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制造企業的行業特點
機械制造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與其他行業關系密切、互相滲透,自身涉及的安全領域在其他行業上有廣泛的通用性。從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和機電產品的屬性分析,機械制造企業具有以下特點。
1.1 是典型的離散型工業
從生產工藝流程來看,機械制造企業是典型的離散型工業,與流程型工業(化工、冶金、電力等)相比,它首先采用各種成形、改性、加工工藝將各種不同原材料制成形狀、大小、性能各異的零件、元件、器件,然后依次組裝成組件、部件、總成,最后裝配成機電產品。整個工藝流程由多個獨立的工藝或工序組成。
1.2 采用的設備設施繁雜,涉及的安全技術領域較多
由于機械制造企業的工藝流程由多個獨立的工藝或工序組成,采用的設備設施較為復雜,涉及的安全技術領域較多,要求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的知識面要廣泛。在整個機械制造企業中,既有機械安全技術、電氣安全技術,又有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特種設備安全技術、交通運輸安全技術等。同時,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的大量應用,安全技術知識也應不斷更新。
1.3 在安全生產方面肩負雙重重任
機械制造企業除本身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大量危險源和危害因素外,其機電產品本身也是安全隱患的重要載體,確保機電產品在全壽命周期內的安全指標不斷改善和提高對其他行業影響較大。
1.4 高中低檔技術并存,生產批量不一,多種要素密集
機電產品種類繁多,技術檔次、生產批量和制造繁復程度相差甚大。
⑴制造技術及裝備水平:高中低技術并存,從手工操作、單機、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生產線、柔性制造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直至虛擬制造、網絡化制造系統。
⑵生產批量:從單件小批量(重型機械、大型船舶等)、批量(機床、鐵路機車、工程機械等),直至大批量(汽車、家用電器、計算機、基礎元器件等)。
⑶產品技術檔次:從最簡單的螺釘、螺母等基礎零件到結構復雜,由數以百萬件零件組成的大型客機;從單純的機械產品到復雜的機械-液壓-電氣-電子-計算機一體化產品,應有盡有。
⑷是技術、資金、資源、勞動等多種要素同時相對密集的產業。機械制造企業同時要求技術、資金、資源、勞動等要素相對密集,適合當代中國的經濟和技術實力,在新世紀初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和前景。
2 機械制造企業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意義
面對以信息產業為先導的知識經濟的挑戰,機械制造企業在其實現傳統機械制造業的高新技術化的同時,必須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機電產品的安全性能,因此,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具有十分重大意義。
2.1 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等要求的重要體現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突出了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提出了具體要求。認真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切實保障員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
企業要抓好安全生產,必須建立一種“自我約束、持續改進” 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而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則是在專家咨詢、企業自評的基礎上,由復評機構進行復評,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核準。在工作程序和方法上,既能保證企業能自我發現、自我糾正、自我完善,又能借助中介機構的復評,促進企業的基礎管理、設備設施和作業場所的不斷改善。通過這種周而復始的運行,使企業安全生產得以持續改進。
2.2 是貫徹落實安全健康法律法規、標準和要求的具體體現
我國已建成完善的安全生產法律體系,他對于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范生產經營單位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行為,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保障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
《考評標準》所列的考評條款均是根據國家和行業法規、標準及安全健康的有關規定編制而成。企業按照《考評標準》開展工作,實際上是對照安全健康法律法規、標準和要求尋找差距,依據安全健康法律法規、標準和要求搞好整改。因此,其全過程是貫徹落實安全健康法律法規、標準和要求的具體體現。
2.3 是提升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減少事故和職業病發生的科學方法
安全健康管理的任務從廣義上講,一是預測生產活動中存在的危險,采取措施,使員工在生產活動中不致受到傷害和職業病的危害;二是制訂各種規程,以及規定消除危害因素所采取的各種辦法、措施;三是告訴人們去認識危險和防止災害。現代安全科學管理的原則中有一個主要原則,即系統性原則:它要求把事故現象和安全工作看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綜合整體,而管理的實施就是建立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企業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就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通過對人(管理者和操作者)、機(設備設施)、環(作業環境和作業現場)、法(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的綜合評價,從整體上保證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減少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
2.4 是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礎和核心
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是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參與國際競爭的需求,而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能保證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兩者是相輔相成。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可以作為管理體系日常監控、運行效果檢驗的主要方法,也可以作為識別危險源、評價重大危險源和控制危險源的方法和手段,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
3 機械制造企業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的工作步驟
機械制造企業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的工作步驟,應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參照下列程序組織實施:
⑴各類人員分層次進行培訓,理解和掌握《考評標準》的要求和內涵。
⑵依據《考評標準》規定,結合企業實際,做好職能分解。
⑶成立考評領導小組,提供人力、物資資源。
⑷全面開展排查,摸清企業安全現狀。
⑸在查清企業安全現狀的基礎上,確認目標,即確定建立安全質量標準化企業的等級目標。
⑹依據確認的目標,針對排查的問題,確定整改計劃,計劃中要有目標指標、措施、資金、責任單位(人)、時間進度等內容。
⑺加強領導,落實并實施整改計劃,確保目標的實現。
⑻成立考評組,提供資源保障,做好自評準備。
⑼企業自評,編寫自評報告。
⑽向復評機構申請復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