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標
(一)以人為本。把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穩定社會秩序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本著救人優先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二)快速反應。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對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嚴格控制事故發展,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三)分級管理。根據引發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原因、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堅持統一領導、屬地管理、預防為主、分級負責的原則,實行應急指揮機構統一指揮的應急工作機制。
(四)預防為主。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監測、預警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日常監測,及時分析、評估和預警。
二、應急指揮體系與職責
(一)領導機構和職責
成立鎮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具體名單見附件1)。
主要職責:
1.領導、組織、協調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2.負責事故應急救援重大事項的決策;
3.向縣政府、縣應急指揮部報告事故及應急處置情況;
4.完成縣委、縣政府和縣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工作機構和職責
領導小組下設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辦公室,主任由鎮農辦負責人擔任,成員為鎮農辦全體人員。辦公室主要負責全鎮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通報、處理工作;組織協調相關成員單位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擴大;完成鎮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任務。
(三)工作小組
1.事故調查處理組
根據事故發生原因和環節,由鎮農辦牽頭,衛生院、派出所等單位負責,深入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做出調查結論,提出控制措施和防范意見;組織協調事故發生地實施救援工作。
2.專家咨詢組
由鎮政府黨政辦牽頭,協調組織相關單位技術專家組成,為事故處置提供技術咨詢,分析事故原因,評估事故造成的危害及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后果,為制定應急救援方案提供參考。
3.后勤保障組
由財政所和社會保障所牽頭,負責籌措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經費、設施、設備和物資的組織協調。
三、預防和預警機制
各村(社區)要結合實際,組織開展日常監測和現場督查工作,發現有違規、違法行為的要及時逐級上報,任何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不得瞞報、遲報、漏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遲報、謊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
四、加大宣傳力度
各村(社區)要利用廣播、標語、宣傳欄、各種會議等形式對廣大清費者進行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提高消費者的風險和責任意識,正確引導消費。
五、責任追究
對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預防、通報、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存在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學校反恐怖防范工作預案
學校校園欺凌事件應急預案
學校防暴力安全預案
學校社會安全類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
校園他殺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學校網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學校學生意外傷害事故預防及應急救援…
學校學生外出活動安全預案
幼兒園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信息系統安全應急預案
綜合應急預案內容
學校網絡信息安全應急預案
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
防臺風、暴雨專項應急預案
坍塌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防洪防汛應急專項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