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焊作業中的主要危害
1、金屬煙塵的危害。電焊煙塵的成分因使用焊條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焊條由焊芯和藥皮組成。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鐵外,還有碳、錳、硅、鉻、鎳、硫和磷等;藥皮內材料主要由大理石、熒石、金紅石、純堿、水玻璃、錳鐵等組成。焊接時,電弧放電產生4000℃~6000℃高溫,在熔化焊條和焊件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煙塵,其成分主要為氧化鐵、氧化錳、二氧化硅、硅酸鹽等,煙塵粒彌漫于作業環境中,極易被吸入肺內。長期吸入則會造成肺組織纖維性病變,即稱為電焊工塵肺,而且常伴隨錳中毒、氟中毒和金屬煙霧熱等并發病。
2、有毒氣體的危害。在焊接電弧所產生的高溫和強紫外線作用下,弧區周圍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3、電弧光輻射的危害。焊接產生的電弧光主要包括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其中紫外線主要通過光化學作用對人體產生危害,它損傷眼睛及裸露的皮膚,引起角膜結膜炎(電光性眼炎)和皮膚膽紅斑癥。
二、電焊作業職業危害的防護措施
1、提高焊接技術,改進焊接工藝和材料。焊接操作實現機械化、自動化、人與焊接環境相隔離,從根本上消除電焊作業對人體的危害。改進焊條材料,選擇無毒或低毒的電焊條,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業場所的通風狀況。通風方式可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其中機械通風除塵、排毒效果較好。在自然通風較差的室內、封閉的容器內進行焊接時,必須有機械通風措施。
3、加強個人防護。作業人員必須使用相應的防護眼鏡、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護服、絕緣鞋,決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風條件差的封閉容器內工作,還要佩戴使用有送風性能的防護頭盔。
4、強化勞動保護宣傳教育及現場跟蹤監測工作。對電焊作業人員應進行必要的職業安全衛生知識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識。同時,加強電焊作業場所的塵毒危害的監測工作以及電焊工的體檢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防止粉塵超標的主要措施
清潔生產是預防職業危害的重要對策
職業病危害告知卡(手傳振動)
職業病危害告知(一氧化碳)
職業病危害告知(高溫)
職業病危害告知(當心弧光)
職業病危害告知(有害氣體中毒)
職業危害告知牌(電焊煙塵)
作業環境危險危害因素辨識
高氣溫和熱輻射的危害
工頻電場的危害及防護措施
電焊作業的危害因素
振動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非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防護措施
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辨識和控制
石棉的危害與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