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近幾十年來,對各種“破乳”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化學方法有:酸化法、鹽析法、酸化凝聚法、凝聚法,破乳劑法等,物理法有電解處理法、氣浮法、高梯度磁分離法、超濾法等。也有物理化學法,如化學破乳+電解氣浮法等。這些方法各有利弊,適用與不同乳化液廢水的處理。下面談談國內數座冷軋廠乳化液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
1.超濾法 (Ultrafiltration)
國外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將超濾裝置用于工業系統,我國從70年代開始著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將超濾裝置應用于廢水處理工程的并不普遍,這與超濾裝置相對昂貴的價格,技術的復雜性有一定關系。隨著超濾膜技術的不斷發展,其低壓、常溫、單一相態、控制系統集中、管理方便的優越性日益受到用戶的公認。
1.1超濾法原理
超濾法的原理是利用孔隙較大的半透膜,采用交叉流動的方式,在一定的壓差和紊流流動的情況下,廢水中大部分極性分子能通過半透膜,而所有非極性分子(如膠體微粒)和分子量較大的物質則不能通過半透膜而被截留,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交叉流過濾是一個連續過濾的過程,輸入液流與膜平行,而有一部分液體則垂直滲透過膜,膜兩邊的壓力差是滲透壓。液體交叉流動造成湍流,能沖洗膜表面的微粒,降低膜表面的污染程度。超濾主要是分離分子級的微粒,直徑大小為0.01~10mm,分子量一般大于500,這種液體的滲透壓很小,因而采用的操作壓力較小,一般在0.1~0.5Mpa即可。例如上文提到的利用超濾法處理半穩定性水包油型乳化液廢水,超濾膜可以截留的分子量為15000~20000,操作壓力為0.35Mpa,凈化水透過率為~340L/m2˙h,乳化液的透過率為46L/m2˙h。
1.2超濾膜材質
由于超濾是在超濾膜兩側進行的,因此超濾膜的材質將直接影響超濾的效果。超濾膜的研制最早是從有機膜開始的,早在60年代初就研制出醋酸纖維素膜,這種膜耐PH值范圍為3~10,最高工作溫度~40OC,穩定性較好,通量較大,清洗周期一般為5~10天,膜的壽命較長。我國80年代末某冷軋廠引進的超濾裝置采用的就是這種超濾膜,到目前為止,超濾管僅更換了三分之二。后來,人們又研制出聚酰胺膜,PH耐受范圍擴至2~13.5,最高工作溫度~57OC。經過多年研究,人們發現比較理想的超濾膜—荷電型磺化聚礬膜和聚偏氟乙烯膜等,這種膜表面帶有負電荷,本身就能吸附(或截留)某些無機離子,使其達到電平衡,具有較好的抗污染能力。這些有機膜的乳化液截留率一般>99.8%,通量為<50L/m2˙h,膜管壽命一般3~5年,但費用較高,一般33~35元人民幣/m2,清洗也不容易干凈,油污容易附著在膜上,清洗時必須借助海綿球或纖維球等物擦拭。
由于有機膜售價太高,而且有機膜具有不耐高溫,孔徑分布寬,機械強度低,容易水解等缺點,人們開始研究費用低廉、壽命更長、耐用性更好的膜材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終于研制出以無機陶瓷材料(氧化鋯、氧化鋁、氧化鐵等)經高溫處理制備而成的非對稱膜—無機陶瓷膜。陶瓷膜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以及耐酸、堿、有機溶劑、耐高溫、抗微生物能力,PH值耐受范圍為0~14,溫度范圍在0~300OC,操作壓力可達~8bar。其乳化液截留率一般>99.9%,通量為~100L/m2˙h,膜管壽命一般3~10年,但費用卻不高,一般6~10元人民幣/m2;而且,陶瓷膜的清洗也較容易,油污不易附著在膜上。陶瓷膜管的缺點在于制膜工藝復雜,特別是制備小孔徑膜困難,質脆柔韌性差,抗沖擊性差,運輸和運行中易碎。
目前國內也有報道,可將親水的無機陶瓷細粉材料(Al2O3)摻雜到聚砜中制成復合膜,這種復合膜的制備工藝與有機膜相同,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并且具有有機膜和無機膜的共同優點。這種復合膜可以制備在各種載體上,可以制成各種形式的膜組件。無機陶瓷材料的加入,可以使復合膜的性能與陶瓷膜幾乎一樣,同時避免了陶瓷膜質脆的缺點。報道說,這種復合膜孔隙率最高可達81.3%,最大通量在0.1Mpa操作壓力下,可達124.4L/(m2˙h)。
1.3影響超濾性能的因素
影響超濾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流速、壓力、溫度及含油濃度等。這可以通過下述經驗公式反映出來:
1 / J = 1 / [DP / (Rm+Rf) ] + 1 / [ AQ ln(C’/C) ] ---------------------------(1)
式中:J —滲透液通量 (L/m2˙h)
DP—膜的內外壓力差 (kg/cm2)
Rm—膜的阻抗
Rf—膜面受到污染而造成的阻抗
Q --廢水的流速
C –原液濃度
A、X、C’—經驗常數
從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滲透液通量隨流速的增高而加大,隨操作壓力的提高而加大,廢水中溫度升高,滲透液通量也隨之增大。但是溫度的增高,必然會引起一次性投資和運行費用的增加。根據運行經驗,一般超濾處理的最佳溫度在60OC以下。
在操作壓力、廢水流速、溫度等可控條件穩定的情況下,影響超濾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廢水的含油濃度,以及膜面受污染而引起的阻抗,膜的表面污染引起的濃差極化將嚴重改變膜的截留率。通常冷軋廠乳化液的含油濃度變化不大,僅僅在混入潤滑油、液壓油等時才會引起含油濃度的變化。因此,對超濾膜表面適時進行清洗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工程實例中在滲出液管道上采用流量計來檢測流量,流量過大時,可能出現膜破裂的情況,必須停車檢修;流量過小時,說明超濾膜表面污染阻抗太大,應該進行清洗。
4超濾法工藝
針對冷軋廠乳化液廢水的性質,一般采用超濾法的工藝流程如下:(見圖二)

通常情況下,由于乳化液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雜質,因此先將冷軋生產線排來的乳化液廢水收集在調節池內,進行均質預處理,調節來水的不均勻性,同時可去除廢水中的浮油和沉淀的油泥;另一方面,在調節池內對廢水進行加熱,使乳化液的溫度升高,以提高后續的超濾裝置的除油效果。
調節池的出水在進入超濾裝置前,先要經過一道過濾措施,較多冷軋廠采用紙帶過濾機,即可去除廢水中的較大顆粒雜質,以防止超濾膜的堵塞。這種設備操作維護簡單,含有雜質的紙帶可燒掉,不會帶來二次污染的問題,設備費用也較低,因此廣受用戶青睞。
由于廢水中含油濃度對超濾裝置正常工作的影響很大,因此,人們在實踐經驗上總結出一套公式:
J = K ln (C’/ C),其中:K為常數----------------------------------------(2)
一般情況下,含油濃度超過50%時,滲透率就大大下降。國內超濾系統多采用二級或多級處理工藝就是基于這個道理。一般竟預處理后的含油廢水用泵送至循環槽,再由供給泵供至超濾裝置。循環泵使廢水在超濾管內循環,在操作壓力作用下,水分子透過濾膜成為滲透出水,油和大分子物質被截留在管內不斷濃縮。經過一級、二級或多級處理,油被濃縮而廢水得到凈化。一級超濾后的出水含油濃度約為20~30%,二級超濾后的出水含油濃度將達到50%左右。
乳化液廢水經過超濾處理后,滲透水的含油量可以達到8~10mg/l。由于超濾工藝對廢水中溶解性的COD無法去除,因此,當乳化液廢水中溶解性COD指標太高時,必須對超濾的滲透出水進行COD降解;也可以將超濾滲透出水與其它廢水系統合并一道處理。為了獲得質量高、體積小的廢油,可將經超濾處理后的廢油送至油水分離槽,通過加溫進一步濃縮分離,可將最終濃縮廢油的濃度提高到90%以上。
超濾裝置在運行一段時間后,需停機進行清洗,以保持超濾膜的滲透通量,延長濾膜的壽命。超濾膜的清洗周期將隨超濾膜的材質和乳化液廢水的性質而變化。對于有機膜超濾管的清洗,一般采用化學清洗劑,酸或堿液,并借用海綿球或纖維球,通過清洗泵進行循環機械清洗,清洗周期一般為5~7天。對于無機膜超濾管的清洗,一般僅采用化學清洗劑清洗即可,但清洗周期較短,一般為3~5天。
5超濾裝置
超濾裝置的配備包括超濾管,循環泵,供料泵,循環槽,廢液槽,清洗槽,滲透液槽等組成。目前市場上,超濾管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管式,卷式,板式,螺旋式等組件。國內冷軋廠超濾裝置多采用管式超濾管串聯或并聯制成的組件,組裝成具有一定處理能力的成套裝置,可以適應不同廢水量和廢水水質的需要。
6超濾法的優缺點
超濾法處理冷軋廠乳化液廢水,其優點是操作穩定,能夠保證出水的含油濃度低于10mg/l,油水分離過程不需要化學藥劑,系統本身不產生污泥,可回收的廢油濃度較高,設備緊湊,占地小,維護管理方便。特別是根據國內很多冷軋廠的實際情況,要求在有限的占地情況下,有效地解決日益產生的乳化液廢水污染問題,而且水量相對較小,采用超濾法工藝是行之有效的。
普遍認為,超濾法的缺點是一次性投資較大,原來采用引進國外的有機膜超濾裝置,總體裝備平均售價在30萬美元/m3廢水左右。近來,國內開發出無機超濾膜裝置,總體裝備平均售價在50萬元人民幣/m3廢水左右,這包括了土建和電控系統的投資。另外,超濾裝置對溶解性的COD無法去除,滲透出水中COD必須進行進一步的降解。
超濾法也有其一定的適應性,不是所有的乳化液廢水都能用超濾法處理,特別是皂化度較高、分子鏈較長的乳化液含油廢水,若采用超濾法工藝,皂化油或乳化液油將會堵塞超濾膜表面,使超濾無法進行下去。
綜上所述,選用超濾法工藝處理冷軋乳化液廢水,必須根據乳化液廢水的性質,選用合適材質和孔隙率的超濾膜,在實驗的基礎上合理組合工藝,才能達到滿意的處理效果。
化學破乳+氣浮法(De-emulsify + Air Flotation)
根據冷軋廠乳化液廢水的性質,我們也可以采用化學破乳+氣浮法工藝來處理。近幾年來,國內多家冷軋廠乳化液廢水多采用此類方法處理,實踐證明處理效果不錯。
2.1化學破乳+氣浮法原理
由于乳化液廢水中乳化油液滴表面帶負電荷,雙電層起穩定作用,化學破乳法就是在廢水中加入化學藥劑,降低雙電層的z電勢,壓縮雙電層,使之聚結,并加入絮凝劑,使小油珠凝結成較大的油滴,然后將其從水中分離。
化學破乳法包括:投加混凝劑;投加酸;投加鹽類物質并加熱乳化液;投加鹽類物質并電解;加酸和有機分散劑;投加有機脂類物質和混凝劑等。
氣浮法就是在破乳后將空氣泡通入污水中,形成水-氣-粒三相混合系,將廢水中形成的較大油滴用微小氣泡頂托至液面,從而使污染物質從污水中分離。氣浮法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通過旋轉葉輪導入空氣,并分散氣泡,通稱導氣氣浮法(IAF);另一種是在一定壓力下使部分污水中溶解的空氣達到飽和,然后在污水中突然釋放,形成許多微小的氣泡,附著在油滴上上浮至液面,通稱溶氣氣浮法(DAF)。
一般情況下,導氣氣浮法產生的氣泡粒徑多在0.5~10mm左右,用于去除較大顆粒的油滴;而且導氣氣浮法產生的氣泡大小不一,運動速度快,氣泡與油滴接觸時間短,去除效果不均勻。溶氣氣浮法產生的氣泡粒徑多在0.1~10mm,用于去除較小的油滴;溶氣氣浮法產生的氣泡也較均勻,去除油滴效果較好。
2.2破乳劑的選用
破乳劑的作用就是在廢水中投加化學藥劑,破壞乳化油與水之間的穩定結構,使油滴與水分離,便于油滴的有效去除。乳化液廢水多為水包油型,乳化劑上的親水端在水中會離解而帶負電荷,造成油珠無法聚析,因此破乳劑應使用以高電荷陽離子為主體的絮凝劑,同時應設法加強絮體的密實度和強度,便于沉淀或氣浮處理。乳化劑的種類不一樣,選用的破乳劑也不盡相同,在實際選用中,要根據乳化劑的結構和性質進行實驗分析。
通常鐵鹽或鋁鹽的混凝作用能有效地對乳化液進行破乳,如近來有報道說,采用聚合硫酸鐵—聚硅酸復合絮凝劑處理高濃度乳化液廢水有優良的破乳效果,有較寬的PH值適用范圍,藥劑耗量低,但鐵和鋁的沉淀為難以脫水的氫氧化物污泥,增加了油泥的處理難度和處理成本。有的企業采用廢硫酸或廢鹽酸作為破乳劑,破乳效果優于混凝鹽,但油水分離后必須對產生的酸性廢水進行中和,而且酸破乳對乳化液廢水的PH值要求不一,處理難度較大。同時,無機破乳劑帶來的普遍性的問題是增加了廢水中的溶解物質,從而導致了二次污染。
目前,國內多家新建成的冷軋廠乳化液廢水處理采用的是有機破乳劑,普遍反應有機破乳劑破乳效果好,適應乳化液的品種范圍廣,不增加污泥量,但運行費用較高。例如:某冷軋廠生產鍍錫板,乳化液廢水破乳劑采用進口的Spectrafloc 8115藥劑,一種有機的聚酯類絮凝劑,投加濃度一般控制在30mg/l左右,處理效果較好。又如某冷軋廠以生產鍍鋅板和硅鋼片為主,乳化液廢水中投加的則換成了進口的ULTIMER7751破乳劑,同時為了加強絮凝效果,還投加了N3457型混凝劑。由于工藝生產線上乳化液不斷更換,廢水中破乳劑投加濃度增加到200mg/l,混凝劑的投加濃度控制在30~50mg/l,處理效果很好。
由此可見,各種乳化液廢水采用何種破乳劑,需根據各廠的實際情況,結合廢水處理工藝予以綜合考慮。
乳化液廢水的幾種處理方法
用石灰除磷(TP)需要注意點啥?
春節工廠停產 我的污水處理怎么辦?
水熱炭化技術及其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國內外煉焦行業水污染排放標準比較
北京市典型雨水工程污染物去除效果監…
大氣污染控制實驗講義
外水+內水 全地下式污水廠防淹這樣做!
UASB厭氧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系統應急預案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工藝選擇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預處理工藝選…
發電廠節水及廢水綜合利用改造實例
SBR法處理煤化工廢水中石油烴類的試…
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