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透水事故雖然近幾年大大減少,但由于在古窯、小窯、溶洞、斷層及含水層等還可造成大量積水,當采掘工作面接近這些地點時,處理不好,就會使積水大量涌來。因此,對透水事故不能存在絲毫的麻痹觀念。
一、井下透水預兆
1.巷道或工作面頂底板壓力增大,巖石變軟,出現掉渣、冒頂、支護變形或傾斜現象。
2.采場或巷道壁“出汗”,頂板淋水增大,底板突然涌水。
3.采場或巷道“掛紅”,水的酸度大,有澀味或臭雞蛋氣味。
4.巖層里發出“嘶嘶”的水叫聲。
5.出現壓力水流。
6.工作面空氣溫度降低,出現霧氣。
二、應急措施
1.井下突然出現透水事故時,井下工作人員應絕對聽從班組長的統一指揮,按預先安排好的退卻路線進行撤退,不要驚慌失措、各奔東西。萬一迷失方向,必須朝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2.事故發生后,如果有人受傷,應積極進行現場搶救。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時固定和搬運。
3.如透水事故發生并有瓦斯噴出可能時,探水人員帶防護器具,或者在工作地點加強通風,保持空氣的新鮮和暢通。不可把通風機關閉。
4.被水隔絕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業人員應清醒沉著,不要慌亂,盡量避免體力消耗。全體井下人員還應做長期堅持的準備,所帶干糧集中統一分配,不要無謂地浪費掉;關閉作業人員的礦燈,只留一盞燈供照明使用。
5.井下透水事故發生后,應盡快通過各種途徑向井下、井上指揮機關報告,以便迅速禾取營救措施。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技術安全措施
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主斜井設備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行動方案
管路維護工崗位作業書
煤礦二礦一期工程B1標段主平硐K0+678…
1#主井塔內起重機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擴能)開發利用方案
習慣性違章作業產生的原因、危害分析…
露天礦開采工藝
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礦井停產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非煤礦山常見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礦井下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探放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
冬季“三防”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