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每錯1空扣1分,共54分)
1、從事(煉鐵)、(煉鋼)、(軋鋼)、(鐵合金)生產作業活動和鋼鐵企業內與主工藝流程配套的輔助工藝環節的安全生產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
2、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屬地監管)、(分級負責)的原則,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冶金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3、(冶金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其(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相關負責人在各自職責內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責。集團公司對其所屬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管理責任)。
4、焦化、氧氣及相關氣體制備、煤氣生產(不包括回收)等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
5、冶金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完善各工種、崗位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6、冶金企業的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不少于從業人員(3‰)比例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7、冶金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8、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
9、冶金企業應當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了解有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熟悉(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10、冶金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從事(煤氣生產)、儲存、輸送、使用、(維護檢修)的人員進行專門的煤氣安全基本知識、煤氣安全技術、煤氣監測方法、(煤氣中毒緊急救護技術)等內容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安排其上崗作業。
11、冶金企業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必須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以下統稱“三同時”)。安全設施和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投資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12、(建設單位)對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三同時”負責。
13、(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14、建設項目進行初步設計時,應當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按照規定(編制安全專篇)。安全專篇應當包括有關(安全預評價報告)的內容,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
15、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施工。施工單位應當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并對安全設施的施工質量負責。
16、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作重大變更的,應當經(原設計單位)同意,并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17、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后,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安全驗收評價。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
18、(安全預評價報告)、(安全專篇)、(安全驗收評價報告)應當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19、冶金企業應當對本單位存在的各類危險源進行辨識,實行(分級管理)。對于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和監控,并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20、冶金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強職業危害的防治與(職業健康監護)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職業危害,保證作業場所的職業衛生條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
21、冶金企業應當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開展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及時整改;暫時不能整改完畢的,應當制定(具體整改計劃),并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檢查及整改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22、冶金企業應當加強對施工、檢修等工程項目和(
生產經營項目)、場所(以下簡稱工程項目)(承包單位)的安全管理,不得將工程項目發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工程項目承包協議應當明確規定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和(義務)。安全措施費用應當納入工程項目承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