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急管理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急管理局:
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指導地方科學規范、安全穩妥開展化工事故現場清理工作,有效防范次生事故,保護清理工作人員生命安全,應急管理部制定了《化工事故現場清理安全風險防控指南(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落實。
化工事故現場清理安全風險防控指南
(試行)
一 、目的
為規范和加強化工事故現場清理安全風險管控,科學穩妥開展清理工作,有效防范次生事故,保護清理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制定本指南。
二、適用范圍
本指南適用于化工事故現場清理的組織與實施工作,包括基本要求、工作流程和內容以及典型危險化學品安全清理注意事項。
三 、基本要求
(一)明確責任分工
1.?清理工作應在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統一領導下開展,成立清理工作組,實行組長負責制,明晰責任與要求,不應多頭領導、越 級指揮。
2.?應成立由工藝、設備、電儀、安全、應急、消防、建筑等方 面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明確組長,負責為清理工作提供全過程技術指導。
3.?應選擇具有化工事故現場清理相關工作能力和經驗的隊伍單位實施清理作業。
4.?應制定清理方案,并經專家組審核、清理工作組同意后方可 實施。
5.?清理任務完成前,清理工作組及專家組組長原則上不應更換,確需更換的,要嚴格按程序經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審批同意, 并做好工作交接,確保責任與任務明晰到位。
(二) 開反安全風險評估與管控
1.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應貫穿現場清理的各環節,未經安全風險辨識、管控措施 落實不到位時,嚴禁擅自、冒險清理。
2.清理作業前,清理工作組應組織專家組、清理隊伍、事故企業等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制定并落實針對性的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3.清理作業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清理方案,管控作業區域,原則上同一部位不得進行交叉作業。
4.清理作業涉及動火、受限空間、動土、臨時用電、高處、斷路、吊裝、盲板抽堵等特殊作業時,應參照執行《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30871) 做好檢測、審批、監測、監護等工作。
5.現場應設置符合要求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監測設備設施,配備使捷防爆通訊設備,清理隊伍應配備操作簡便、靈敏準確的便攜式檢測設備,實時監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濃度。
6.現場應按需設置洗消區域,清理作業完畢后,對現場人員、 車輛和裝備進行全面洗消。
(三〉做好現場警戒與控制
1.應劃定限制區域,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切斷限制區域內的水、電、氣等的供應。除專家、清理 隊伍、監護人員、救援隊伍 等必要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限制區域,所有進入限制區域的人員應按要求做好個體防護,不可單獨行動。
2.應劃定待命區域,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救援隊伍,通信、運輸、醫療、氣象、電力、供水等應急保障隊伍,機具、設備、物資等在待命區域集結;清理出的危險物料需暫存的,應儲存在具備安全條件的臨時存放區域。
四、清理工作流程和內容
(一)信息收集
1.查閱事故企業單位平面布置圖、工藝流程圖、設備一覽表、安全設施一覽表、安全評價報告等資料,同時收集化學品安全技術 說明書(MSDS),了解掌握生產、使用的化學品(含三劑:催化 劑、助劑、溶劑等)名稱、數量、危險特性、儲存地點、應急處置措施等信息。
2.收集事故區域人員、工藝、設備、物料和禁忌、隱蔽工程、氣象資料等信息。
3.隨時收集事故現場人員傷亡、應急救援進展、物料殘存、設備施損毀、建構筑物損壞等信息。
4.收集事故同類企業、鑒定檢驗機構、具有物料處理能力的企業、運輸企業等信息。
(二〉 現場偵檢
1.現場偵檢工作應貫穿清理全過程,摸清現場情況后方可開展清理 工作,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
2.清理工作組應制定現場偵檢方案,明確偵檢任務、方式、設備設施、個人防護要求等內容,經專家組審核同意后方可實施。
3.優先選用滿足防爆要求、具備數據實時遠傳功能的信息化、智能 化無人或遠程偵檢設備設施,開展現場偵檢工作。
4.現場偵檢主要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方面:
(1)現場是否有坑洞、積水和集料、建筑和設備設施結構失穩、物 料掩埋等;
(2)閥門等切斷設施的狀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物質泄漏情況,設備設施腐蝕、變形、損壞情況,管道、氣瓶、儲罐泄漏情況;
(3)確認清理涉及的化學品名稱、數量、存放設施及狀態、危險特性;
(4)確認現場公用工程、道路、周邊雨排、暗涵、地下設施、受 限空間等情況,檢測是否存在危險化學品。
5.現場無法確定的物質,應采樣分析鑒定,確認其危險特性。
6.偵檢過程中,應特別關注對受熱、撞擊、震動摩擦敏感物質和遇空氣、水反應等危險化學品以及劇毒化學品。
(三)方案編制
1.清理工作組應根據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和現場偵檢情況,組織編制 清理方案。
2.清理方案應至少包括清理區域、清理計劃、清理步驟、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監測監護、異常撤離,所需的個人防護和勞保用品、工具、機械設備,水、電、氣、風等公用工程臨時措施,應急處置“一事一案”等內容。
3.專家組應對清理方案進行審核,確保清理方案的科學性、安全性和可行性。
4.清理過程中現場發生影響清理作業現場人員安全的重大變化時,應及時組織人員調整完善清理方案,并報專家組審核同意。
(四)清理作業
1.?清理作業人員應經過培訓、演練和考試合格,涉及特種作業人員應持有效資格證書或合格證書,穿戴滿足要求的個人防護裝備后,方可進入作業區域。
2.?每次進場作業前,清理單位應對現場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內容至少包括作業區域、責任分工、作業任務、安全風險及管控措施、緊急撤離信號和路線等。
3.應根據現場物料種類、數量、設備設施、儀器儀表狀態等打通流程,最大程度清退物料。
4.應按最少化原則,嚴格控制現場人員數量,優先選用遠程遙控清理設備進行無人化作業。
5.作業過程中,清理隊伍應做好作業監護,救援隊伍應做好安全監 護,專家應做好現場指導。
6.作業過程中,應實時監控清理人員和作業環境的安全狀況,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發出警報及撤離信號,第一時間組 織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
7.閥門、法蘭、盲板等設施狀態不明,切斷的物料不清時,不得開關閥門或拆卸法蘭、盲板。
8.?涉及加熱、注水、清洗、置換、設備或管線打開等作業的,應 進行全過程監測監控,采取針對性的作業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9.出現以下可能危及人員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當立即撤離現場:
(1)設備設施溫度壓力異常變化、劇烈振動,異響,冒煙、著火等;
(2)監測設備設施報警;
(3)安全閥、爆破片等緊急泄壓設施啟動;
(4)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泄漏存在失控風險;
(5)出現不明物料;
(6)出現地面塌陷,建構筑物傾斜、倒塌,設備設施異常位移等;
(7) 發生強風、強降雨等極端天氣;
(8)其他危及人員生命安全的情況。
(五〉 清理結束
經專家組現場核對、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確認,現場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已清除,清理方案 已實施完畢,清理工作結束。
附件:典型危險化學訊安全清理注意事項
附件典型危險化學品安全清理注意事項
1.爆炸物清理前,應完成敏感度撞擊實驗,使用穩定劑和消爆劑降低爆炸風險。爆炸物周圍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沙袋等物理屏障,周邊使用防爆毯、防爆罐等進行臨時遮蔽。爆炸物轉移應輕拿輕放,嚴禁暴力裝卸,嚴禁震動、撞擊和摩擦。
2.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和易燃液體清理應在下風向設置警戒,動態監測氣體濃度和風向,適時調整警戒范圍,嚴禁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擴散區域。應使用防爆工具,嚴禁穿戴化纖類服裝和帶金屬物件的鞋。易燃固體應嚴防與熱源接觸,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應嚴禁與水接觸。毒性物質清理時,應進行化學洗消,形成無害或低毒害物質,被污染物及時密封到專用包裝袋(桶)內。
3.有機過氧化物清理時,應實時監測并有效管控堆積點溫度,使用霧狀水保持環境濕潤,防止因高溫引起分解反應,嚴防接觸還原劑、酸、金屬粉末等禁忌物質,避免因摩擦、震動或沖擊使有機過氧化物受熱分解。
4.腐蝕性物質清理時,清理人員應穿戴氣密型化學防護服、正壓空氣呼吸器及耐酸堿多層手套。采用防腐蝕的堵漏器具快速對泄漏源進行堵漏。固態腐蝕物(如熔融凝固物)宜先用干冰或液氮低溫脆化處理,再使用防爆型非金屬工具破碎收集。
化工事故現場清理安全風險防控指南(…
關于推進化工園區規范建設和高質量發…
關于開展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2025年…
關于完善硝化企業安全風險排查重點內…
關于將4-哌啶酮和1-叔丁氧羰基-4-哌…
關于修訂《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表》…
關于印發《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表》…
工業氣體充裝企業安全風險評估細則(…
《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名錄》(2017年版)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年修訂】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
危險化學品庫房貯存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