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層建筑的不斷涌現和電子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雷電災害也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危害之一。每年夏季,全國各地都會發生雷擊災害事故,諸如電子信息系統遭到破壞、通訊中斷、建筑物被毀、甚至危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在此,僅從雷電的形成、雷擊災害的形成以及如何防御雷擊災害等方面作如下簡析,用以提醒人們不可小視雷電危害,利用科學知識防御雷擊災害,將雷擊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1、雷電的形成
雷電是云內、云與云之間或云與大地之間的放電現象。夏季的午后,由于太陽輻射的作用,近地層空氣溫度升高,密度降低,產生上升運動,在上升過程中水汽不斷冷卻凝結成小水滴或冰晶粒子,形成云團,而上層空氣密度相對較大,產生下沉運動,這樣的上下運動形成對流。在對流過程中,云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發生碰撞,吸附空氣中游離的正離子或負離子,這樣水滴和冰晶就分別帶有正電荷和負電荷,一般情況下,正電荷在云的上層,負電荷在云的底層,這些正負電荷聚集到一定的量,就會產生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猛烈的放電現象,這就是雷電的形成過程。雷電電荷在放電過程中,產生很強的雷電電流,雷電電流將空氣擊穿,形成一個放電通道,出現的火光就是閃電。在放電通道中空氣突然加熱,體積膨脹形成爆炸的沖擊波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
2、雷擊災害的形成
云內和云與云之間的放電,叫云間閃電或云閃,云與大地之間的放電,叫云地閃電或地閃。云閃因其不能到達地面,一般不會對人類活動造成影響,對人類活動造成影響的主要是地閃。地閃發生時,產生的雷電流從云中泄放到大地,在其泄放通道上造成的危害即雷擊災害。當雷電流從云中泄放到大地時,直接打在建筑物、構筑物及人畜身上,產生電效應、熱效應和機械力,造成毀壞和傷亡,稱之為撝被骼讛;當雷電流從云中泄放到大地時,在其泄放通道周圍產生電磁感應向外傳播或直接通過導體傳導,導致在影響范圍內的金屬部件、電子元件和電氣裝置,受到電磁脈沖的干擾而毀壞,稱之為摾諄韉绱怕齔鍞。我國是雷擊災害多發地區,每年都會因雷擊災害造成眾多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做好防雷減災工作,將雷擊災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尤為重要。
3、雷電活動規律及雷擊的選擇
3.1我國年平均雷電日數按地理環境的分布
a、南方多于北方;b、內陸多于沿海;c、山地多于平原;d、在其它條件相同時,土壤導電性較差的地區雷電活動較弱。
3.2雷擊與地質條件的關系
a、電阻率小的土壤,導電性好,易積聚大量電荷,為雷電流提供低阻抗通道;b、閃電放電通道常常不是直線,而是曲曲折折的;c、地下埋有金屬導電礦床處,金屬管線較密集的地方易落雷;d、地下水位高、礦區、小河溝、地下水出口處易受雷擊。
3.3雷電活動與地形、地物的關系
a、在距地面二三十米的突出物上方發生雷擊的概率最大;b、對靠山和臨水的地區,臨水一面的地洼潮濕地和山口、風口、順風的河谷的特殊地形構成的雷暴走廊的地方易受雷擊;c、電線桿、鐵路、架空電線和避雷針(線、帶、網)接地引下線都是雷雨云對地放電的最佳通道。
“雷電季”到來,這些防雷知識需get
汛期出行,請帶好這份防雷秘籍
預防雷電常識
夏季防雷安全知識
雷雨天氣怎么防雷?
遭遇雷暴,怎么辦?
防雷避險,以下知識點你要知道
關于開展夏季“四防”工作的通知
防雷電安全知識
雷電的特點及其危害
雷擊假死時的救護方法
防自然災害安全常識與防范應急措施
雨季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夏季安全常識防雷防電知識問答
雷擊事故的預防
雨天安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