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設備系統運行和充裝作業中,操作人員應經常細仔地檢查有無異常現象,如有異常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遇有緊急狀態應采取以下處置措施:
1、 乙炔發生器加料時著火,低壓系統泄漏氣體并引起著火:
⑴停止加料,關閉電源,切斷通向凈化、氣柜、壓縮間的乙炔氣通路。
⑵對乙炔氣放空泄壓,用合格氮氣吹掃乙炔發生器,用干粉滅火器撲滅明火。
⑶向發生器加水排污降溫。
⑷必要時報警求救并保護現場。
2、 高壓干燥器防爆片破裂,安全閥起跳,噴出乙炔氣著火:
⑴將乙炔壓縮機停機斷電,關閉干燥器進出口管道閥門,切斷至充灌.另外的乙炔壓縮機的乙炔通路。
⑵用水或干粉滅火器撲滅明火,也可用合格氮氣吹掃滅火。
⑶向高壓干躁器.乙炔管道噴水冷卻,消除靜電和其它點火源。
3、 高壓設備管道、充裝中乙炔瓶乙炔氣泄漏:
⑴關閉所有與噴出乙炔氣有關的閥門,制止泄漏。
⑵停止乙炔壓縮機運轉。
⑶盡可能將乙炔瓶移至安全地點處置。
⑷向設備管道.乙炔瓶噴水消除靜電和其它點火源。
4、 壓縮間、充灌間高壓設備管道火災爆炸:
判明事故狀況危險程度,保護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采取以下措施:
⑴關閉事故部位乙炔通路所有閥門,切斷氣源。
⑵停止乙炔壓縮機運轉切斷電源,停止乙炔發生器發氣。
⑶啟動氮氣吹掃系統和充灌間緊急噴淋裝置。
⑷用水或干粉滅火撲救,首先采取措施撲救乙炔管道和乙炔瓶上的火焰,并將其附近的乙炔瓶迅速撤離現場。
⑸向設備管道.乙炔瓶噴水冷卻消除靜電和其它點火源。
在處于無法采取緊急措施并危及人身安全狀態下,應迅速撤離并打手勢.大聲呼喊告訴別人,迅速報警求救。
5、 電石庫.丙酮庫起火,電石粉末化解起火:
⑴電石遇濕空氣產生乙炔氣與空氣混合,丙酮蒸氣與空氣混合,遇有點火源起火,采用干粉滅火撲救;電石庫嚴禁用水滅火。
⑵盡可能將其它電石桶.丙酮桶撤離現場,防止事故擴大。
6、 乙炔瓶漏氣的處置措施
發現漏氣迅速報告,應關閉瓶閥,杜絕一切點火源,正確判斷泄漏部位和泄漏量后,采取不同方法處理:瓶閥芯泄漏時可擰緊六角螺母;閥桿泄漏時需謹慎處理首先將閥芯旋緊,再將壓蓋卸下,加填密封填料,再壓緊壓蓋;易熔塞處泄漏可用竹簽.木塞做堵漏處理;安裝瓶閥的部位泄漏可用板手緩慢擰緊。
如果乙炔瓶的泄漏以上措施無法采取或采取無效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⑴將乙炔瓶移到室外通風良好.無火源的地方。漏氣瓶搬動時不許放倒滾動。
⑵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和無釘鞋,其它人員全部退避。
⑶向乙炔瓶噴霧狀水稀釋、冷卻,防止產生靜電。
⑷樹立標牌,并設人監視,不許讓火種接近,并淮備好滅火器材.滅火用水。
7、 乙炔瓶著火的處理措施:
首先要冷靜判斷,乙炔瓶的火能否樸滅,如果不可能撲滅,能否在不擴大事故情況下,則可任其燃燒;當進行滅火作業有危及人員安全則應使他們退避。一般的判斷是,易熔塞熔化乙炔噴出起火時可滅火;易熔塞未開而著火,為防止乙炔瓶受熱后的分解爆炸的可能則要使人員退避。
⑴氣瓶放置地點著火
當瓶閥主螺母處或充氣口處漏氣著火,火勢弱時,將氣瓶閥關閉即可熄滅;火勢較強不能關閉瓶閥以及易熔塞熔化起火,可用濕石棉布蒙蓋在氣瓶上,或從遠處利用遮蔽物保護下進行滅火,同時要不斷噴水冷卻氣瓶以及周圍的著火源;如火勢很旺,說明氣體泄漏量大,只能冷卻著火瓶,待火勢減弱再滅火;并將其它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移走, 防止事故擴大。
⑵使用中乙炔瓶著火
瓶閥附近或減壓器處著火,可用浸濕的手套.厚布等復蓋住火源,關閉瓶閥。當易熔塞處著火且火勢較大時:氣瓶附近沒有火源時,則用滅火器滅火并噴水冷卻氣瓶,滅火無效而不會造成其它物品的危險則向氣瓶噴水冷卻,任其燒盡;氣瓶附近有著火源時,首先滅火,隨后用滅火器向著火瓶滅火并持續噴水冷卻。
⑶運輸中乙炔瓶著火
如果附近有水溝.水地等,可將氣瓶推入水中;判斷為不能滅火時,盡可能將車輛開到無人的偏僻處,迅速報警求救,有人在周圍監視,并向公安和消防人員報告著火物是乙炔.車內裝載數量.爆炸可能性。
8、人員緊急疏散.撒離
在發生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可能對廠區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 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立即撤出警戒區域。 公司在辦公樓靠近生產區一側設立“風向標”。疏散人員向上風向的安全地點集中。若事故惡化,所有搶救人員都必須聽從指揮立即撤到安全地點。對可能威脅到廠外居民(包括友鄰單位人員)安全時,治安疏散組應立即與有關部門和單位聯系,引導居民迅 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 9、危險區的隔離
溶解乙炔生產廠區為危險區,在生產區入口處劃出警戒線,設立專人警戒,嚴格控制人員.車輛的進出;進入警戒區域的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手機要關機.嚴禁火種帶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交通疏導由治安疏散組采取隔離措施,并聽從公安消防人員的指揮。
10、檢測、掄險及控制措施
(1) 事故現場采用可燃性氣體檢測報警儀,用以檢測空氣中可燃氣體濃度的百分含量。
(2) 當出現火災或處于緊急狀態時,現場操作人員等,應大聲呼喚人來,立即采取停機關閥,切斷乙炔氣體通路,用干粉滅火器滅火等緊急措施,同時迅速向上級報告,并按其指示行動。
(3) 采取掄救措施的人員,要沉著冷靜,正確判斷周圍的狀況,以及氣體泄漏.著火的狀況,充分注意氣體爆炸.容器破裂.火災擴散等危險,在正確判斷基礎上采取事故處置措施,首要的是努力防止人身事故的發生。
(4)應急救援人員.檢測人員必須進入乙炔濃度高的現場時,必須佩戴自吸隔離式呼吸器。
? 11、現場醫療救護
乙炔火災爆炸主要危害是燒傷.窒息和遭受沖擊波.爆炸物打擊等,一旦發生事故出現傷員,首先要自救互救進行必要的醫學處理后立即送醫院就醫.發生化學灼傷,要立即在現場用清水進行足夠時間的沖洗;迅速將窒息者移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暢通,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臟按摩;受傷人員立即送附近醫院就醫。
? 12、事故現場保護
事故現場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實施保護,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由搶險掄修組負責,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令組織公司員工實施。
? 13、應急救援保障
(1) 公司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配備應急救援人員。
(2) 本規程和相關救援資料由安全員保管,存放于專用資料盒內。
(3) 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管理.安全運輸卡制度的實施,執行掛靠單位的規定。
(4) 落實安全責任制.值班制度.培訓演練制度,定期檢查維護消防設施.器材.個人防護裝備。
(5) 本公司掄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領導小組必須立即向上級和友鄰單位通報,及時請求社會力量支援。社會援助隊伍進入時,領導小組要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詳細告之火災爆炸情況及安全注意事項。
14、應急救援的啟動與終止
當發生火災爆炸或處于緊急狀態,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確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決定預案的停止執行,并通知相關部門、周邊社區及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
?
壓力容器操作工操作規程
施工電梯操作規程
燃生物質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人貨兩用電梯安全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工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雜物電梯監督檢驗規程
MH-電動葫蘆門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橋吊(橋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叉車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天車安全操作規程
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起重吊裝安全操作規程
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
氧氣、乙炔設備使用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