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描述
2010年2月,甲淀粉廠發生重大粉塵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受該起事故的警示,生產同類產品的乙集團公司于事故發生之后的第二天召開了事故分析會,組織部署下屬企業全面開展粉塵防爆專項檢查,并提出如下要求。
(1)系統全面檢查,注重工作實效
要求各單位高度重視粉塵爆炸風險,主要負責人要親自部署粉塵防爆專項檢查,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要組織制定專項檢查方案,統籌安排各項工作,完善檢查機制,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并將檢查整改成果納入年終業績考核。
要求檢查要追求實效,檢查之前要制定方案及檢查表,聘請有資質的單位實行現場采樣和分析,聘請外部專家參與現場檢查。同時要結合“安全生產年”活動,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開展交叉檢查,動員全員參與?,F場檢查之后要跟蹤隱患整改,整體活動應形成總結報告并上報公司總經理。
(2)深入辨識隱患,實現有效控制
要求各單位認真吸取甲淀粉廠事故教訓,檢查之后立即開展粉塵防爆專項治理,從危害辨識、工程控制、清潔清掃、爆炸防護、完善操作程序、加強員工培訓等方面開展檢查和整頓。
1)系統辨識粉塵危害。3月份,完成作業場所粉塵爆炸風險辨識,動員全體員工,查找粉塵產生、泄漏和積聚的地點、區域,制定整改和控制措施,并組織整改,排查的范圍包括所有產塵區域、通風死角、陳年積塵等。
2)全面檢查防護設施。4月份,重點檢查靜電防護、電氣設施、泄壓裝置、個體防護設施、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及應急裝備等情況,對作業現場粉塵積聚、潛在點火源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組織整改。
3)徹底清理粉塵。5月份,組織一次全面徹底的粉塵清理活動,重點是倉儲、運輸、粉碎、干燥、配粉、包裝等工藝,以及成品庫和鍋爐房等場所。對通風不良、易產生常年積塵的死角,清理前應制定專項方案,避免清理現場時引發爆炸事故。
4)監測分析粉塵分布。6月份,對產塵區域內的粉塵成分和粉塵濃度進行檢測和分析,掌握發生粉塵爆炸的可能性和影響范圍,提高粉塵防爆的技術水平。
5)系統開展合理、規范性檢查。7月份,系統辨識并執行《糧食加工、儲運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l7440--2008)等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規范,對現有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全面梳理和完善。檢查動火作業、檢修作業、臨時用電等危險作業的管理。
6)組織全面整改。8月份,對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和隱患,明確整改要求,指定負責人、確定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間,采用工程控制、清理清掃、培訓教育、安全防護、應急救援等手段盡可能降低爆炸危害。
7)粉塵防爆檢查經?;?月份,各單位應以此次專項檢查治理為契機,將粉塵防爆的各項管理措施和要求固化,形成制度和操作文件,實現常態化管理。
(3)驗收檢查結果
工作方案應明確各項措施的驗收和考核要求,實行檢查驗收制度,對工作中發現的所有問題和隱患實行閉環管理。集團公司對各單位的檢查方案實施情況進行驗收,并對風險較高的場所進行現場驗收。
2.案例說明
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內容:
(1)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負有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職責。
(2)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檢查及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3)專項安全生產檢查是針對某個專項問題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的單項定性或者定量檢查,要求有較強的專業性和針對性。
(4)安全檢查的內容既包括意識、制度、事故處理等軟件方面,還包括設備設施,安全設施,作業環境等硬件內容。
(5)安全生產檢查應該突出重點,對危險性大、易發事故、事故危害大的部位、裝置和工藝應加強檢查。
(6)安全檢查有檢查表法,儀器檢查法等方法。
(7)完整的安全檢查應該包括檢查準備、實施檢查、分析判斷、結果處理及整改落實等階段。
3.關鍵知識點及依據
(1)《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及第三十八條有關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檢查的規定。
(2)《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安監總局令第l6號)有關隱患排查治理的規定。
(3)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檢查的常規程序。
(4)粉塵防爆的安全生產常識。
4.注意事項
(1)開展安全檢查是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職責。(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檢查的基本過程。
(3)編制檢查方案的主要內容。(4)粉塵防爆的主要途徑。
倉庫日常審核檢查項目
節前安全大檢查報告
物料提升機(龍門架、井字架)檢查標準
施工用電檢查標準
“三寶”、“四口”防護檢查標準
基坑支護安全檢查標準
吊籃腳手架檢查標準
對某單位進行安全監督檢查
安全生產檢查內容
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施工現場安全檢查內容
重大隱患判定標準
消防安全檢查的內容及檢查方法
消防安全檢查內容
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檢查的內容
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