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紫外線
A、危害
紫外線照射皮膚時,可引起血管擴張,出現紅斑,過量照射可產生彌漫性紅斑,并可形成小水泡和水腫,長期照射可使皮膚干燥、失去彈性和老化。紫外線與煤焦油、瀝青、石蠟等同時作用皮膚時,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紫外線照射眼睛時,可引起急性角膜炎,常因電弧光如電焊引起,故稱為電光性眼炎。
電光性眼炎是紫外線過量照射所引起的急性角膜炎,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發生于電焊、氣焊、氧焰切割、電弧煉鋼,以及使用弧光、水銀燈、紫外燈的作業,其中以電焊工最多見。一般在受照后6~8小時發病,最短30分鐘,最長24小時,常在夜間或清晨發病。輕癥僅有雙眼異物感和輕度不適,重癥者眼部有灼痛或刺痛,并伴有高度畏光、流淚及視力減退,眼瞼痙攣、結膜充血、水腫、有粘液樣分泌物,角膜上有點狀脫落。若及時處理,一般在l~2日即可痊愈。
電光性眼炎可使用潘妥卡因、地卡因等眼藥水有鎮痛止疼作用,用人奶、牛奶滴眼也有明顯效果。急性期應臥床閉目休息,或遮蓋眼罩,以減少光線對眼的刺激。
B、預防
預防紫外線的危害應采用自動或半自動焊接;增大與輻射源的距離。電焊工及其助手必須配戴專用的防護面罩或眼鏡及適宜的防護手套,不得有裸露的皮膚。電焊工操作時應使用移動屏幕圍住作業區,以免其他工種的人員受到紫外線照射。電焊時產生的有害氣體和煙塵,應采用局部排風措施加以排除。此外,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4)激光的危害及其防護
A、危害
激光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眼睛,其次是皮膚。
a)對眼睛和視覺的傷害
激光能燒傷生物組織,尤其對視網膜的灼傷最多見。因為激光束能通過眼自身的屈光系統在視網膜上聚焦成一個非常小的光斑,使光能高度集中而導致灼傷。處在紅外區或微波區的激光輻射可被虹膜或晶體吸收造成熱損傷,導致虹膜炎和白內障。
激光對眼睛的傷害與其波長、脈沖寬度、間隙時間、光束的能量、入射角度、受照組織特性等因素有關。
眼睛受激光照射后,可突然有眩光感,出現視力模糊或眼前出現固定黑影,甚至視覺喪失。激光輻射對視網膜的損害是無痛的,易被人們忽視。長期經常接觸小劑量和漫反射激光的照射,工作人員一般不會發現自己視力的損傷,有時有一般神經衰弱。工作后視力疲勞、眼痛等,無特異癥狀。激光對眼睛的意外傷害,除個別人發生永久性視力喪失外,多數經治療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
b)對皮膚的傷害
激光對皮膚的傷害過程表現為輕度紅斑、灼燒直至組織炭化壞死,此外亦可損傷色素細胞,引起毛細栓塞,有時可見血管破漬和溢血。皮膚損傷通常是可逆的和可復的。
B、預防
預防激光危害最主要的方法是安全教育,嚴禁裸眼觀看激光束,注意操作規程;確定操作區及危險帶并要有醒目的警告牌,無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要配戴合適的防護眼鏡、防護手套;定期檢查身體,特別是眼睛
操作室圍護結構要用吸光材料制成,色調宜暗。室內不得設置安放能反射、折射光束的設備、用具。激光束的防光罩要用耐火材料制成,其開啟應與光束放大系統的截斷器相連。
防止粉塵超標的主要措施
清潔生產是預防職業危害的重要對策
職業病危害告知卡(手傳振動)
職業病危害告知(一氧化碳)
職業病危害告知(高溫)
職業病危害告知(當心弧光)
職業病危害告知(有害氣體中毒)
職業危害告知牌(電焊煙塵)
作業環境危險危害因素辨識
高氣溫和熱輻射的危害
工頻電場的危害及防護措施
電焊作業的危害因素
振動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非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防護措施
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辨識和控制
石棉的危害與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