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為職業衛生分級管理和職業病防護提供科學依據。 方法 對湛江市某箱包生產企業20個作業崗位作有毒作業分級。 結果 工作崗位有毒物濃度超標率60%,工人有毒作業勞動時間平均9.8h,一~四級危害作業崗位12個占60%,接觸人數910占47.8%。 結論 該企業有毒作業危害嚴重。實施有毒作業與無毒無害作業分開,加強有毒作業場所防護措施,降低毒物濃度,減少工人勞動時間是降低有毒作業危害程度的有效措施。
通過對湛江某箱包生產企業接觸有機溶劑作業危害調查研究,了解有機溶劑在箱包生產作業中的危害情況,為政府和企業制定職業衛生分級管理和職業病防護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勞動衛生學調查 通過訪問和查閱資料的方法,調查某箱包生產企業20個作業崗位的生產布局、工藝流程、有毒有害因素、接觸人數和接觸方式、勞動組織與勞動制度、設備防護和個人防護以及工人健康體檢等情況。
1.2 有毒作業分級
1.2.1 分級對象 箱包、珠寶箱生產工藝流程中使用或接觸有毒作業的所有崗位。
1.2.2 有毒作業勞動時間測定 每作業崗位選擇2名工人,記錄其1個工作日內各類動作內容與作業方式,有毒操作持續時間,并進行歸類合并,然后累計該工人一天有毒作業勞動時間(L),連續2天。
1.2.3 毒物濃度測定和計算 按采樣規范 [1] 進行布點采樣,用氣相色法分析樣品中的毒物含量并計算8h時間加權平均濃度 [2] ,有毒勞動不足8h或超過8h的,仍按8h計算。
1.2.4 毒物濃度超標倍數(B)的計算 按《有毒作業分級》 [3] 方法計算,如果同一工作場所同時存在兩種以上的毒物,并可能產生相加或相乘的聯合作用時,用多種毒物聯合作用計算公式 [2] 。
1.2.5 有毒作業分級 計算分級指數C,再按C值的大小劃分有毒作業級別,共0~四,5個級別。分級指數C計算公式 [3] 如下:C=D(毒物危害程度級別)×L(有毒作業勞動時間權數)×B(毒物濃度超標倍數)。
2 結果
2.1 勞動衛生學調查情況
2.1.1 概況 該公司是一家生產箱包的中外合資企業,主要產品有公文包、旅行箱和珠寶箱等,全部外銷。全公司職工2121人,生產工人1907人,年齡18~36歲,工齡3個月~2.5年,其中男625人,女1282人。生產場所存在有毒因素有甲苯,正己烷。
2.1.2 生產布局和工藝流程 生產車間由舊糧倉改造而成,最大一間面積約2500m 2 ,有效高度3m,防護設備有排氣扇、吊扇,全部生產工序都在這里完成。生產工藝流程為:開料→針車→外皮、內里備料→五金→整理→產品檢驗包裝。主要原料有人造革,白布,含甲苯黃膠(月消耗2.5噸),正己烷(月消耗量1.3噸)。
2.1.3 勞動組織、制度和勞動保護 箱包、珠寶箱生產是勞動力密集型生產,每個工序都手工操作,備料中的外皮、內里工序,需要工人用毛刷涂黃膠粘貼,或用手拿吸料(布或其它物料)蘸正己烷清理箱包上的余膠或臟物;噴膠工序是由工人操作高壓氣流噴槍往工件上噴膠,在噴涂過程中,由于高壓氣流的反沖作用,膠霧彌漫。該公司實行計件工資,工人每天工作12h,趕任務時工作16h。個人防護:噴膠工佩戴防毒口罩,其余工人,只有個別人戴紗布口罩,此外無其他個人防護用品。
2.2 有毒作業分級
2.2.1 有毒作業勞動時間和有毒因素測定 箱包車間和珠寶箱車間共20個作業崗位,因所有工序都分別集中在一間無隔離的車間內,致使每工作崗位都處在有毒作業環境中。經現場測定,有毒作業勞動時間7.5~10.5h,平均9.8h,噴膠作業有毒作業勞動時間最長10.5h。甲苯和正己烷每個崗位都同時存在,甲苯實測濃度1.5~932.3mg/m 3 ,8h加權平均濃度13.2~786.3mg/m 3 ,正己烷實測濃度16.8~857.7mg/m 3 ,8h加權平均濃度21.1~741.6mg/m 3 。超標倍數(B)按多種毒物聯合作用公式 [2] 計算,20個有毒作業崗位合格8個,合格率40.0%,低于廣州 [4] 和深圳 [5] 地區的企業。
2.2.2 有毒作業分級 根據《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6] 和《有毒作業分級》 [3] 規定,甲苯的危害程度級別Ⅲ級,毒物危害程度級別權數(D)為2,正己烷的危害程度級別待定。20個作業崗位接毒勞動時間都超過5h,有毒作業勞動時間權數(L)為3,分別套入有毒作業分級指數C計算公式,結果顯示:20個有毒作業崗位,0級“安全作業”8個,占40.0%,作業人數997人,0級(達標)率52.3%,一級“輕度危害作業”5個,占25.0%,作業人數631人,輕度(Ⅰ級)危害率33.1%,二級“中度危害作業”2個,占10.0%,作業人數265人,中度(Ⅱ級)危害率13.4%,三級“重度危害作業”3個,占15.0%,作業人數8人,重度(Ⅲ級)危害率0.42%,四級“極度危害作業”2個,占10.0%,作業人數6人,重度(Ⅳ級)危害率0.31%。合計一至四級危害作業崗位12個,占60.0%,人數910,占47.8%。噴膠作業危害程度最重,5個噴膠崗位3個三級“重度危害”,2個四級“極度危害”。主要原因是噴膠有毒作業時間長(10.5h),毒物濃度高(786.3mg/m 3 ),超標22.2倍。
3 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該工藝品生產接觸有毒作業危害崗位比率高(60.0%),有毒作業人數占作業工人比率高(47.7%),危害程度較嚴重,二級以上危害崗7個,占35.0%。工人不愿在這公司長期工作,究其原因:
3.1 工作場所有毒作業與無毒作業不分開 1907名工人中,從事針車、開料、品檢和包裝的工人433人,占作業工人的22.7%,不使用任何有毒物質,這些崗位不屬有毒作業崗位,但由于與噴膠等有毒作業混在無隔離的車間內,有毒氣體彌漫整個車間,使這4個不使用有毒物質的崗位433人也加入了有毒作業的隊伍中,有毒作業崗位增加20%,接毒人數增加了22.7%。
3.2 有毒作業勞動時間長 有毒作業勞動時間是構成有毒作業分級的要素,有毒作業勞動時間長是導致有毒作業危害程度加重因素,也是引起職業中毒的重要原因 [7] 。本文調查顯示,工人每天工作12h,趕任務時16h,有毒勞動時間平均9.8h,比國家法定勞動時間還多1.8h。超常的有毒勞動時間,增加毒物在體內的作用時間,增大中毒的可能性。
3.3 作業場所職業病防護差毒物濃度超標率高 作業場所職業病防護設施是降低作業場所有害因素濃度(強度)的重要措施。我們調查的資料表明,該企業有毒作業場所防護設施只有排氣扇,防護設施簡陋,致使有毒氣體濃度嚴重 超標(22.2倍),加重了有毒作業危害程度。
3.4 有關分級標準的問題 我們按國家的有毒作業分級標準,成功地將我市某箱包生產企業有毒作業崗位進行了分級,但也發現分級標準中有些不完善的地方。如《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5044-85)只列出56中化學毒物的級別,我們調查資料中的正己烷的危害程度級別尚待確定,因而本文沒能將它進行分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計算公式中規定,工作時間少于8h仍按8h計,但超過8h沒有說明,實際是現在許多企業的勞動時間都超過8h。分級標準對超過8h勞動時間的計算不加以規定,會造成混亂。建議對分級標準以上的問題加以修改補充。
參考文獻
1 GB133733-92,有毒作業場所空氣采樣規范.
2 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3 GB12331-90,有毒作業分級.
4 馬林.廣州市某區區轄企業有毒作業分級調查.職業醫學,1996,23(6):12-13.
5 田華偉.深圳市福田區64家工廠企業有毒作業分級調查.職業與健康,2001,17(7):3-4.
6 GB5044-85,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7 李來玉.廣東省有機溶劑職業中毒的現狀與對策.職業醫學,1998,25(6):38-39.
水泥公司加油站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報…
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方案模板
油漆作業者不容忽視的職業病危害及防護
別讓職業病預防成農民工之“殤”
職業性慢性錳中毒合并電焊工塵肺11例…
某鋼構廠裝配車間6例電焊工塵肺調查…
個體面粉加工廠職業危害調查
職業性噪聲對工人健康影響的調查
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布點與調查
個體面粉加工廠職業危害調查
有害物質進入人體的途徑
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程序
深圳市鹽田區黃金珠寶首飾加工業職業…
職業性噪聲對工人健康影響的調查
油漆作業者不容忽視的職業病危害及防護
某化肥廠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