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鋼管和扣件組成,其特點是:裝拆方便、搭設靈活,能適應建筑物平立面的變化;強度高,能搭設較大高度;堅固耐用。它是我國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腳手架品種。
鋼管腳手架的搭拆其固定的程序,如果不按照這些程序去進行作業,則有可能造成事故。
一、 搭設程序
基底檢查,放線定位→鋪設墊板式墊木→安放并固定底座→立第一節立桿→安裝掃地大橫桿(貼地大橫桿)→安裝掃地小橫桿→安裝第二步大橫桿→安裝第二步小橫桿→設臨時拋撐(每隔6個立桿設一道,待安裝連墻桿后拆除)→安裝第三步大橫桿→安裝第三步小橫桿→設置連墻桿→折除臨時拋撐;接立桿→連續安裝大橫桿、小橫桿等→架高7步以上時加設剪刀撐→在操作層鋪設腳手板
二、 搭設應注意的問題
(一) 一般性要求
1.事先應確定構造方案,并經有關方面審查批準后方可施工。搭設應嚴格按確定的方案進行。
2.嚴格按搭設順序和工藝要求進行桿件的搭設。
3.搭設過程中應注意采取臨時支頂或與建筑物拉結。
4.搭設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禁上非操作人員進入搭設區域。
5.扣件應扣緊,并應注意擰緊程序要適當。
6.搭設中及時剔除、杜絕使用變形過大的桿件和不合格的桿件。
7.搭設工人應系好安全帶;確保安全。
8.隨時校正桿件的垂直偏差和水平偏差,使偏差限制在規定范圍之內。立桿的重直偏差,當架高在10m以上時,應不大于架高的1/500;并使其全高允許偏差不大于10cm;同跨內兩根大橫桿的高偏差不大±10 mm。一根大橫桿兩端高差為±20mm。
9.相鄰立桿的接頭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內,與相鄰大橫桿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上下橫桿的接長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的立桿縱距內,與相近立桿的距離不大于縱距的三分之一。
10.在搭設過程中,如因臨時停工,應當采用取臨時措施,保證架體的安全穩定性,防止倒塌。
(二) 扣件安裝注意的問題
1.安裝扣件時,應注意開口朝向要合理,大橫桿所有的對接扣件開口應朝內側,避免開口朝上,以免雨水流入。
2.扣件擰緊程度要均勻、適當,扭矩控制在40~50N·m為宜,此時扣件已具有足夠抗扭、護拉、抗拔的能力;最大不超過60N·m,否則會造成滑絲,操作人員應借助測力計反復練習,以便掌握對扭矩大小的控制。擰螺栓的工具,也可采用棘輪扳手,這種扳手可以連續擰轉,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工效。
3.立桿與小橫桿,立桿與小橫桿直接點(即中心節點)距離扣件中心應不大于150mm。
4.桿件端頭伸出扣件的長度應不小于100mm,底部斜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離地面不大于500mm。
5.大橫桿應采用直角扣件扣緊在立桿內側,或上下各步交錯扣緊,于立桿的內側和外側;小橫桿應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橫桿上方;剪刀撐中的一根用旋轉扣件固定于立桿上,另一根斜桿應扣在小橫桿伸出的部分上,以避免斜桿彎曲;斜桿兩端扣件與立桿節點(即立桿與橫桿的交點)的距離不宜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桿與立桿的連接點離地面不宜大于50cm,并支承在底座上,以保證架子的穩定性;橫向斜撐應用旋轉扣件在立桿或大橫桿上。
(三) 安裝連墻桿應注意的問題
腳手架上否安全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連墻桿,是腳手架倒塌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連墻桿的使用應注意以下問題:
1. 連墻桿的設置以及它的間距必須遵照有關規定,水平距離不大于3倍縱距,垂直距離不大于2倍步距,(架高50m以上)或3倍步距(架高50m以內)
2. 采用鋼管作為連墻件時,要使用扣件扣緊,防止滑脫。
3. 連墻桿應盡量與腳手架縱向平面保持垂直。
4. 連墻桿應盡量在立桿與大橫桿的交叉部位的立桿上設置。
5. 連墻桿一般應設置在框架梁或樓板附近等具有較好抗水平力作用的部位。
6. 對有特殊設施和特殊荷載作用的部位,以及腳手架的高度超出建筑物的上層部位,應加密連墻桿。
(四) 單排架腳手眼留設應注意的問題
1. 腳手眼的深度應保證小橫桿搭入墻內不小于240mm;
2. 在墻體內下列是位置不得留設腳手眼;
(1) 空斗墻:12cm厚磚墻,料石清水墻和磚、石獨立柱;
(2) 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3) 磚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內;
(4) 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各50cm范圍內;
(5) 磚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18cm和轉角處60cm的范圍內。
(6) 設計不允許設置腳手架的部位。
三、 拆除及拆除應注意的問題
(一) 拆除的步驟
拆除時,地面應留1人負責指揮,檢料分類和管理安全,上面不小于2人進行折除工作,整個拆除工作應不小于3人。
拆除程序與安裝程序相反,一般先拆除欄桿、腳手板、剪刀撐,再折除小橫桿、大橫桿和立桿。先遞下作業層的大部分腳手板,將一塊轉到下一步內,以便操作者站立其上。拆除桿件的人站在這塊腳手板上將上部可拆桿件全部拆除掉,再下移一步,自上而下逐步拆除。除拋撐留在最后拆除外,其余各桿件:小橫桿、連墻件、大橫桿、立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均一并拆除。
(二) 拆除時應意的問題
1. 劃出工作區,并做出明顯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
2. 嚴格執行拆除程序,遵守自上而下,后裝先拆的原則,要做到一步一清,杜絕上下同時進行拆除的現象發生。
3. 拆除工作應有統一的指揮。在指揮者的統一安排下,做到上下一致、相互呼應,以防構件墜落或傷及人員。
4. 拆下的桿件及腳手板應傳遞或用滑輪和繩索運送而下,嚴禁從高空拋下,以防傷人和損害材料;扣件拆下應集中于隨身的工具袋中,等裝滿后吊送下來,禁止從上面丟下。
5. 拆下的各種材料工具應及時分類堆放,并運送到存放地點妥善保存。鋼管和扣件宜存放在有防雨設施的封閉式或半封閉式庫房內。如堆放在露天場地上,則應做好防水工作,以避免銹蝕,并應堆垛存放,堆垛應加設墊木。
6. 對扣件、螺栓等散狀小件應使用容器集中存貯,以免丟失;使用后的鋼管應檢查,對變形鋼管應調直后存放。
7. 注意鋼管和扣件的防銹處理。鋼管應視環境濕度大小,每年或每兩年對鋼管外壁除銹后涂一道防銹漆,鋼管內壁每2~4年涂刷兩次,每次刷漆二道;扣件和螺栓每次使用后,用煤油或其他洗料洗凈,涂上機油防銹(注意扣件內側面不要上機油)。
(辛希峰)
中五區段煤倉澆筑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滑坡段土石方安全專項方案專家論證
移動模架操作規程及安全措施
貨物/物料堆高相關規范要求是多少
橋梁施工安全環保保證措施
大模板、樓板等構件安裝作業的安全防護
監理質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土建部分
壓力管道冬季施工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安全施工注意事項
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高空作業具體安全措施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
腳手架的搭設要求
冬季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