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況
小區內所排放污水主要為日常生活污水,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條款,小區內所排污水必須經處理達標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或納入附近水域。
為嚴格遵守有關環境法規,保護環境,本著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同步進行的“三同時”原則。我單位受投資者邀請,在進行初步調研,并經多項生活污水處理成功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編制該院污水設計方案,以供有關部門決策、實施。
針對該小區具體污水水質的特點,本方案擬采用“CASS間隙式法性污泥法處理”新工藝,該處理工藝較為簡單,操作運行方便,日常費用低廉,出水穩定,主體設備為鋼砼結構,考慮到小區內周邊環境和衛生問題,故該污水處理工程決定采用地埋地式結構,污水處理設施上部可以覆土,種植花木、草坪,進一步美化環境。
2設計原則
1、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環保部門相關環保的政策,符合國家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
2、以保護城市水源,改善城市環境,促進開發、共同發展為目的,對學府印象住宅小區的生活污水進行治理,充分發揮建設該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3、選擇穩妥可靠、技術先進、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管理簡單、維修量少、運行靈活的污水處理工藝和設備,確保污水處理站長期穩定運行達標排放。
4、通過設計中的總體優化,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節約能源,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行費用。
5、妥善處理和處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柵渣和污泥,選用噪聲小的設備,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6、結合學府印象住宅小區污水處理站面積小的實際情況,在方便施工安裝的前提下,力求各構筑物盡量集中,布置緊湊,節省占地。
3設計及施工范圍
1、從污水處理集水池開始到處理設備的排放口為止。
2、污水工程的工藝流程,工藝設備造型,工藝設備的結構布置,電器控制等設計工作。
3、污水工程的鋼砼結構由業主方負責施工,污水處理設備將由我方負責全面施工。
4、污水工程的動力配線,由業主將主電引止污水工程的配電控制箱,配電分配箱至各電器使用點將由我方負責。
4主要設計依據
設計采用的主要規范和標準
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1997年版)
2、《給水排放制圖標準》(GBJ106-87)
3、《民用建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規定》(DBJ08-71-98)
4、《總圖制圖標準》(GBJ103-87)
5、《給水排水設計基本術語標準》(GBJ125-89)
6、《防洪標準》(GB50201-94)
7、《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CJJ50-92)
8、《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
9、《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22-87)
10、《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
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
12、《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1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
14、《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
1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
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修訂書)》(GBJ16-87)
17、《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J50191-92)
18、《室外給水排水和煤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91)
19、《污水泵站設計規程》(GBJ08-23-91)
20、《建筑地面設計規范》(GBJ50037-96)
21、《汽車庫防火設計規范》(GBJ.67-84)
22、《工業企業噪音控制設計規范》(GBJ.87-85)
2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程》(GBJ108-87)
24、《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J140-90)
25、《屋面工程技術規程》(GB50207-94)
26、《住宅建筑設計規范》(GBJ96-86)
27、《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93)
28、《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87)
29、《宿舍建筑設計通則》(JGJ36-87)
30、《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92)
31、《供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
32、《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33、《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GB50060-92)
34、《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
35、《電動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60-92)
36、《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95)
37、《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88)
3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3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18-86)
40、《城鎮污水處理站附屬建筑和附屬設備設計標準》(CJJ31-89)
41、《城市污水水質檢驗方法標準》(CJ26.1-29-91)
42、《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26-89)
43、《城市污水處理站污水污泥排放標準》(CJ3025-93)
44、《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標準》(CJJ17-88)
45、《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CJ/T3008.1~5-93)
46、《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J1-86)
47、《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GBJ2-86)
48、《廠房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J6-86)
49、《建筑制圖標準》(GBJ104-87)
50、《建筑樓梯模數協調標準》(GBJ101-87)
51、《工業企業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91)
5污水水量、水質排放標準及設計規模
5.1設計水量
由于污水水質、水量變化相當大,設計必須考慮水質、水量的均衡措施。
污水處理站24小時自控運行。
5.2設計水質
根據污水的水質情況,設計污水水質見下表:
設計出水水質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6處理工藝的選擇和工藝流程
1、工藝流程選擇
住宅小區所排放的污水主要為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為CODcr、BOD、油類和氨氮(NH3-N)等,廢水水質、水量變化不大,BOD/COD較高,可生化性好。由于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一級排放標準要求NH3-N和TP排量很低,分別為氨氮(NH3-N)≤15mg/L和總磷(TP)≤0.5mg/L,用常規活性污泥和接觸氧化法很難達到該要求,為此,本設計方案選用具有脫氨除磷功能的新工藝CASS工藝。廢水首先匯集至集水調節池,然后用泵提升至CASS反應池,廢水中的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代謝作用下被分解去除,同時,在主反應區的依照“曝氣、沉淀、潷水.閑置”程序運行,使污水在反復的“好氧—缺氧—厭氧”的周期中完成去碳、脫氮、除磷。每個階段的歷時和相應設備的運行均按程序進行,由計算機集中控制。
2、工藝特點
1)、工藝簡單、穩定可靠,操作維修方便,無需進行大量污泥回流;
2)、運行周期靈活可變,耐沖擊負荷性能強;
3)、能實現同時硝化/反硝化以去除污水中總氮,并能實現過度生物除磷,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
4)、池中設有吸附選擇區,故無污泥膨脹,污泥產生量少;
5)、在同一池內進行生物過程和泥水分離過程,無需設置初沉池和二沉池,故運行費用低,工程投資省,占地省;
6)、整套系統實行全自動控制,節省人員費用;
7)、組合簡單,便于分階段施工,投用。
3、CASS工作原理與基本構造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簡稱CASS工藝)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改進形式,它的工作過程通常包括五個階段,依次為:進水階段---加入基質;反應階段---降解基質;沉淀階段---泥水分離;排放階段---排上清液;閑置階段。這五個階段都在同一池內完成,從第一次進水到第二次進水開始為一個周期,典型的運行模式為:
在進水階段,曝氣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均衡廢水水質作用,因而,CASS對水質波動有一定的適應性;反應階段為CASS最主要的階段,污染物在此階段通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得以去除,根據廢水處理的要求的不同,如僅去除有機碳或同時脫氮除磷等,可調整相應的技術參數,并可根據廢水水質及排放標準具體情況確定反應階段的時間;沉淀階段相當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的二次沉淀池的功能,停止曝氣和攪拌,使混合液處于完全靜止狀態,完成泥水分離;經過沉淀后分離出的上清液即可排放,排放階段結束,曝氣池處于閑置階段,等待下一個周期的開始。
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方案賞析
如何實現生活污水集中進行處理
水危機的進擊——海水淡化處理技術(一)
污泥輸送泵如何選型及污泥泵性能比較表
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泵應該這么使用
維護保養帶式污泥脫水機的八大技巧
膜法處理污水回用過程中如何防治膜污染
污水污泥廠臭氣收集凈化工藝
UASB厭氧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系統應急預案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工藝選擇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預處理工藝選…
發電廠節水及廢水綜合利用改造實例
SBR法處理煤化工廢水中石油烴類的試…
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