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測量放線
1. 根據電纜溝的寬度,確保足夠的工作空間,縱向每10m樁號放出電纜溝的中樁和開挖邊樁、劃出邊線,保證基底每邊增加50cm寬度的工作面,同時預留人行道上的路緣石安裝位置和寬度。
2.電纜溝開挖深度較深、且地下水豐富的施工路段,考慮采用拉森鋼板樁支護,鋼板樁長度根據現場情況確定,鋼板樁壓入深度為開挖基坑底標高以下4m左右,以確保房屋及施工人員的安全。具體事宜宜洽商予以解決。
二、溝槽開挖
1、溝槽開挖盡量采用采用人工開挖,在探明無現狀管道后再采用機械開挖。溝壁應平整,邊坡坡度采用1:1。
2、溝槽開挖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如G1型電纜溝底寬度為1.74米,考慮到工作面的寬度,G1型電纜溝溝槽底寬度為2.74米。
3、溝槽開挖的位置、基底標高、尺寸,應該符合圖紙要求,在開挖過程中,對各個尺寸標高要嚴格控制。
4、采用機械開挖時,在距離槽底設計標高30cm時換用人工開挖,并采用人工平整溝槽底。
5、溝槽底高程的允許偏差:開挖土方時應為0~-30mm;槽低中線允許偏位為50mm。
6、在建筑物、構造物附近開挖溝槽時,應該根據圖紙和有關地質水文資料進行防護設計,采用支撐支護等有效防護措施。 7、挖溝槽棄土應該及時運走,不得堆放在夠槽口附近妨礙施工和槽壁穩定,也不得阻礙交通。
8、溝槽每測臨時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載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1)、不得影響建筑物、各種管線和其他設施的安全。 (2)、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閘閥、雨水口、測量標志以及各種地下管道的井蓋,且不妨礙其正常使用。
(3)人工挖溝槽時,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m,且距槽口邊緣不宜小于0.8m。
9、溝槽底埋有塊石、樹根、廢樁等物體,應該予以清除或鏟除。 10、溝槽不允許超過圖紙要求的挖深、挖寬。
11、對開挖溝槽附近的建筑物采取監控措施,專人對周邊建筑物進行記錄,按時檢查建筑物是否有開裂、偏移的傾向。 12、溝槽開挖時,注意做好槽內地下水的排水措施和雨水或其他地表水、外來水的防范措施。
13、GQ型電纜溝由于在人行天橋上施工,無需開挖溝槽,直接支立模板進行施工。
三、電纜溝施工
1、溝底地基處理:電纜溝墻體及底板不得回落在回填土或淤泥上,如地基為有其他不良情況時,需要進行地基處理。
2、混凝土墊層澆注:墊層混凝土采用C15混凝土,墊層寬度按圖紙設計要求,厚度為0.10m,墊層上面用1:2.5水泥砂漿厚15批擋壓光,施工過程中試驗員、質檢員、施工員要在現場進行檢測,保證混凝土不離析,不泌水、保證塌落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施工過程中用人工攤平至設計標高,平板振動器振動密實。 3、 模板安裝 (1)模板選擇
電纜內外壁采用竹膠板模板,保證模板高度和槽壁外露部分平順。 (2)模板模板關設
根據測量放線,放出模板定位安裝邊線,然后安裝模板,模板安裝必須垂直,模板與模板之間的縫隙必須控制在2mm以內,基底不平整部位在關好模板后用砂漿封堵,防止澆注混凝土時漏漿,模板與模板之間不能有錯臺。模板每次安裝前必須清除板面混凝土塊,涂抹脫 模劑。模板在搬運過程中必須輕拿輕放,防止模板變形、 (3)鋼筋綁扎
1、鋼筋應集中在鋼筋預制場預制,主筋采用對接焊工藝,其它受力筋可用鋼絲綁扎。
2、成品鋼筋運輸用三輪車運至現場,搬運過程中應輕拿輕放。 3、鋼筋綁扎前應先清理墊層面上的雜物,并確定好位置,按位置先擺放主筋再擺放受力筋。鋼筋綁扎過程中應注意預留3mm的保護層厚度,在鋼筋下面墊好同標號的砂漿墊塊、墊塊厚度為保護層厚度 4、鋼筋在預制場擺放時應用薄膜覆蓋,下面墊枕木。 5、每20米設伸縮縫一道。 (4)蓋板安裝
蓋板在預制場集中預制。并按照圖紙要求預制。蓋板用汽車運輸,用機械吊裝,吊裝位置準確,蓋縫嚴密,用1:2水泥砂漿抹縫,蓋板同溝壁的縫隙抹實。安裝的蓋板平穩牢固,線條順直。蓋板安裝完畢后,用1:2水泥砂漿將板縫、蓋板同溝壁的縫隙抹實,防止雨水流入內。 5. 溝槽回填
溝壁完工后,回填土前,每隔4~5米先蓋1、2塊蓋板,未架蓋板必須避免溝壁受積水及堆土側壓力。回填時,溝墻外側要求對稱分層回填土方,每層土厚20~30cm,用打夯機夯實等機具夯實,回填土密實度不得小于95%。
風電場安全技術交底
水利工程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水電站樞紐區安全監測工程施工安全技…
冬季施工用電作業
臨時用電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水電站廠區土建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電器裝置選擇安全技術交底
照明裝置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水電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室內電梯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電力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電氣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電工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通信光纜線路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項目電工安全技術交底
電力電纜溝開挖、回填安全技術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