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第一要務,安全是永恒主題。近年來,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安全生產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持續好轉。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安全生產方面我市還存在不少問題,一些行業和領域監管還亟待加強。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安全生產的考驗和挑戰不是在減少,而是在增加,實現安全發展任重道遠。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牢固樹立切實落實安全發展理念,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切實增強紅線意識、底線意識、責任意識,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高于一切、優于一切的突出位置,全力以赴保安全、促發展。
立足于“實”,狠抓安全基層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首先要夯實基層基礎。要嚴格落實“關口前移、重心下移”要求,把“抓基層、強基礎”作為工作重點,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今年是實現所有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全覆蓋”的收官之年,要按照年初安委會下達的任務目標,以“專業達標、崗位達標、企業達標”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的推進力度,確保所有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動態全覆蓋,小微企業全部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把好安全生產準入關,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許可和相關的產業政策,對未進行安全預評價、安全設施設計未通過審批的建設項目堅決喊停,從源頭消除隱患。要堅持人防、物防和技防并重,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安全生產設施和培訓“雙到位”,真正做到萬無一失。
立足于“早”,狠抓隱患排查工作。安全生產重在平時,重在抓早、抓小、抓苗頭,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亡羊補牢可以補救,但付出的代價巨大、損失慘重。要強化專家查隱患機制,將“政府買服務、專家查隱患、企業抓整改、部門促落實”隱患排查治理模式常態化,通過企業自查、專家排查、部門檢查、政府督查“四輪嚴查”的有機結合,徹底消除安全生產死角和盲點。特別是要深刻吸取近段時期以來發生的一系列安全事故教訓,進一步加大對涉爆粉塵、涉氨制冷、有限空間作業等重點企業,以及道路交通、危貨運輸、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油氣管道、特種設備等行業(領域)的監督管理,嚴防各類重特大事故發生。
立足于“嚴”,狠抓安全問題整治。小洞不補,大洞難堵,安全生產問題拖不沒、也蓋不住、更躲不掉。對于排查出的各類問題,要按照更嚴的要求、更高的標準,抓緊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落實整改責任,確保徹底整改達標,不留任何后患。尤其是對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要由分管部門和主管領導掛牌督辦,真正做到對發現問題要一追到底,不能一罰了之;對停產整頓企業要持續跟蹤,不能一停了之;對事故查處要整改到位,不能一掛了之;對通報事故要引以為鑒,不能一發了之。
立足于“細”,狠抓管理制度建設。近年來,全市大力推行的安全生產承諾、專家查隱患、監管模板化、執法監察、應急救援聯動等“五項機制”,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結合當前安全生產形勢,積極創新安全監管模式,推動安全管理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從管理事故向隱患排查轉變、從側重應急向側重預警轉變,不斷推進安全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特別是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建立完善“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全面提高事故救援和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事故當前沖得出、關鍵時刻用得上、應對挑戰靠得住。
今年6月是全國第十四個“安全生產月”。我們要以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切實做到認識再提高、措施再強化、落實再到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安全屏障。
拒絕乘坐“黑車”倡議書
事故調查保證書
預防“小火亡人、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每月食品安全調度會議紀要(食品生產…
安全生產風險分析會
季度安全生產風險分析會
節假日安全告知
安全生產月致員工的一封信
安全會議記錄
幼兒園安全會議記錄
安全生產會議記錄紀要
加油站安全生產會議記錄
安全生產會議記錄
節假日期間安全注意事項
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告知書
安全生產月活動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