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難所應當符合的要求
(1)避難所設置向外開啟的隔離門,隔離門設置標準按照反向風門標準安設;室內凈高不得低于2m,深度滿足擴散通風的要求,長度和寬度應根據可能同時避難的人數確定,但至少能滿足15人避難,且每人使用面積不得少于0.5m2;避難所內支護保持良好,并設有與礦(井)調度室直通的電話。
(2)避難所內放置足量的飲用水、安設供給空氣的設施,每人供風量不得少于0.3m3/min。如果用壓縮空氣供風時,應設有減壓裝置和帶有閥門控制的呼吸嘴。
(3)避難所內應根據設計的最多避難人數配備足夠數量的隔離式自救器。
2.反向風門
()在突出煤層的石門揭煤和煤巷掘進工作面進風側,必須設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風門,風門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4m。
(2)人員進入工作面時必須把反向風門打開、頂牢,工作面爆破和無人時,反向風門必須關閉。
3.遠距離爆破
(1)在礦井尚未構成全風壓通風的建井初期,在石門揭穿有突出危險煤層的全部作業過程中,與此石門有關的其他工作面必必須撤至地面,井下必須全部斷電,立井口附近地面20m范圍內或斜井口前方50m、兩側20m范圍內嚴禁有任何火源。
舊(2)煤巷掘進工作面采用遠距離爆破時,爆破地點必須設在進風側反向風門之外的全風壓通風的新鮮風流中或避難所內,爆破地點距工作面的距離由礦技術負責人根據曾經發生的最大突出強度等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得小于300m;采煤工作面爆破地點到工作面的距離由礦技術負責人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得小于100m。
(3)遠距離爆破時,回風系統必須停電、撤人,爆破后進入工作面檢查的時間由礦技術負責人根據情況確定,但不得少于30min。
4.壓風自救系統應當達到的要求
(1)壓風自救裝置安裝在掘進工作面巷道和采煤工作面巷道內的壓縮空氣管道上。
(2)在以下每個地點都應至少設置一組壓風自救裝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內、爆破地點、撤離人員與警戒人員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風道有人作業處等。在長距離的掘進巷道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設置。
(3)每組壓風自救裝置應可供5~8個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壓縮空氣供給量不得少于0.1m3/min。
倉庫日常審核檢查項目
節前安全大檢查報告
物料提升機(龍門架、井字架)檢查標準
施工用電檢查標準
“三寶”、“四口”防護檢查標準
基坑支護安全檢查標準
吊籃腳手架檢查標準
對某單位進行安全監督檢查
安全生產檢查內容
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施工現場安全檢查內容
重大隱患判定標準
消防安全檢查的內容及檢查方法
消防安全檢查內容
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檢查的內容
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