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北京××工程,位于北京市××區,東臨××路,南臨××。本工程地上××層,地下××層,全現澆剪力墻結構。自然地面標高為××,±0.000絕對高程為××,基礎埋深為××。
因施工現場狹窄,為保證周邊建(構)筑物的安全和基礎施工的順利進行,須對基坑進行有效支護。
本場地工程地質性質詳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2.基坑支護設計及施工方案
2.1設計依據
2.2北京市××勘察院提供的本場地《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2.3體重度統一取為r=20KN/m3。
2.4設計與計算遵循國家及北京市有關規范,主要有: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
2.2設計方案
根據我公司在北京地區施工經驗,結合類似工程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技術安全和經濟合理,采用錨噴土釘墻方案。東側、南側作斜坡,共4排土釘,從上至下長度依次為5米、6米、5米、4米,錨筋1Φ16,四排錨筋間距依次為1.4米、1.3米、1.3米、1.4米,水平間距1.4米;西側、北側、東南角按1:0.5放坡,共4排土釘,從上至下長度依次為5米、5米、5米、4米,錨筋1Φ16,間距依次為1.4米、3米、3米、1.4米,水平間距1.4米。
以上設計土釘傾角均為5-10度。橫壓筋2Φ14通長,豎壓筋2Φ14L200,與橫壓筋在土釘墻端部井字架形焊接。土釘成孔直徑100㎜鋼筋網片Φ6@200×200,現場綁扎或焊接而成;面層噴射C20混凝土,厚度60-80㎜。
本工程采取信息法施工,各段土釘的排數、長度、間距應根據實際情況由現場技術負責人做出調整。
A座西側化糞池采用護坡樁,樁數14根,樁長12米,樁徑600㎜,混凝土強度C20,樁間距1米,樁頂梁600㎜×400㎜,樁間掛鋼板網噴混凝土。化糞池底做一排預應力錨桿,錨桿長8米,水平間距1米,外設槽鋼,螺栓連接。護坡樁施工采用于成孔作業,施工前先降低地下水位,共布降水井4眼,井深17米,管井直徑600㎜,濾管直徑400㎜,濾料5-10㎜。
2.3施工準備
2.3.1施工組織結構
?
?
?
?
?
?
?
?
?
?
2.3.2勞動力計劃
工種 | 電工 | 電焊工 | 鋼筋工 | 機械工 | 力工 |
人數 |
?
?
2.3.3水電計劃
用水 | 噴射機 | 電焊機 | 壓漿泵 | 攪漿桶 | 照明 | 總用電 |
2.3.4機械計劃
空壓機 | 噴射機 | 電焊機 | 壓漿泵 | 攪漿桶 | 切割機 | 拉直機 |
洛陽鏟 | 手推車 | 鐵鍬 | 鎬 | |||
2.4施工程序
現場三通一平→測放開挖上口線→土方按要求分步開挖→定孔位→土釘施工→修坡→鋪掛鋼筋網片→噴射混凝土→下步開挖護坡。
本工程土方與護坡相互配合是關鍵,土方按護坡挖土技術交底開挖并修坡,應保證坡面平整,達到設計的開挖位置。土方第一步開挖2米,以下一般分段1-1.5米一步,開挖時視土質情況由現場技術人員決定。機械挖土應正對坡面進行,凹凸角嚴格按總放線尺寸開挖,我方派專人指揮挖土,土方操作手要聽從指揮。沿基坑邊線向內10米范圍為錨作業區,應嚴格按照交底分層開挖,杜絕超挖。
2.5質量控制
2.5.1成孔:
(1)孔位允許偏差±100㎜;
(2)孔深允許偏差±50㎜;
(3)孔徑不允許負偏差;
(4)孔內渣土應清理干凈;
(5)遇地下障礙打不到設計深度應及時上報,經技術人員會同總包、監理研究變更后再施工。
2.5.2注漿:
(1)采用二次注漿法;
(2)注漿采用全長壓力灌漿,注漿壓力不小于0.4Mpa;
(3)采用純水泥漿,漿液水灰比0.5,水泥P.O42.5。
2.5.3制錨
(1)錨桿要達到設計長度,孔口外露統一為80㎜;
(2)錨桿全長每2米加焊支架;
(3)錨桿外露段嚴禁懸掛重物。
2.5.4噴射混凝土
(1)面層噴射C20混凝土,厚不小于60㎜;
(2)鋼筋網片Φ6@200×200,采用綁扎或焊接而成,鋪設時焊邊的搭接長度應小于200㎜。
(3)橫豎壓筋要雙面滿焊,不得有氣孔、咬肉。
2.5.5鋼筋籠制作與吊放
(1)鋼筋籠的制作:
1)鋼筋送貨時,必須隨車附有質量報驗單,并應進行二次材質檢查;
2)鋼筋籠制作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及規范要求進行;
3)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為
①主筋間距偏差≤±10㎜;
②箍筋間距或螺旋筋間距偏差≤±20㎜;
③鋼筋籠直徑偏差≤±10㎜;
④鋼筋籠長度偏差≤±5㎜;
⑤成型后的鋼筋籠應分段加焊混凝土保護墊塊,即可保證鋼筋籠下放孔內居中。未經檢驗合格的鋼筋籠不得下入孔內。
(2)鋼筋籠的吊放:
該工程鋼筋籠長度為12.00米,在鋼筋籠制作時加工成一節,鋼筋籠起吊時應準確計算好起吊點,防止起吊的鋼筋籠彎曲、變形。
2.5.6滯水處理:
(1)設置排水管;
(2)設排水溝,挖集水坑,集水外排。
2.5.7質量保證措施:
(1)孔位放線定位后,必須同質檢人員、監理人員進行孔位復核;
(2)鉆孔鉆進過程中隨時調整角度,以保證5-10度;
(3)采用適當直徑的鉆頭,以保證成孔直徑不小于設計要求;
(4)詳細記錄鉆孔過程,精確控制孔深;
(5)鉆孔過程中,遇滯水易塌孔孔段,采取干水泥護壁。若孔內滯水外流,則采用套管跟進護壁,成孔后立即放入鋼筋,邊注漿邊拔管,并用止漿袋封堵孔口;
(6)嚴把鋼筋進料關,保證使用產品質量合格的鋼筋,并做好原材料試驗,錨筋制作成形后,必須會同有關質檢人員及監理人員進行鋼筋質量檢查,錨筋放到位后,還應做鋼筋隱檢,并認真填寫隱檢記錄;
(7)混凝土必須進行試配確定配合比,要有原材(水泥、砂、石、外加劑)試驗報告,現場施工時每200m3留一組混凝土試塊(100×100×100㎜),并做好混凝土試塊制作記錄和試塊的現場養護;
(8)錨桿注漿后,必須在較長時間(2h)內進行二次補漿,以確保注漿滿實;
(9)冬季施工應采取有效的保溫措施,當日未做完和已噴射混凝土的工作面,夜間應用塑料布和保溫被履蓋;
(10)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種施工原始記錄、質量檢查記錄、設計變更、現場簽證記錄等原始資料,并做好施工日志。
2.5.8質量管理體系
(1)建立由項目負責人領導控制、技術質量組全體人員基層檢查的管理系統,以確保各項質量管理措施落實到各分部(子分部)、分項工程及各道工序中;
(2)在施工進行中設專職質檢員,班組設兼職質檢員進行自檢、互檢,發現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問題及時糾正;
(3)各工序設質量負責人、質量檢查人,明確崗位,落實責任;
(4)嚴把材料進場關,搞好復查、抽檢,確保材料質量;
(5)定期召開質量會議,嚴格質量管理。
2.6與總包配合
2.6.1現場三通一平。
2.6.2制錨場地固定,不得隨意挪動。
2.6.3基坑測量放線。
2.6.4提供周圍管線和地障資料。
2.6.5解決擾民和民擾問題。
2.6.6提供辦公室1間,55人住宿臨設。
2.6.7搭設基坑周邊防護欄和采取足夠的照明。
2.6.8每日保證提供150㎡工作面。
2.7安全管理
2.7.1嚴格執行國家及北京市有關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條例及辦法。
2.7.2制訂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基本標準,如:基坑防護標準;各類洞口及臨邊地帶的防護標準;施工臨時用電安全防護標準;各類施工機械和設備的安全防護標準;施工現場消防工作管理標準等。
2.7.3建立嚴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堅持入場教育,每周按班組召開安全工作教育研討會,增強安全意識,務必使安全工作落到廣大群眾基礎上。
2.7.4編制安全措施,設計和購置安全設施。
2.7.5強化安全法制觀念,嚴格執行安全工作文字交底,雙方認可,堅持特殊工種持安全操作證上崗制度等。
2.7.6加強管理人員的安全考核,增強安全意識,避免違章指揮。
2.8文明施工與環保措施
2.8.1合理進行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做到計劃用料,使現場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證場內道路通暢。
2.8.2運輸散裝材料時,車斗或車廂封閉,避免運輸途中遺灑。
2.8.3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采用低噪音施工機械,減少噪音擾民。
2.8.4夜間燈具集中照射,避免燈光擾民。
2.8.5根據公司文明施工會議精神要求,現場施工人員統一著裝。
2.8.6噴射混凝土時,派專人負責擋塵布,隨噴射工作面移動,將揚塵控制在最低范圍。
2.9施工進度計劃
項目????????? 時間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降水井施工 | ||||||||||||||
護坡樁施工 | ||||||||||||||
第一步土釘施工 | ||||||||||||||
第二步土釘施工 | ||||||||||||||
第三步土釘施工 | ||||||||||||||
第四步土釘施工 | ||||||||||||||
收馬道 |
?
基坑護坡工程施工安全要點
一、施工方案
1、基坑開挖前必須編制施工方案,并經上一級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
2、施工方案的內容要求:應包括放坡要求、支護結構設計、機構選擇、開挖時間、開挖順序、分層開挖深度、坡道位置、車輛進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監測要求等,并附有施工詳圖。
二、臨邊防護
1、當基坑深度達到2米時,應按高處作業和臨邊作業的規定搭設臨邊防護設施。
2、基坑周邊應搭設防護欄桿,并設置上下安全通道。
三、坑壁支護
一般基坑深度小于3米時可采用一次性放坡。當深度達到4-5米時可采用分級放坡;當基坑深度超過5米時無論邊坡土質情況,周邊荷載情況如何都必須進行支護,并有詳細的支護計算,對深基坑可采用打樁、上釘墻或地下連續墻等方法來確保邊坡的穩定。還可采用:排樁、坑外拉錨與坑內支撐、地下連續墻、逆作法施工等方法。
四、排水措施
1、坑底應設排水溝或集水井。
2、深基礎施工采用坑外降水時,要有防止臨邊建筑物危險沉降的措施。
五、坑邊荷載
1、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邊緣不小于1.2米,棄土堆置高度不超過1.5米。
2、大中型機具距坑槽邊距離應在施工方案中進行設計并確認。
六、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作業人員上下必須設置專用通道,不準攀爬模板。
2、人員專用通道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可視條件采用梯子或專門搭設。
七、土方開挖
1、所有施工機械進場必須經有關部門組織驗收,確認合格并有記錄方可使用。
2、挖土機作業時,人員不得進入挖土機作業半徑內。
3、多臺機械作業,其間距應大于10米,挖土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腳或逆坡挖土。
4、挖土機司機屬特種作業人員,應經專門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5、挖土機不能超標高挖土,坑底最后留一步土方由人工完成。
八、基坑支護變形監測
1、基坑開挖前應作出系統監測方法、精度要求、監測點布置、觀測周期、工序管理、記錄制度、信息反饋。
2、基坑開挖過程中特別注意監測基坑外的沉降隆起變形和臨近建筑物的動態。
九、作業環境
1、基坑內作業人員必須有安全立足點。
2、交叉作業、多層作業、上下設隔離層,垂直運輸作業及設備也必須按相應規范進行檢查。
3、作業環境內光線不足時必須設置足夠的照明。
?
?
?
?
?
1.概述
北京××工程,位于北京市××區,東臨××路,南臨××。本工程地上××層,地下××層,全現澆剪力墻結構。自然地面標高為××,±0.000絕對高程為××,基礎埋深為××。
因施工現場狹窄,為保證周邊建(構)筑物的安全和基礎施工的順利進行,須對基坑進行有效支護。
本場地工程地質性質詳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2.基坑支護設計及施工方案
2.1設計依據
2.2北京市××勘察院提供的本場地《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2.3體重度統一取為r=20KN/m3。
2.4設計與計算遵循國家及北京市有關規范,主要有: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
2.2設計方案
根據我公司在北京地區施工經驗,結合類似工程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技術安全和經濟合理,采用錨噴土釘墻方案。東側、南側作斜坡,共4排土釘,從上至下長度依次為5米、6米、5米、4米,錨筋1Φ16,四排錨筋間距依次為1.4米、1.3米、1.3米、1.4米,水平間距1.4米;西側、北側、東南角按1:0.5放坡,共4排土釘,從上至下長度依次為5米、5米、5米、4米,錨筋1Φ16,間距依次為1.4米、3米、3米、1.4米,水平間距1.4米。
以上設計土釘傾角均為5-10度。橫壓筋2Φ14通長,豎壓筋2Φ14L200,與橫壓筋在土釘墻端部井字架形焊接。土釘成孔直徑100㎜鋼筋網片Φ6@200×200,現場綁扎或焊接而成;面層噴射C20混凝土,厚度60-80㎜。
本工程采取信息法施工,各段土釘的排數、長度、間距應根據實際情況由現場技術負責人做出調整。
A座西側化糞池采用護坡樁,樁數14根,樁長12米,樁徑600㎜,混凝土強度C20,樁間距1米,樁頂梁600㎜×400㎜,樁間掛鋼板網噴混凝土。化糞池底做一排預應力錨桿,錨桿長8米,水平間距1米,外設槽鋼,螺栓連接。護坡樁施工采用于成孔作業,施工前先降低地下水位,共布降水井4眼,井深17米,管井直徑600㎜,濾管直徑400㎜,濾料5-10㎜。
2.3施工準備
2.3.1施工組織結構

2.3.2勞動力計劃
| 工種 | 電工 | 電焊工 | 鋼筋工 | 機械工 | 力工 |
| 人數 | ? | ? | ? | ? | ? |
2.3.3水電計劃
| 用水 | 噴射機 | 電焊機 | 壓漿泵 | 攪漿桶 | 照明 | 總用電 |
| ? | ? | ? | ? | ? | ? | ? |
2.3.4機械計劃
| 空壓機 | 噴射機 | 電焊機 | 壓漿泵 | 攪漿桶 | 切割機 | 拉直機 |
| ? | ? | ? | ? | ? | ? | ? |
| 洛陽鏟 | 手推車 | 鐵鍬 | 鎬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施工程序
現場三通一平→測放開挖上口線→土方按要求分步開挖→定孔位→土釘施工→修坡→鋪掛鋼筋網片→噴射混凝土→下步開挖護坡。
本工程土方與護坡相互配合是關鍵,土方按護坡挖土技術交底開挖并修坡,應保證坡面平整,達到設計的開挖位置。土方第一步開挖2米,以下一般分段1-1.5米一步,開挖時視土質情況由現場技術人員決定。機械挖土應正對坡面進行,凹凸角嚴格按總放線尺寸開挖,我方派專人指揮挖土,土方操作手要聽從指揮。沿基坑邊線向內10米范圍為錨作業區,應嚴格按照交底分層開挖,杜絕超挖。
2.5質量控制
2.5.1成孔:
(1)孔位允許偏差±100㎜;
(2)孔深允許偏差±50㎜;
(3)孔徑不允許負偏差;
(4)孔內渣土應清理干凈;
(5)遇地下障礙打不到設計深度應及時上報,經技術人員會同總包、監理研究變更后再施工。
2.5.2注漿:
(1)采用二次注漿法;
(2)注漿采用全長壓力灌漿,注漿壓力不小于0.4Mpa;
(3)采用純水泥漿,漿液水灰比0.5,水泥P.O42.5。
2.5.3制錨
(1)錨桿要達到設計長度,孔口外露統一為80㎜;
(2)錨桿全長每2米加焊支架;
(3)錨桿外露段嚴禁懸掛重物。
2.5.4噴射混凝土
(1)面層噴射C20混凝土,厚不小于60㎜;
(2)鋼筋網片Φ6@200×200,采用綁扎或焊接而成,鋪設時焊邊的搭接長度應小于200㎜。
(3)橫豎壓筋要雙面滿焊,不得有氣孔、咬肉。
2.5.5鋼筋籠制作與吊放
(1)鋼筋籠的制作:
1)鋼筋送貨時,必須隨車附有質量報驗單,并應進行二次材質檢查;
2)鋼筋籠制作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及規范要求進行;
3)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為
①主筋間距偏差≤±10㎜;
②箍筋間距或螺旋筋間距偏差≤±20㎜;
③鋼筋籠直徑偏差≤±10㎜;
④鋼筋籠長度偏差≤±5㎜;
⑤成型后的鋼筋籠應分段加焊混凝土保護墊塊,即可保證鋼筋籠下放孔內居中。未經檢驗合格的鋼筋籠不得下入孔內。
(2)鋼筋籠的吊放:
該工程鋼筋籠長度為12.00米,在鋼筋籠制作時加工成一節,鋼筋籠起吊時應準確計算好起吊點,防止起吊的鋼筋籠彎曲、變形。
2.5.6滯水處理:
(1)設置排水管;
(2)設排水溝,挖集水坑,集水外排。
2.5.7質量保證措施:
(1)孔位放線定位后,必須同質檢人員、監理人員進行孔位復核;
(2)鉆孔鉆進過程中隨時調整角度,以保證5-10度;
(3)采用適當直徑的鉆頭,以保證成孔直徑不小于設計要求;
(4)詳細記錄鉆孔過程,精確控制孔深;
(5)鉆孔過程中,遇滯水易塌孔孔段,采取干水泥護壁。若孔內滯水外流,則采用套管跟進護壁,成孔后立即放入鋼筋,邊注漿邊拔管,并用止漿袋封堵孔口;
(6)嚴把鋼筋進料關,保證使用產品質量合格的鋼筋,并做好原材料試驗,錨筋制作成形后,必須會同有關質檢人員及監理人員進行鋼筋質量檢查,錨筋放到位后,還應做鋼筋隱檢,并認真填寫隱檢記錄;
(7)混凝土必須進行試配確定配合比,要有原材(水泥、砂、石、外加劑)試驗報告,現場施工時每200m3留一組混凝土試塊(100×100×100㎜),并做好混凝土試塊制作記錄和試塊的現場養護;
(8)錨桿注漿后,必須在較長時間(2h)內進行二次補漿,以確保注漿滿實;
(9)冬季施工應采取有效的保溫措施,當日未做完和已噴射混凝土的工作面,夜間應用塑料布和保溫被履蓋;
(10)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種施工原始記錄、質量檢查記錄、設計變更、現場簽證記錄等原始資料,并做好施工日志。
2.5.8質量管理體系
(1)建立由項目負責人領導控制、技術質量組全體人員基層檢查的管理系統,以確保各項質量管理措施落實到各分部(子分部)、分項工程及各道工序中;
(2)在施工進行中設專職質檢員,班組設兼職質檢員進行自檢、互檢,發現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問題及時糾正;
(3)各工序設質量負責人、質量檢查人,明確崗位,落實責任;
(4)嚴把材料進場關,搞好復查、抽檢,確保材料質量;
(5)定期召開質量會議,嚴格質量管理。
2.6與總包配合
2.6.1現場三通一平。
2.6.2制錨場地固定,不得隨意挪動。
2.6.3基坑測量放線。
2.6.4提供周圍管線和地障資料。
2.6.5解決擾民和民擾問題。
2.6.6提供辦公室1間,55人住宿臨設。
2.6.7搭設基坑周邊防護欄和采取足夠的照明。
2.6.8每日保證提供150㎡工作面。
2.7安全管理
2.7.1嚴格執行國家及北京市有關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條例及辦法。
2.7.2制訂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基本標準,如:基坑防護標準;各類洞口及臨邊地帶的防護標準;施工臨時用電安全防護標準;各類施工機械和設備的安全防護標準;施工現場消防工作管理標準等。
2.7.3建立嚴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堅持入場教育,每周按班組召開安全工作教育研討會,增強安全意識,務必使安全工作落到廣大群眾基礎上。
2.7.4編制安全措施,設計和購置安全設施。
2.7.5強化安全法制觀念,嚴格執行安全工作文字交底,雙方認可,堅持特殊工種持安全操作證上崗制度等。
2.7.6加強管理人員的安全考核,增強安全意識,避免違章指揮。
2.8文明施工與環保措施
2.8.1合理進行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做到計劃用料,使現場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證場內道路通暢。
2.8.2運輸散裝材料時,車斗或車廂封閉,避免運輸途中遺灑。
2.8.3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采用低噪音施工機械,減少噪音擾民。
2.8.4夜間燈具集中照射,避免燈光擾民。
2.8.5根據公司文明施工會議精神要求,現場施工人員統一著裝。
2.8.6噴射混凝土時,派專人負責擋塵布,隨噴射工作面移動,將揚塵控制在最低范圍。
![]()
2.9施工進度計劃
| 項目????????? 時間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 降水井施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護坡樁施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步土釘施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步土釘施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步土釘施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步土釘施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馬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坑護坡工程施工安全要點
一、施工方案
1、基坑開挖前必須編制施工方案,并經上一級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
2、施工方案的內容要求:應包括放坡要求、支護結構設計、機構選擇、開挖時間、開挖順序、分層開挖深度、坡道位置、車輛進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監測要求等,并附有施工詳圖。
二、臨邊防護
1、當基坑深度達到2米時,應按高處作業和臨邊作業的規定搭設臨邊防護設施。
2、基坑周邊應搭設防護欄桿,并設置上下安全通道。
三、坑壁支護
一般基坑深度小于3米時可采用一次性放坡。當深度達到4-5米時可采用分級放坡;當基坑深度超過5米時無論邊坡土質情況,周邊荷載情況如何都必須進行支護,并有詳細的支護計算,對深基坑可采用打樁、上釘墻或地下連續墻等方法來確保邊坡的穩定。還可采用:排樁、坑外拉錨與坑內支撐、地下連續墻、逆作法施工等方法。
四、排水措施
1、坑底應設排水溝或集水井。
2、深基礎施工采用坑外降水時,要有防止臨邊建筑物危險沉降的措施。
五、坑邊荷載
1、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邊緣不小于1.2米,棄土堆置高度不超過1.5米。
2、大中型機具距坑槽邊距離應在施工方案中進行設計并確認。
六、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作業人員上下必須設置專用通道,不準攀爬模板。
2、人員專用通道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可視條件采用梯子或專門搭設。
七、土方開挖
1、所有施工機械進場必須經有關部門組織驗收,確認合格并有記錄方可使用。
2、挖土機作業時,人員不得進入挖土機作業半徑內。
3、多臺機械作業,其間距應大于10米,挖土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腳或逆坡挖土。
4、挖土機司機屬特種作業人員,應經專門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5、挖土機不能超標高挖土,坑底最后留一步土方由人工完成。
八、基坑支護變形監測
1、基坑開挖前應作出系統監測方法、精度要求、監測點布置、觀測周期、工序管理、記錄制度、信息反饋。
2、基坑開挖過程中特別注意監測基坑外的沉降隆起變形和臨近建筑物的動態。
九、作業環境
1、基坑內作業人員必須有安全立足點。
2、交叉作業、多層作業、上下設隔離層,垂直運輸作業及設備也必須按相應規范進行檢查。
3、作業環境內光線不足時必須設置足夠的照明。
吊裝安全操作規程
供暖管路維修操作規程
充填集控工安全操作規程
錨桿臺車安全操作規程
噴漿支護工安全操作規程
起吊、指揮作業工安全操作規程
吊裝搬運工安全操作規程
組合式可拆卸腳手架搭設與使用安全操…
挖掘機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施工現場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吊裝作業安全規程
氣割安全操作規程
施工單位施工安全操作規程
架子工安全操作規程
龍門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