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指數系統的特點
定量
用數值表示隱患可能造成的結果,運用數學模型,定量化表征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及發展趨勢。
直觀
將歷史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值用折線進行連接,形成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圖,直觀反映企業當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企業未來安全生產發展趨勢。
實時
通過安全生產預警指數所處圖形的區域,能夠實時反映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
公開
將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事件和企業當前安全生產形勢、發展趨勢向社會、企業和員工公開發布。
預報
結合安全生產實際,運用時間序列預測法和適當的預測法,利用歷史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值,對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征兆進行事先預報,及時采取有針對性措施,進行事前預防。
無量綱
具有無量綱、相對性的特點,滿足企業(行業)間、地區間的可比性。
預警指數系統的建立
領導重視? 組織保障
由企業最高領導層負責并親自參與,對企業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報告予以確認并公布,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并監督落實整改。同時,也需要定期提交個人安全預警報告,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年底考核指標。
安全管理部門全面指導各組成部門的“預警”工作,優化日常隱患排查內容,檢查、匯總各部門安全預警情況報告,完成企業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報告。
其他組成部門根據具體情況,任命本部門的安全預警員,可以為專兼職安全員,其職責在于匯總同部門其他人員的隱患發現,并對檢查結果進行辨識,定期形成部門安全預警情況報告,上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
全員參與 培訓能力
安全生產預警主要依靠隱患排查來進行,強調全員參與,需做到隱患排查工作常態化。持續不斷的安全培訓、學習交流等可以提高員工發現問題的能力,互相排查和自檢可以使員工發現問題,并分享自己的發現。因此,所有員工特別是安全預警員必須進行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相關內容的培訓。
根據不同階段安全生產的特點,結合安全生產預警的需求,日常隱患排查的內容應包括:人員的反應、人員的位置、個人防護裝備、工具與設備、作業環境、制度與操作等。
收集數據 分析判斷
安全生產預警的基礎是數據的收集,數據來源為兩個方面:隱患排查的結果及儀器儀表監測數據。在隱患排查中,不僅要發現物的不安全狀態,同時對人的行為也要加以判斷,對于好的安全行為要及時表揚并記錄在案,儀器儀表監測過程中不正常的數據要進行整理。通過對歷史數據、即時數據的整理、分析、存儲,建立安全預警數據檔案。
對收集到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已經發生的異常征兆及可能發生的連鎖反應,評價事故征兆可能造成的損失。對分析的結果進行分類統計,錄入軟件系統,形成部門安全預警情況報告,上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匯總分析后,得出當前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報告。
系數修正 生成圖形
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報告是對隱患排查數據、儀器儀表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是生成預警指數數值的基礎。但最終預警指數的數值大小,還要與安全生產工作的方方面面相結合,因此要考慮對其進行系數修正。
安全生產預警修正系數是能夠敏感地反映危險狀況及存在問題的一系列指標,是能夠體現安全生產狀況客觀量的綜合體系。選擇修正系數后,按照建立的數學模型,計算得出安全預警指數數值,并按照時間順序,繪制圖形。
預警指數圖及趨勢圖的生成
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的計算是以規定時間段內的各部門安全預警情況報告為基礎,進行報告份數、演練、培訓、事故、隱患整改率等系數修正,計算得到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值,并生成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圖;根據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值,運用預測理論進行數學建模,生成安全生產趨勢圖。其計算過程為:
原始數據判斷
各部門對隱患排查情況、監測檢測數據中,運用判斷指標,對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的狀況或行為,分為“不安全狀況”或“不安全行為”進行統計。
傷害等級判斷
將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況可能導致的人員傷害分為:死亡、重傷、輕傷、無傷害等4個等級。采用“事故當量”的概念,量化可能造成的傷害等級。
統計值計算
根據原始數據的分類統計值與所對應的傷害等級,加權得出周或月傷害統計值。
系數修正
1.報告份數修正
為了消除規定時間內安全預警情況報告數量不同對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的影響,按每周(月)適合本企業的平均數來修正周(月)傷害統計值。
2.事故修正
事故的發生會造成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的升高,另外,每次事故發生后都會對一定時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產生影響,因此,系數修正要考慮不同級別事故及事故發生后一段時期內的影響。
3.隱患整改率修正
隱患整改率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因此,要根據不同的隱患整改率,進行修正。
4.培訓及演練修正
●安全教育培訓是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防止產生不安全行為,減少人員失誤的重要途徑。因此,培訓能夠降低企業安全風險,降低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值。不同級別的培訓(廠級、車間級、班組級)對員工的影響不同,修正值不同。
●應急演練可以在事故真正發生前暴露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提高應急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降低事故發生造成的損失,降低安全生產預警指數數值。
●考慮每次培訓、演練后都會對一定時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產生的影響。
安全生產預警指數計算
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安全預警報告修正值+事故修正值+隱患排查率修正值+培訓、演練修正值+其他修正值
預警指數圖生成
安全生產預警組織機構每周或每月進行安全生產預警指數計算,將一段時間內的安全生產預警指數連接后,即構成了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圖,從而直觀反映企業整體安全形勢。
預警趨勢圖生成
運用預測理論,對歷史安全生產預警指數進行整理、修正后,消除影響因素,建立數學模型,生成安全生產趨勢圖,直觀預測企業安全生產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