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責:
1)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通過自身的直觀感覺、經驗和可能利用的手段,結合各種異常情況,分析判斷事故發生的性質和原因,并對災害可能波及的范圍和災害程度作出判斷。
2)立即通過電話等手段向當班負責人或上級領導匯報事故的性質,地點及遇險人員情況。同時現場救援人員按照現場應急處置預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搶救,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3)事態超過現場處理能力,立即匯報公司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申請啟動《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Ⅱ級響應(公司級應急響應),乃至Ⅰ級響應(地方政府級應急響應)。
3應急處置
事故初步判定的要點與報警時的必要信息
目擊者發現事故發生和人員出事要第一時間進行高聲呼救,現場應急指揮員和應急人員到場,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步評估,撥打或要求其他目擊者撥打應急電話,向應急指揮小組報告事故的相關信息(事故發生地點、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受傷人數、傷勢情況、現場救援人員采取的措施等)。
應急處置相關程序
3.2.1 事故報警程序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當班當班負責人,當班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應立即報告本部門負責人,由本部門負責人將事故信息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相關部門。當班負責人立即攜帶個人防護用品,趕到事故現場處理,同時撥打120報警求救。
3.2.2 應急措施啟動程序
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迅速將事故信息報告現場應急救援組指
揮員,指揮員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各成員趕到事故現場,對警情做出判斷,確定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程序要及時啟動。
3.2.3 應急救護人員引導程序
應急救援隊伍趕到事故現場后,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偵查、分析、評估,制定救援方案,各應急人員按照方案有序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等有關應急救援工作。
3.2.4擴大應急程序
事故超出現場處置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時,立即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請示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
應急處置措施
3.3.1個人防護。根據作業中存在的風險種類和風險程度,依據相關防護標準,配備個人防護裝備并確保正確佩戴。護具包括:防毒面具、正壓式呼吸器,安全帶等。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警戒區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人員和車輛進入,在邊界設置警界線,處理泄漏源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掩護。有限空間內搶險人員與外面監護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并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搶險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
3.3.2稀釋驅散。液化石油氣泄漏應在鋼瓶或管道的四周設置噴霧水槍,用大量的噴霧水、開花水流進行稀釋,抑制泄漏物漂流方向和飄散高度。對于發生爐煤氣泄漏,為降低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向氣云噴射霧狀水稀釋和驅散氣云,同時可采用大功率移動風機強制通風,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室內加強自然通風和機械排風。對于密閉空間作業,由于缺氧導致人員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員應先強制向空間內部通風換氣后方可進入進行施救。
3.3.3確定警戒區和救援路線。綜合勘查情況,確定警戒區域,設置警戒標志,疏散警戒區域內與救援無關人員。切斷火源,嚴格限制出入。救援人員在上風、側風方向選擇救援前進路線。
3.3.4現場施救。迅速將中毒窒息者撤離現場,轉移到上風位置。在中毒、窒息者被救出后及時送往醫院搶救;在等待救援時,監護人員
應立即施救或采取現場急救措施。
3.3.5泄漏源控制。安排熟悉現場的操作人員關閉泄漏點上下游閥門,切斷泄漏途徑,在處理過程中,可以使用霧狀水和開花水配合完成。
3.3.6火災現場撤離。火災現場的疏散人員,在煙霧彌漫中,要用濕毛巾掩鼻,低頭彎腰逃離火場。
4 注意事項
1)現場救援行動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信息暢通,積極配合,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施救人員的人身安全。
2)現場救援行動要保持統一指揮,嚴禁各行其是、盲目蠻干。
3)當事故隱患、危險因素短時難以消除時,應防止事故擴大。如果現場條件惡化、危及現場人員安全,應及時撤離。
4)向密閉、有限空間強制通風換氣時禁止使用純氧,避免氧中毒。
5 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 按照公司《事故管理制度》(文件編號JS-AQ-05)、《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文件編號JS-AQ-12)規定要求執行。
6 本預案為桂林晶盛玻璃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文件,預案自批準之日起執行。公司下屬子公司按照本預案執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