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游泳就能救溺水者”是最易忽視的誤區。李雪指出,溺水者因強烈求生欲,會本能拖拽、下壓靠近的一切人員、物體,即便游泳技能嫻熟,也可能被拖入水中陷入危險。尤其青少年體力有限、應急經驗不足,冒然下水施救更易引發二次事故。
另一個關鍵誤區是溺水者救上岸后的“控水操作”。李雪強調,若溺水者已失去意識、呼吸停止,需立即放棄控水,優先開展心肺復蘇——呼吸停止后4—6分鐘便會出現腦細胞不可逆死亡,此時需快速清除患者口腔異物、開放氣道,先通氣3—5次,再按“胸外按壓30次+通氣2次”的循環操作,按壓深度需達5—6cm,頻率保持100—120次/分鐘。李雪提醒,心肺復蘇術需經專業訓練,建議公眾提前學習掌握,避免因操作不當延誤救援。
溺水救援有哪些注意事項?
遇到溺水事故如何正確施救?
如何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
哪些區域是溺水事故發生的“重災區”?
校園內交通安全提示
@每一位家長和孩子,開學安全提示!
返校啦!宿舍8大危險行為,對照自查!
42條暑期安全提示,必看!
交通安全手抄報內容
小學生校園安全常識
學校消防安全知識講座
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校園安全標語大全
小學生交通安全知識
教職工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冬季校園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