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隊:維持廠區治安,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控制事故區域人員、車輛的進出;
消防隊:對火災、泄漏事故,利用專業器材完成滅火、堵漏等任務,并對其它具有泄漏、火災、爆炸等潛在危險點進行監控和保護,有效實施應急救援、處理措施,防止事故擴大,造成二次事故;
搶險搶修隊:該隊成員要對事故現場、地形、設備、工藝熟悉,在具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時深入事故發生中心區域,關閉系統,搶修設備,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
醫療救護隊:對受害人員實施醫療救護、轉移等活動;
運輸隊:負責急救行動中人員、器材、物質的運輸;
防化隊:在有毒物質泄漏或火災中產生有毒煙氣的事故中,偵察、核實、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范圍,并掌握其變化情況;或與醫療救護隊相互配合,混合編組,在事故中心區域分片履行救護任務;
監測站:迅速檢測所送樣品,確定毒物種類,包括有毒物的分解產物、有毒雜質等,為中毒人員的急救、事故現場的應急處理方案以及染毒的水、食物和土壤的處理提供依據;
物資供應站:為急救行動提供物質保證。其中包括應急搶險器材、救援防護器材、監測分析器材和指揮通信器材等。
由于在應急救援中各專業隊的任務量不同,且事故類型不同,各專業隊任務量所占比重也不同,所以專業隊人員的配備應根據各自企業的危險源特征,合理分配各專業隊的力量。應該把主要力量放在人員的救護和事故的應急處理上。
(三)應急行動
1.報警。 發現災情后,應立即向生產總調度值班室、電話總機或消防隊報警,要求提供準確、簡明的事故現場信息,并提供報警人的聯系方式。企業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很重要的是前期撲救工作,應積極采取停車、啟動安全保護、組織人員疏散等措施。
2.接警和通達。總調度或消防隊值班室接到報警后,應首先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事故類型如火災、爆炸、泄漏(暫態、連續),是否劇毒品,估計造成事故的物質量。領導小組全面啟動事故處理程序,通知各專業隊火速趕赴現場,實施應急救援行動。然后向上級應急指揮部門報告,根據事故的級別判斷是否需要啟動區域級應急救援預案。
3.現場搶險。
(1)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確定警戒區域范圍,并維持相關區域的秩序,控制人員和車輛進出通道。
(2) 進行事故現場偵察并取樣,送監測站確定毒物種類。
(3) 對現場受傷人員進行營救、尋找,并轉移至安全區,由醫療救護隊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護理。
(4)組織搶險隊伍,控制泄漏源,確定滅火介質,進行事故撲救,監控和保護周邊具有火災、爆炸性質的危險點,防止二次事故發生。
(5)通過信號、廣播組織、引導群眾進行疏散、自救。
(6)密切注視事故發展和蔓延情況,如事故呈現擴大趨勢,應及時向上一級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啟動區域性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區域性應急救援力量參與搶險、救援行動。
(四)條件保障
提供充足的通訊器材、救援器材、防護器材、藥品、應急電力和照明等器材保障;明確經費來源,確保應急救援所需費用;建立完善的應急值班、檢查、評比制度等。?
(五)事故后的清消、恢復和重新進入
從應急救援行動到清消和恢復需要編制專門程序,主要根據事故類型和損壞的嚴重程度,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主要考慮以下內容:組織重新進入人員、調查損壞區域、宣布緊急狀態結束、開始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并評價事故損失,組織力量進行污染區的清消、恢復。
四、預案演習和修訂
預案的編制必須經過一個持續改進,并不斷完善的過程。由于經驗、技術和理論等方面的限制,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會有意外情況發生,因此,應定期進行預案內容的培訓,并有針對性地組織模擬演習,檢驗和完善預案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對預案進行檢查、修訂和完善。
五、審核實施
修訂后的預案報經當地人民政府備案、審核和批準后實施。
另外,企業在組織救援的過程中,應及時向上級應急指揮中心提供有關事故的影響以及采取的措施。當事故的影響和后果危害到周圍地區,或事故的危害程度本身超出了企業應急力量的處置能力時,請求社會救援,啟動區域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
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相關職能部門《危險化學品單位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各企業在編制或修訂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時可參閱該《導則》。
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記錄
應急演練評估報告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方案
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記錄
中暑傷害事故現場演練
安全應急預案及演練
某有限責任公司有限空間應急預案演練…
項目部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應急預案編制的六個步驟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
應急預案編制程序和主要內容
化學品泄漏的應急預案
電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范本
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
電力企業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