2.3檢修工人定期檢查的項目應認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4.3潤滑制度
4.3.1推焦機各部潤滑分稀油油池潤滑和干油潤滑。
4.3.2稀油潤滑要求牌號正確,油質合格,油量適當,油面保持在油標上下刻線之間。按時添潤滑油。干油潤滑按規程進行:
4.3.2.1每班要往各加油點注油一次。
4.3.2.2裝油時,注意油脂情況,嚴防空氣進入。如有空氣進入時,卸掉壓力表及絲堵將空氣排出。
4.3.2.3注油時,要注意油針是否能全部出來和進去,如不一致,說明管路及給油器堵塞,應及時排除。
4.3.2.4個潤滑系統應保證完整可靠,如有缺陷應及時補充。
4.4設備清掃制度
每班下班前吹風清掃設備各部的焦碳末、煤粉、灰塵,擦抹本區域或負責的設備、玻璃、機臺面,做到設備無灰塵、無油污、機器光、點機亮、無雜物、無死角。
| 表1—1? 推焦機各部潤滑表 | ||
| 潤滑部位名稱 | 潤滑油名稱 | 潤滑周期 |
| 走行輪 | 黃油(鋰基脂) | 每3個月加油一次 |
| 走行減速機 | 30#機油(N46) | 每1個月加油一次 |
| 推焦減速機 | 30#機油(N46) | 每1個月加油一次 |
| 提門伸縮器 | 黃油(鋰基脂) | 每1個月加油一次 |
| 移門伸縮器 | 黃油(鋰基脂) | 每1個月加油一次 |
| 上、下機頭 | 30#機油(N46) | 每1周加油一次 |
| IVF—2/8空壓機 | 19#空壓機油 | 每1周加油一次 |
| 推焦機主齒輪軸座 | 黃油(鋰基脂) | 每1個月加油一次 |
柴油單軌吊機車司機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掘進機司機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檢驗設備管理制度
電、氣焊割一般安全規定
機電維修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設備設施的檢修、維護、保養制度
實驗室守則及儀器室規章制度
隔爆設施安裝、拆除操作規定
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安全設施和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車間機修工崗位職責
工廠企業生產車間安全管理制度
配件管理制度
設備設施維護保養管理制度
起重機械設備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