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
1、用人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2、國家規定每年( 4 )月的最后一周是職業病防治宣傳周。
3、國家實行職業衛生(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制度, ( 衛生行政) 部門統一負責全國職業病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4、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時,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報告。
5、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6、職業健康檢查:(上崗前 )、在崗期間、離崗時、離崗后隨訪和應急的健康檢查
7、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
8、用人單位不得安排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10、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11、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物理、化學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統稱職業病危害因素。
12、(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13、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14、依據法律規定,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及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的機關是(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
15、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的防護設施設計,應當經(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衛生審查,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方可施工。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其職業病防護設施經(衛生行政部門驗收合格后 )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
16、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17、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配合、(用人單位負責)、行業規范管理、職工群眾監督的職業病防治工作體制,顯著提高綜合防治能力。
18、用人單位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19、目前有關職業病危害因素開展健康監護的目標疾病、健康檢查的內容和監護周期的主要依據是(《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
20、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強度或者濃度應當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二、 判斷題
1、職業衛生的監管范圍:存在職業病因素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包括行政單位和部隊。( x )
2、職業病沒有法定職業病和非法定職業病之稱。( v )
3、用人單位在和勞動者訂立合同時,勞動者無權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種,接觸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 x )
4、在合同期間,用人單位調換工種,勞動者無權拒絕。 ( x )
5、我國2002年起實施的《職業病目錄》中職業病的名單有10類115種職業性疾病。 ( v ?)
6、對技術服務機構作出的職業病診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有爭議的,不實行鑒定。( x )
7、在職業性健康檢查中體檢單位認為對部分勞動者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不理會。( x )
8、職業病具有不可治療或難治療的特點。( v )
9、職業健康檢查是指平時健康檢查。 ( x )
10、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 x )
三、問答題
1、簡述職業病的概念。
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簡述職業危害因素。
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3、《職業病防治法》是一部維權法,勞動者有哪些權益?
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一)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二)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四)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五)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七)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勞動者行使前款所列權利。因勞動者依法行使正當權利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其行為無效。
4、簡述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內容。
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內容包括勞動者職業史、既往病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等健康資料。
5、根據《職業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哪些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如何在用人單位實施《職業病防治法》?
(1)用人單位領導、管理人員和勞動者都要認真學好《職業病防治法》。通過學習、培訓,使企業主明確企業所負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勞動者懂得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健康權益;
(2)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制定好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4)建立和健全各種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包括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制度,職業健康檢查制度,個人防護用品購買、使用制度,崗前培訓制度等;
(5)對照《職業病防治法》所規定的用人單位的義務和職責逐項落實;
(6)積極配合職業衛生監督機構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開展各項職業病防治工作。
7、給職工上工傷社會保險有什么意義?
工傷社會保險是一種社會保障措施,目的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減少用人單位負擔,保障用人單位正常生產秩序,增加社會效益。本法此項規定是強制性的規定,不管用人單位是否愿意,均應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工業的發展,必然會伴隨著職業傷害,職業傷害只能預防、盡量減少而不能完全消滅。因此,政府和用人單位就必須加強職業傷害的預防和做好職業傷害的善后工作。用人單位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預防和有效地控制職業傷害,提供了可靠的經濟保障,避免因職業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海口市“安康杯”知識競賽題庫 (職…
急救知識試卷
粉塵安全常識測試A卷
粉塵試題及答案
職鍵處試題匯編A
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試題
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安全常識測試B卷(粉塵)
全國職業病防治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
職業衛生培訓試卷
職業病防治法知識競賽題目及答案
職業衛生知識培訓考試試題
勞動防護用品知識試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識試題
職業衛生知識試卷
職業危害試題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