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生產中,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稱為生產性毒物或工業毒物。毒物在生產 過程中以多種 形式出現,同一種化學物質在不同生產過程中呈現的形式也不同。毒物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原料,如生產顏料、蓄電池使用的氧化鉛、生產合成纖維、燃料使用的苯等;
(2)中間產品,如用苯和硝酸生產苯胺時,產生的硝基苯;
(3)成品,如農藥廠生產的各種農藥;
(4)輔助材料,如橡膠、印刷行業用作溶劑的苯和汽油;
(5)副產品及廢棄物,如練焦時產生的 煤焦油、瀝青,冶煉金屬時產生的二氧化硫;
(6)夾雜物,如硫酸中混雜的坤等。
生產性毒物在生產過程中常以氣體、蒸汽、粉塵、煙和霧的形態存在并污染空氣環境。如氯化氫、氰化氫、二氧化硫、氯氣等在常溫下呈氣態的物質是以氣體形態污染空氣的。一些沸點低的物質是以蒸汽形態污染空氣的,如噴漆作業中的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在噴灑農藥時的藥霧、噴漆時的漆霧、電鍍時的鉻酸霧、酸洗時的硫酸霧等,是以霧的形態污染空氣的。弄清楚生產性毒物以什么形態存在,對了解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制定預防控制措施,以及采集空氣樣品,測定毒物濃度都有重要意義。
兩種新增職業病診斷標準發布
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增加腕管綜…
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將職業病調整為…
職業病危害防治相關知識
如何預防農藥中毒?
農藥中毒的解毒藥物有哪些?
發生農藥中毒后如何進行急救?
農藥是如何進入人體的?
一般勞保用品有哪些?特種勞保用品有…
粉塵危害及防護
毒物進入人體的三種途徑
高處作業的分級和種類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一)【廢止】
外照射防護與內照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
硫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險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