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故分級有幾種方法。不同的人判斷相同事故會產生不同的分級。為了消除緊急情況下產生的混亂,應參考企業和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事故分級指南。
??? 應急行動級別是事故不同程度的級別數。事故越嚴重,數值越高。根據此分級標準,負責人可在特定時刻把事故嚴重程度轉化為相應的應急行動級別。應急行動級別數值跟企業性質和內在危險有關。大多工業企業采用三級分類系統就足夠了。
??? 一級——預警,這是最低應急級別。根據企業不同,這種應急行動級別可以是可控制的異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像小型火災或輕微毒物泄漏對企業人員的影響可以忽略。這樣的事故可定為此級。根據事故類型,可向外部通報,但不需要援助。
? 二級——現場應急,這是中間應急級別,包括已經影響企業的火災、爆炸或毒物泄漏,但還不會超出企業邊界。外部人群一般不會受事故的直接影響。這種級別表明企業人員已經不能或不能立即控制事故,這時需要外部援助。企業外人員像消防、醫療和泄漏控制人員應該立即行動。
? 三級——全體應急,這是最嚴重的緊急情況,通常表明事故已經超出了企業邊界。在火災、爆炸事故中,這種級別表明要求外部消防人員控制事故。如有毒物質泄漏發生,根據不同事故類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影響,可決定要求進行安全避難或疏散。同時也需要醫療和其他機構的人員支持,啟動企業外應急預案。
? 不同于上述應急行動級別,核工業應急標準有更詳細的分級。
? 在核電廠應急預案中,通常根據事故的特征、性質、規模、后果及嚴重程度,把核事故應急狀態劃分為4個等級即:應急待命、廠房應急、廠區應急和總體應急,明確地規定了宣布進入各級應急狀態的條件和準則。
? (1)應急待命:已經出現或即將出現可能導致危及核電廠安全運行的特定內部或外部事件。核電廠進入應急待命狀態,核電廠的有關人員得到警報并做好應急待命的準備。
? (2)廠房應急:事故后果僅局限于核電廠的局部區域。核電廠工作人員按照場內應急預案的要求采取各種應急響應行動,向場外的應急組織發出應急通知。
? (3)場區應急:事故后果局限于場區邊界以內。核電廠工作人員按場內應急預案的要求采取各種應急響應行動,場外應急組織得到應急通知并處于待命狀態。
? (4)總體應急:事故后果超出場區邊界。場內外應急組織全面投入應急響應行動。
? 無論采用什么分級方法,都應該有利于應急組織機構對不同級別的事故應急反應的標準化,簡化和改善通訊聯絡。
? 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就應急分級的標準,達成一致非常重要。此外所有企業人員都應該知道這種分級方法和它的含義,因為當得知緊急時,每個人都可能需要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