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梯的廣泛應用,電梯事故也逐漸增多,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據統計,近十幾年施工單位在電梯安裝、改造、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過程中發生的電梯事故占北京市電梯事故總量的91.3%。北京市質監局有關人員分析認為,除了人員違章作業方面的原因,電梯自身存在安全隱患也是事故的誘因。
那么電梯自身到底存在哪些安全隱患,該怎樣預防呢?
電梯事故的種類按發生事故的系統位置,可分為門系統事故、沖頂或蹲底事故和其他事故。據統計,上述各類事故發生的起數占電梯事故總起數的概率分別為:門系統事故占80%左右,沖頂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門系統事故
門系統事故之所以發生率最高,是由電梯系統的結構特點造成的。因為電梯的每一次運行都要經過開門動作過程兩次,關門動作過程兩次,使門鎖工作頻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門鎖機械或電氣保護裝置動作不可*。若維修更換不及時,電梯帶隱患運行,就很容易發生事故。
據不完全統計,由于門鎖開關不能及時接通和損壞頻繁造成的故障約占門故障的80%以上。
同時,由于部分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對相關標準理解不正確,也致使電梯帶隱患運行。
北京一家公司的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在尋找減少電梯門系統事故的技術措施方面煞費苦心,動了不少腦筋,其主要做法是與原門鎖開關并聯一永磁感應器,感應器的位置與門開關向平行,只要關門到位,連接在門上的隔磁板就會插入永磁感應器,因該感應器與原門鎖開關關聯,門鎖回路很容易被接通,故障發生幾率大大降低。
但是事實上,這一做法已留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根據我國《電梯技術條件》規定:“轎廂運動前應將層門有效地鎖緊在關門位置上,只有在鎖緊元件嚙合至少為7毫米時轎廂才能啟動。層門的鎖緊元件必須由符合要求的電氣安全裝置來驗證。”
沖頂或蹲底事故
沖頂事故十分可怕,尤其是當其發生在高層建筑的電梯上時。歐洲相關標準中已把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列入安全元件,但是我國對此還沒有相關要求。
近日,北京市某房管所一幢24層樓內的一電梯進行維修,維修工在作業時忘記拔出開閘扳手,隨著電梯運行的震顫,扳手越插越緊,最終導致抱閘無法閉合。這時電梯回到一層,維修工正欲從電梯轎廂內撤出,卻發現電梯自動上行,正猶豫間只見電梯移動越來越快。維修工打開轎頂急停開關,但無濟于事,他無計可施。電梯失控了,加速直沖向24層,維修工只好將身體收攏,蜷伏在轎廂的最低處。“轟隆”一聲巨響,轎廂沖頂震動了整個大樓。所幸維修工的性命保住了,但轎頂復繞輪被樓板擊碎,機主心頂面拱起一個大大的鼓包。
這起事故是由于電梯的制動器發生故障所致,制動器是電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動器失效或帶有隱患,那么電梯將處于失控狀態,無安全保障,后果不堪設想。要有效地防范沖頂事故發生,企業除要加強標準的完善外,還要加強對制動器的檢查、維修和保養。
其他事故
這類事故主要是由于個別裝置失效或不可造成的。
1999年8月25日,東北某學院新裝了兩部電梯,李某和高某二人對電梯廳門與轎廂刀間的距離進行調整。當他們正在調整螺栓時,有人按了呼梯按鈕,電梯快速上行,李某被擠入轎廂與6層廳門側井道門,后經搶救無效死亡。我國《電梯技術條件》中規定:“轎頂應裝設一個檢修和停止裝置,如轎廂內、機房也沒有檢修運行裝置,應確保轎頂優先。”我國《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中規定:“一經進入檢修狀態,應取消正常運行。”可見,轎頂位于檢修位置時,應同時切斷其他一切控制回路,即一旦進入檢修狀態,應取消正常運行。
燃氣鍋爐摻燒甲醇弛放氣的生產應用
燃煤鍋爐煙氣除塵方案的選擇
燃氣鍋爐摻燒多種尾氣的實踐
三廢余熱鍋爐過熱器爆管的探討與改造
淺談提高循環流化床鍋爐給煤系統運行…
燃煤鍋爐煙氣脫硫裝置結垢問題及對策
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在清潔生產中應用…
壓力容器制造監督檢驗常見的問題及解…
淺談無機房電梯應急救援方法
電梯安全鉗動作原理及誤動作分析
淺談醫用氧氣瓶的安全管理
中國管道運輸系統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淺論起重吊裝作業的風險
電梯的常見安全事故及分析
電梯運行的安全保護措施
淺談企業如何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