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與范圍
? 為規范對裝置和管道試壓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 本規定適用于各單位試壓作業的安全管理
? 術語和定義
? 試壓作業
? 指在新(改、擴)建項目的裝置、容器、管道、受壓元件等承壓體上進行耐壓和氣密性試驗的作業。
? 職責
? 安全環保監察處負責試壓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
? 相關專業管理部門負責本專業(系統)試壓作業的技術指導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 各二級單位負責本單位試壓作業措施落實和監護工作。HSE部門負責試壓作業監督管理工作。
? 作業人員應經過相關知識培訓,掌握試壓作業操作技能。
? 試壓設備及安全附件應經過檢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 壓力試驗應以液體為試驗介質。脆性材料嚴禁使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當管道的設計壓力大于0.6MPa時,需用氣體介質試驗時,必須有設計文件規定或技術部單位同意,制定試壓現場的安全操作規程,方可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
? 應對現場防范控制措施和作業條件確認后再作業。
? 危害識別
? 根據工作任務,由施工單位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針對作業內容和試介質,開展危害識別,制定防范控制措施,編制壓力試驗方案;至少應包括:
a)參加試驗的管道線號、規格設有關設備位號,并在流程圖上標明;
b)試驗項目、試驗壓力、介質及壓力來源;
? 危害識別
c)加置試驗用盲板位置、規格、線號及裝拆負責人;
d)壓力、溫度檢測總的數量及位置;
e)應拆卸的管道部件、零件及臨時連接措施;
f)復查確認負責人;
g)升壓步驟、停壓時合格標準及檢查方法和安全技術措施;
h)試壓危險區域警戒范圍、人員站位、試壓進度,人員分工及崗位責任;
i)應急預案及演練要求;
j)原始記錄。
? 作業許可
? 試壓前,由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對參加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風險告知,明確風險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內容主要包括:
a) 試驗方案的技術要求,明確氣密性試驗的介質及特性;
b) 過程存在的風險、危害及控制措施;
c) 主要的安全要求及施工中注意的安全事項;
d) 試驗過程中應遵守的制度、標準、規程;
e) 落實控制措施的責任人及其職責。
? 凡水介質試壓壓力<10Mpa或空氣介質試壓壓力<0.6Mpa的試壓作業,由施工作業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壓力試驗方案,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對照試壓安全措施要求現場逐項確認。
? 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現場。
? 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壓設備、機具的擺放位置離試壓管線的距離不應小于30m;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其擺放位置不應小于50m。
? 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3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50m范圍劃為警戒區;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8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100m范圍劃為警戒區。在警戒區內應設專人流動值守警戒
? 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在升壓過程中,不允許工作人員沿管線檢查。當試驗壓力超過4MPa時,沿管線兩側各6m范圍內應劃為禁區。
? 耐壓試驗注水時,應排盡管道內部的空氣。試壓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防凍措施,禁止以任何方式敲打管道及其附件。
? 穩壓期間,檢查受壓設備和管道的法蘭、盲板、壓力表時,禁止站在法蘭、盲板的對面,讀表時視試驗壓力確定站位安全距離,水壓試驗不少于2米,氣壓試驗不少于6米。
? 在試壓過程中,發現法蘭或焊縫有滲漏現象,嚴禁帶壓擰緊螺栓和補焊,應降壓后,再進行修復,缺陷消除后,應重新試驗。當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處理前應將壓力降至0.02MPa以下方可進行作業。
? 試壓設備有專人看管,負責試壓和停壓操作。
? 試壓后泄壓處置
? 試驗合格后,應將試驗介質引至室外合適地點排放,并注意安全。
? 氣壓試驗,應緩慢降壓,排放應盡量利用系統內的放空管,如用臨時按管應接至室外排放。排放管應牢固可靠,應承受反沖力的作用。
? 試壓結束后,應及時拆除盲板、膨脹節限制設施。裝好拆除的管閥、儀表。
? 試壓作業應填寫壓力試驗記錄。
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
危險廢物管理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危險廢物貯存設置(庫房)管理規定
易制毒化學品出入庫管理制度
易制毒化學品內部管理制度
安全機構設置與安全管理人員配備的管…
安全規章制度的編制及管理
有毒、有害作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氧氣瓶與乙炔瓶安全存放、使用規定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動火作業安全規定
企業危險廢物管理制度
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