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工作步驟
|
危害或潛在事件
|
主要后果
|
現有的安全控制措施
|
L
|
S
|
R
|
建議改進/控制措施
|
|
1
|
準備工作
|
1、勞防用品穿戴不規范
|
職業病
|
勞保管理規定
穿噴砂服、戴安全面罩、護目鏡
|
2
|
2
|
4
|
1、作業區域必須設置明顯的安全標識和警告牌,防止閑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2、施工之前必須提前告知甲方,組織施工協調會,確定工程方案與時間。
|
|
2、技術未交底
|
人員傷害
|
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安全教育、了解防腐施工危害、保護措施及逃生路線
|
2
|
3
|
6
|
|||
|
2
|
表面預處理
(手工/電動/噴砂處理)
|
1、手持電動工具外殼、電線不完好
|
觸電、靜電起火
|
進入罐區電具、電線完整
|
2
|
3
|
6
|
1、進入罐區,必須使用防爆電器,電線不得裸露,穿越管線時電線不得搭設于管道上,必須架空或者埋地。
2、防腐現場必須有專人監護,嚴禁無關人員靠。
3、防毒作業時段必須提前告知中控室,確保雙方聯絡方式暢通。
4、噴砂附近區域與設備必須設好保護措施,配備一定數量的應急救護器具與滅火器材。
5、表面預處理完畢并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涂漆。
6、機械、噴砂除銹必須辦理動火許可證。
|
|
2、用電設施未按一機一閘一保設置
|
人員傷害、觸電
|
臨時用電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
2
|
3
|
6
|
|||
|
3、噴砂作業前未辦理動火票
|
火災
|
用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
2
|
4
|
8
|
|||
|
4、管線上密封點有泄漏
|
火災、爆炸
|
檢查確認、加盲板隔離
|
2
|
4
|
8
|
|||
|
5、噴砂前管道表面的污油、油脂及其他污染物未清理掉
|
火災、人員傷害
|
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監督檢查
|
2
|
3
|
6
|
|||
|
6、噴砂與收發油作業同時進行
|
火災、爆炸
|
防腐管道禁止一切收發料作業,如確有所需,停止防腐
|
2
|
3
|
6
|
|||
|
7、噴砂傷人、未戴口罩
|
人員傷害、職業病
|
穿戴好勞防保護用品、拉圍警戒線
|
2
|
2
|
4
|
|||
|
8、下水設施未封堵
|
火災、爆炸
|
下水道有效封堵
|
2
|
3
|
6
|
|||
|
3
|
涂漆作業
|
1、油漆在庫區內調合
|
火災、爆炸
|
油漆必須在庫區外調合
|
3
|
2
|
6
|
1、油漆存放點禁止動火作業,并配備足夠的滅火器。
2、噴砂作業區與涂漆不得在同一作業面進行,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廢棄油桶必須按指定位置堆放,及時處理。
4、高空作業須搭設合格的腳手架,作業人員系好安全帶。
|
|
2、涂漆作業與噴砂作業同時進行
|
影響質量、火災
|
控制兩者的安全距離及作業時間
|
3
|
3
|
9
|
|||
|
3、油漆倒出未及時處理
|
火災、污染環境
|
及時清理倒、溢出的油漆
|
2
|
2
|
4
|
|||
|
4、高空防腐未戴安全帶
|
人員傷害
|
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
2
|
3
|
6
|
|||
|
4
|
作業結束
|
1、未切斷電源
|
觸電
|
臨時用電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
2
|
2
|
4
|
檢查確認
|
|
2、作業現場未清理
|
污染環境
|
作業結束后,清理現場
|
2
|
2
|
4
|
|||
|
3、防護用品未清洗
|
人身交叉感染
|
及時清洗
|
2
|
2
|
4
|
防止粉塵超標的主要措施
清潔生產是預防職業危害的重要對策
職業病危害告知卡(手傳振動)
職業病危害告知(一氧化碳)
職業病危害告知(高溫)
職業病危害告知(當心弧光)
職業病危害告知(有害氣體中毒)
職業危害告知牌(電焊煙塵)
作業環境危險危害因素辨識
高氣溫和熱輻射的危害
工頻電場的危害及防護措施
電焊作業的危害因素
振動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非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防護措施
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辨識和控制
石棉的危害與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