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高溫天老人最好別運動
由于老年人臟器功能衰退,體內的水分比年輕人少15%左右,其抗熱能力遠遠差于年輕人,老年人在高溫天氣下發生中暑的概率也明顯高于年輕人。此外,老年人的血液濃度本來就比較高,在炎熱天氣下鍛煉后,體內的組織液明顯減少,血液濃度就會進一步增高,血液粘度也隨之升高,較容易誘發腦血栓、心肌梗死等重癥。
夏季里,當最高氣溫在30到33攝氏度時,老年人要減少運動量,最好選擇早晨或晚上較涼爽時鍛煉,時間以半個小時以內為宜。而當最高氣溫在35攝氏度以上時,老年人最好停止運動,以靜制動,并保持充足的飲水。運動過程中要注意補充水份,當感到體溫上升、頭昏、頭痛、口干等身體不適時,要立即停止運動。
謹防空調病
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差,一旦在較低溫度的空調房內待得過久,會引起毛孔閉合,交感神經興奮,抵抗力減弱后出現感冒發燒等癥狀了,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空調病’。家里如果開空調的話,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差不要超過5℃,溫度最好調節在28℃左右,同時不要讓空調出風口對著人吹,每天要定時打開窗戶通風,及時對空調進行清掃,防止空調濾網中隱藏的病菌引發疾病。該出汗的時候還是要適當出些汗,一旦發燒后,家長可先進行物理降溫,如貼“降熱帖”、洗溫水澡、冰敷等,超過38.5℃時可以吃退燒藥,病情加重的話需及時到醫院治療。
一旦中暑如何應急處理
一旦發現自己或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癥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并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用30%酒精擦身降溫,還可以在額部、頸部涂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去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不妨試試防暑“三寶”
酷暑難當,烈日炎炎,許多老年人,體質較弱的年輕人,出現多汗、乏力、口渴、心煩、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專家指出,酷暑天氣,不妨試試防暑“三寶”,西洋參、西瓜、綠豆,其中首推西洋參。
出汗多吃點——— 西洋參
據該院中醫內科張榮春主治醫師介紹,西洋參,又名花旗參,中醫認為,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功能補氣養肺,清虛火,養胃生津。夏季暑熱酷烈,不僅易于灼傷津液,而且易于損傷元氣。機體出現燥熱多汗、倦怠乏力、氣短心悸、咽干口渴、食欲不振、虛煩失眠等,均適合服用西洋參。西洋參具有耐缺氧和抗疲勞、抗心律失常、鎮靜、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機體抵抗力的強盛是防暑的內在依據。洋參切片后,每日3-6g,可泡飲、燉服、含化,亦可煲湯、煮粥。
專家提醒:服洋參時不宜飲茶,服后不宜吃蘿卜,以免減弱洋參的功效。陽虛,胃有寒濕,平時畏寒、易腹瀉,苔厚膩者,不宜服用。
解暑降溫要靠——— 西瓜
在夏季,西瓜不僅是鮮美果品,也是治病良藥。中醫稱西瓜為“天生白虎湯”(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陰獸。虎嘯谷風冷,涼風酷暑消,神于解熱,莫如白虎),其味甘,性寒。功能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尿。用于中暑發熱津傷,煩躁口渴,小便黃赤不利,可生食西瓜或飲西瓜汁。用于口舌糜爛疼痛,可將西瓜汁徐徐飲用。常飲西瓜汁,還可以輔助利尿降血壓。西瓜皮,又名西瓜翠衣,亦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功效,可煎湯代茶飲用。
專家提醒:西瓜雖好,也不宜吃得過多,尤其不宜吃冰西瓜,以免損傷脾胃,引起脘腹疼痛。胃寒濕盛,常有胃痛腹瀉者,應慎食、少食西瓜。
清暑解毒——— 綠豆
綠豆,味甘,性涼。功能清熱解毒,消暑,利尿。暑熱煩渴,用綠豆煮湯冷飲,有消暑除煩止渴的功效。夏季煎湯代茶,可預防中暑。皮膚癤腫、丹毒者,除了服用綠豆湯,也可用綠豆研末、蜂蜜調敷。水腫、小便不利,可單用綠豆煎湯或與冬瓜皮、西瓜皮同用。此外,綠豆有降血脂作用,可用于治療高脂血癥,預防動脈硬化。綠豆煎湯用量30-60g。或煮粥食用。
專家提醒:因為炎夏之季,地濕上蒸,暑熱傷人,易兼夾濕邪。人們喜歡貪食冷飲,久居空調房間,亦可形成暑濕兼寒。出現胸悶惡心,不思飲食,身體困重,大便稀溏,舌苔厚膩等不適,薏仁、荷葉、扁豆、陳皮、生姜等可常食用。
養老院、托老所等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容…
老年健康宣傳——老年人健康20條 關…
老年人防騙有道
老年人心理健康安全
老年人安全用藥劑量
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應急
浴室、暖風機哪個更安全
老年人慎用電熱毯
老年人安全防范小知識
老年人慎用電熱毯
關注老人居家安全護理
中老年人如何防范電梯風險
老年人居住環境安全
老年人如何安全乘車
老年人體育鍛煉安全
高溫天老年人安全度夏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