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泄漏處置措施
(1)生產、儲存中發現二氧化碳泄漏,應立即關閉工藝管路、氣瓶、儲罐閥門,切斷泄漏源。若解決不了,應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必要時將氣體排放到大氣中,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2)進入通風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氣體泄漏時,操作人員必須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護服和防護鞋,并在他人監護下進行操作。
(3)槽車或儲罐管路系統有微小泄漏時,應及時檢修處理;有嚴重泄漏時,必須將槽車開到人稀空曠處,逐漸排放,并嚴格監護;排放時,人、車應處在上風向;必要時向消防部門報警求救。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 一旦發生事故,進行緊急處置后,各崗位人員撤離到門房后,清點人員,接受現場總指揮的指令;
(2) 搶救人員應立即向現場總指揮簡短報告有關情況;
(3)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應緊急疏散至上風向的安全地點集中;
(4) 對下風向可能威脅到人員(包括相鄰單位人員)安全時,應立即引導人員并與有關單位聯系,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危險區的隔離
(1)危險區即事故發生地點,事故發生點半徑100m的范圍為隔離區。
(2) 在生產區廠門劃出警戒線,安排人員站崗隔離,嚴格控制人員進出。
(3)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和交通疏導。
、現場醫療救護
(1)急救措施:將傷員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停止時施行呼吸復蘇術;心跳停止時,施行心肺復蘇術。
(2)救援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的凍傷應迅速送醫院就醫。
、事故現場保護
(1) 事故現場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實施保護,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
(2) 事故現場清洗工作,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批準后安排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清理和設備修復工作。
?
壓力容器操作工操作規程
施工電梯操作規程
燃生物質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人貨兩用電梯安全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工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雜物電梯監督檢驗規程
MH-電動葫蘆門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橋吊(橋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叉車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天車安全操作規程
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起重吊裝安全操作規程
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
氧氣、乙炔設備使用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