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檢測結果
3.1 空氣中有毒物質檢測 依據臨床診斷和現場調查,采集現場空氣樣品進行檢測,檢測項目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現場氣溫為25℃,氣壓為101?3 kPa。經氣相色譜儀(日本島津GC-17A)直接進樣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空氣中有毒物質檢測結果
注: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國家職業衛生標準(STEL)依次為10、100和100mg/m3。
3.2 涂料成分定性分析 采集A涂料和B涂料,分別進行成分定性分析,兩者可測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主要為1-丁醇、甲苯、乙苯和二甲苯。
4 討論
根據事故現場調查、中毒人員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現場空氣中二甲苯濃度遠遠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認為導致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短時間大量吸入二甲苯造成的急性中毒。
事發當天氣溫高達30℃,消防水箱內溫度更高,涂料中的二甲苯經涂刷后迅速散發到空氣中,事后15 h檢測箱內空氣中二甲苯濃度仍超過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110?36倍,而且該箱空間狹小,無通風設施,使其在短時間內接觸了大量的二甲苯,經呼吸道及皮膚吸收后,造成急性中毒。
建議加強對企業負責人和作業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當感覺到身體出現異常癥狀時要及時撤離作業場所。
職業中毒事故情況回顧與分析
舉證妨礙在職業病工傷保險糾紛案中的…
退休多年查出職業病該咋辦?
職業病加重后的工傷認定
職業病患者獲工傷賠償后再獲民事賠償
礦工患上矽肺病 維權終獲賠償
勞動合同終止后診斷為職業病誰買單
開胸驗肺:塵肺病患者日漸艱難的維權…
重大職業病危害事件案例
汽車駕駛員常見職業病及預防
職業安全案例分析
一起甲醇中毒事故分析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之參考案例—關于…
有限空間作業中毒盲目施救事故案例分析
硫化氫中毒及實例詳解
苯中毒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