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冰的特性
干冰,是氣態二氧化碳在常壓下當溫度下降至-78.5°C時的固態物,在常溫常壓下蒸發成氣態二氧化碳,汽化熱138千卡/公斤,二氧化碳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不導電、不腐蝕的惰性氣體,沸點-78.5°C,其分子量為44,比空氣重約1.5倍,比空氣的密度大,從容器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或從干冰蒸發成的氣態二氧化碳將沉積在地面或倉室的底部。
二.二氧化碳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窒息作用,不同濃度對人體的影響如下:
二氧化碳濃度(%)??????????? 對人體的影響程度
0.1??????????????????? 公共衛生容許的最高限度
2.5??????????????????? 幾小時對人體無明顯反映
3.0??????????????????? 呼吸深度增大
4.0??????????????????? 對粘膜有刺激的感覺,頭部有壓迫感,持續數小時后感到頭痛、耳鳴、血壓上升,眩感、嘔吐等。
6.0??????????????????? 呼吸次數顯著增加
8.0??????????????????? 呼吸困難
10.0?????????????????? 喪失意識
20.0?????????????????? 死亡
從以上可知,干冰在特定情況下對人體有相當的危害性,使用者必須高度重視。
三.運輸、儲運干冰的安全要求
1.運輸干冰的有關人員必須掌握干冰及氣態二氧化碳的特性;
2.儲運干冰必須使用密度良好的隔熱容器;
3.干冰必須用敞開式貨車運輸,不得用密封式的車輛(如面包車),更不得人貨混運。
4.干冰應隨用隨買,不得在房間內、倉室內或不良通風的地方儲存干冰。
四.使用干冰的安全要求
1. 人體不能直接接觸干冰,以免凍傷。
2. 使用干冰應盡可能在空曠的地方進行,并必須保持良好通風條件。
3. 在非空曠處的小件要冷縮時,要將工件轉移到空曠處進行冷縮。
4. 在沒有良好對流條件的倉室內不得使用干冰。
5. 如確因必要在非空曠或自然通風條件不好的倉室使用干冰,必須增加機械通風,并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盡量減少使用干冰的數量和時間,并在作業過程中用儀器在現場進行監測,發現二氧化碳濃度異常變化時,及時撤離現場并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2)如必須較長時間保留干冰在里面冷縮工件時,人員必須離開現場,并用適當的小動物放在冷凍場所;當人員重新進入該倉室前,必須確認小動物無異常,并進一步檢測二氧化碳濃度和氧氣濃度,確認符合安全要求時人員才能進入。
6. 不論在任何場所使用干冰,冷縮工藝完后必須立即清理,現場不得遺留干冰。
7. 要遵守其他有關規程。
五.剩余干冰的收集與處理
1.??????????? 使用后的干冰必須由使用部門負責收集后報保衛科,由保衛科派人監視下處理。
2.??????????? 剩余干冰的處理辦法:可以放置在露天空曠無人處由其自然蒸發,并掛警示牌,“嚴禁靠近及動用”,亦可倒進空曠處的水域。
六.使用干冰的審批、監察規程
1.??????????? 在任何場所使用干冰均須填寫危險作業監察單。
2.??????????? 在空曠處或通風良好的場所使用干冰,由使用車間、部門、子公司的安全員和領導審批,并加強現場監、檢查。
3. 在非空曠處或通風不良處使用干冰,先由各使用部門(車間或子公司)審批后報安保部審批,由安保部派人現場監察和檢查。
甲基磺酰氯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塑料管加工安全操作規程
氧氣、乙炔瓶運輸管理安全操作規程
生活水處理安全操作規程
5000 立方水處理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700m3 廢水處理安全操作規程
民爆物品押運員安全操作規程
民爆物品安全員安全操作規程
GMWD無線隨鉆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職業衛生崗位操作規程
加油站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空氣壓縮機操作規程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液化氣使用安全操作規程
生產車間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