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氣
1、物化性質:
常溫下為無色、無臭和無味的氣體。液態時凝結成淡藍色液體。沸點-183度,化學性能活潑,可與絕大多數元素生成氧化物,與可燃性氣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危險特性:
氧氣本身不燃,但能助燃。如與油脂接觸則反應生熱,此熱蓄積到一定程度則可自燃。液態氧和易燃物共儲時,特別在高壓下,有爆炸的危險。 氧本身無毒,但吸入時間過長或高濃度氧時,則可出現“氧中毒癥”。皮膚接觸液氧時可引起嚴重凍傷,導致組織損傷。
3、應急措施及消防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卻,以防爆炸,急劇助長火勢。迅速切斷氣源,用水噴淋保護切斷氣源的人員。如果由于液氧泄漏造成可燃物的燃燒,首先切斷液氧的氣流,然后用水將火撲滅。如氧氣與燃料已混合但尚未燃燒,須立即切斷火源,迅速撤離危險區,任氧氣自行揮發,如燃料是水溶性的,可用水稀釋和滅火。如燃料是非水溶性的,先讓氧氣全部揮發后再用適當滅火劑滅火。急救:應使患者脫離污染區,移至空氣新鮮處,安置休息并保暖,皮膚凍傷立即用水沖洗,并送醫院救治。
二、乙炔
1、物化性質:
無色氣體,略帶乙醚氣味。凝固點-81.8度,化學性質很活潑,能起加成反應和聚合反應。
2、危險特性:
易燃氣體,極易著火,爆炸。閃點-32度,自燃點305度。氣體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混合物。受撞擊、摩擦或干狀態下升溫可導致強烈分解,并能與氟、氯發生爆炸反應。遇熱、明火和氧化劑有著火、爆炸危險。微毒。具有麻醉作用,甚至引起昏迷。人吸入30%,動作不協調,步態蹣跚;人吸入20%,顯著缺氧、昏睡、發紺;人吸入
10%,輕度中毒反應。
3、應急措施及消防方法:
由于乙炔有復燃危險,在乙炔氣源未切斷前,可撲滅氣源周圍火勢,防止擴大。但不得滅掉氣源滲漏處的火。用水冷卻容器,以防受熱爆裂,并用水保護進行關閥或堵漏的人員。如泄漏物未被點燃,可用霧狀水直接射至易燃蒸氣和空氣的混合物,以使其遠離火源。撲滅少量的火種時,可用水、干粉、二氧化碳、鹵素滅火劑滅火。如有可能應迅速將鋼瓶轉移至安全地帶。急救:應使吸入氣體的患者脫離污染區,移至空氣新鮮的地方,安置休息并保暖;如呼吸已經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三、醇酸類油漆
1、物化性質:
由干性油改性的中油度醇酸樹脂、催干劑、200號溶劑汽油(或松節油)與二甲苯、涂料混合調制而成。
2、危險特性:
易燃液體,遇高熱、明火易引燃。吸入高濃度蒸氣會中毒。
3、應急措施及消防方法:
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滅火。小面積可用霧狀水撲救。急救:應使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嚴重者就醫診治。皮膚污染用稀料擦清油污,再用肥皂徹底洗滌。
四、輕柴油
1、物化性質:
暗紅色芳香味揮發性液體,是適宜的烴類組成。
2、危險特性:
易燃。閃點65度,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熱、明火能引起燃燒。吸入大量蒸氣能引起神經癥狀。
3、應急措施及消防方法:
小面積可用霧狀水撲救,面積較大時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1211、砂土、水泥滅火。急救:應使吸入蒸氣的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皮膚接觸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急送醫院救治。
五、煤油
1、物化性質:
無色或淡黃色液體。略帶嗅味。可與石油系溶劑混溶。對水的溶解度非常小,能溶解無水乙醇。
2、危險特性:
易燃。閃點大于40度。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熱、明火氧化劑能引起燃燒。成人經口最小量估計為100ML
3、應急措施及消防方法:
用泡沫、、霧狀水、干粉、二氧化碳、1211、砂土滅火。急救:中毒時應立即移至新鮮空氣處,松開衣服。停止呼吸時,進行人工呼吸。
六、鹽酸
1、物化性質:
無色至微黃色液體。是氯化氫水溶液。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于乙醇和乙醚。在常溫下易揮發。
2、危險特性:
對大多數金屬有強腐蝕性。能與普通金屬發生反應,放出氫氣而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濃鹽酸在空氣中發煙,觸及氨蒸氣生成白色云霧。濃鹽酸對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有強烈刺激,能引起鼻中隔的潰瘍。與皮膚接觸,能引起腐蝕性的灼傷。對牙齒特別是門齒可產生酸蝕性。
3、應急措施及消防方法:
用堿性物質如碳酸氫鈉、碳酸鈉、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撲救。急救:應使吸入蒸氣的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并就醫診治。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嚴重者須就醫診治。誤服立即漱口,急送醫院救治。
甲基磺酰氯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塑料管加工安全操作規程
氧氣、乙炔瓶運輸管理安全操作規程
生活水處理安全操作規程
5000 立方水處理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700m3 廢水處理安全操作規程
民爆物品押運員安全操作規程
民爆物品安全員安全操作規程
GMWD無線隨鉆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職業衛生崗位操作規程
加油站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空氣壓縮機操作規程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液化氣使用安全操作規程
生產車間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