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對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健康管理,防止發生缺氧、中毒窒息等事故,特制訂本制度。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在本公司內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施工單位和人員。
(三)內容
1、職責
(1)綜合部是本制度的制定單位,負責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其他相關單位是本制度的協助單位,負責本制度的執行。
(3)作業相關人員必須對整個作業過程負責。
2、定義
(1)受限空間:公司內各類塔、槽、罐、爐膛、鍋爐、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閉、半封閉場所。
(2)進入受限空間作業:進入或探入受限空間進行的作業。
3、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
(1)受限空間作業實施作業票管理,作業前應辦理《進入受限空間安全作業票》(以下簡稱《作業票》)。
(2)安全隔絕
①受限空間與其他系統連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業的管道應采取有效隔離措施。
②管道安全隔絕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進行隔絕,不能用水封或關閉閥門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③與受限空間相連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業的孔、洞應進行嚴密地封堵。
(3)清洗或置換
受限空間作業前,應根據受限空間盛裝(過)的物料的特性,對受限空間進行清洗或置換,并達到下列要求:
①氧含量一般為18%~21%,在富氧環境下不得大于23.5%。
②有毒氣體(物質)濃度應符合GBZ 2 的規定。
③可燃氣體濃度:當被測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時,其被測濃度不大于0.5%(體積百分數,下同);當被測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小于4%時,其被測濃度不大于0.2% 。
(4)通風
應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間空氣良好流通。
①打開人孔、手孔、料孔、風門、煙門等與大氣相通的設施進行自然通風。
②必要時,可采取強制通風。
③采用管道送風時,送風前應對管道內介質和風源進行分析確認。
④禁止向受限空間充氧氣或富氧空氣。
(5)監測
①作業前30分鐘內,作業單位應對受限空間進行氣體采樣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
②分析儀器應在校驗有效期內,使用前應保證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③采樣點應有代表性,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樣。
④作業中應定時監測,至少每2小時監測一次,如監測分析結果有明顯變化,則應加大監測頻率;作業中斷超過30分鐘應重新進行監測分析,對可能釋放有害物質的受限空間,應連續監測。情況異常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人員,經對現場處理,并取樣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復作業。
⑤涂刷具有揮發性溶劑的涂料時,應做連續分析,并采取強制通風措施。
⑥采樣人員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間采樣時應采取4.6中規定的防護措施。
(6)個體防護措施
受限空間經清洗或置換不能達到4.3的要求時,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方可作業。
①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佩戴隔離式防護面具,必要時作業人員應拴帶救生繩。
②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穿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壓燈具及不發生火花的工具。
③在有酸堿等腐蝕性介質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穿戴好防酸堿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護品。
④在產生噪聲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聲護具。
(7)照明及用電安全
①受限空間照明電壓應小于等于36V,在潮濕容器、狹小容器內作業電壓應小于等于12V。
②使用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作業或進行電焊作業時,應配備漏電保護器。在潮濕容器中,作業人員應站在絕緣板上,同時保證金屬容器接地可靠。
③臨時用電應辦理用電手續,按GB/T 13869 規定架設和拆除。
(8)監護
①受限空間作業,在受限空間外應設有專人監護。
②進入受限空間前,監護人應會同作業人員檢查安全措施,統一聯系信號。
③在風險較大的受限空間作業,應增設監護人員,并隨時保持與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的聯絡。
④監護人員不得脫離崗位,并應掌握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的人數和身份,對人員和工器具進行清點。
(9)其它安全要求
①在受限空間作業時應在受限空間外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②受限空間出入口應保持暢通。
③多工種、多層交叉作業應采取互相之間避免傷害的措施。
④作業人員不得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中不得拋擲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⑤受限空間外應備有氧氣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應急用品。
⑥嚴禁作業人員在有毒、窒息環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⑦難度大、勞動強度大、時間長的受限空間作業應采取輪換作業。
⑧在受限空間進行高處作業應按《高處作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的規定進行,應搭設安全梯或安全平臺。
⑨在受限空間進行動火作業應按《動火作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進行。
⑩作業前后應清點作業人員和作業工器具。作業人員離開受限空間作業點時,應將作業工器具帶出。
⑾作業結束后,由受限空間所在單位和作業單位共同檢查受限空間內外,確認無問題后方可封閉受限空間。
(四)職責要求
1、作業負責人的職責
(1)對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負全面責任。
(2)在受限空間作業環境、作業方案和防護設施及用品達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員進入受限空間作業。
(3)在受限空間及其附近發生異常情況時,應停止作業。
(4)檢查、確認應急準備情況,核實內外聯絡及呼叫方法。
(5)對未經允許試圖進入或已經進入受限空間者進行勸阻或責令退出。
2、監護人員的職責
(1)對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的安全負有監督和保護的職責。
(2)了解可能面臨的危害,對作業人員出現的異常行為能夠及時警覺并做出判斷。與作業人員保持聯系和交流,觀察作業人員的狀況。
(3)當發現異常時,立即向作業人員發出撤離警報,并幫助作業人員從受限空間逃生,同時立即呼叫緊急救援。
(4)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知識。
3、作業人員的職責
(1)負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進入受限空間實施作業任務。作業前應了解作業的內容、地點、時間、要求,熟知作業中的危害因素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2)確認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情況。
(3)遵守受限空間作業安全健康管理規定,正確使用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
(4)應與監護人員進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等雙向信息交流。
(5)服從作業監護人的指揮,如發現作業監護人員不履行職責時,應停止作業并撤出受限空間。
(6)在作業中如出現異常情況或感到不適或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向作業監護人發出信號,迅速撤離現場。
(五)《作業票》的管理
1、《作業票》由作業單位負責到綜合部辦理。
2、一處受限空間、同一作業內容辦理一張《作業票》,當受限空間工藝條件、作業環境條件改變時,應重新辦理《作業票》。
3、作業結束后,要立即將《作業票》交回綜合部,每丟失一份罰款作業單位50元。《作業票》保存期限至少為1年。
(六)考核
1、凡違反本制度相關規定的罰款50-500元。
2、情節嚴重的或造成重大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事故的交由公司研究決定。
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
危險廢物管理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危險廢物貯存設置(庫房)管理規定
易制毒化學品出入庫管理制度
易制毒化學品內部管理制度
安全機構設置與安全管理人員配備的管…
安全規章制度的編制及管理
有毒、有害作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氧氣瓶與乙炔瓶安全存放、使用規定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動火作業安全規定
企業危險廢物管理制度
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