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技術進步在農業生產領域的體現。隨著我國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視和支持,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迎來了新機遇。本文主要從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入手,分析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有利條件和影響因素,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現狀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業機械裝備結構失衡,很多地區機械化老化情況嚴重,更新慢;從事農業運輸的機械多,而下田作業的機械少;農業機械中以中小型機械為主,而缺少大中型機械;農業機械配套實施落后、檔次低;缺少高性能機器。第二,農業機械地域分配失衡,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地理條件和氣候差異明顯,生產條件各異,不同地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發達地區農業生產水平較高,農民收入增長較快,在農業機械方面投入較多,機械化程度較高,而不發達地區由于收入有限,投入機械設備的人財物更為稀少,機械化程度普遍較低,農業機械化程度在地域方面差異明顯。第三,不同農作物機械化作業程度差異明顯,其中水田機械化水平仍處在較低水平,水稻生產很多地區人靠人工作業,嚴重地制約了水稻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近年的水田荒蕪現象與水稻機械化落后有重要聯系。農業機械在作業方面一般只具有單一作業的功能,利用效率低下,如果要實現一定區域的機械化,農戶需要購買多種機械進行生產,生產成本巨大,難以為一般農戶承受。第四,農業機械服務體系缺乏,我國農業服務體系普遍存在體制不順、保障不足、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成果轉化慢,國家農業政策難以有效落實,服務資金缺口大、技術人員匱乏,農業機械維修服務無法滿足需求。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影響因素
當前我國發展農業機械化有很多有利條件,各地要充分利用這些條件發展自身的農業機械化。首先,政府對農業機械化發展高度重視,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法規政策,基本形成了農業機械化法律發展體系,財政在農業機械購置方面給予補貼,調動了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其次,我國農業機械產業發展速度快,服務體系初步形成,以農民為主體的服務模式蓬勃發展。農業大戶、合作社、商會等農業組織發展壯大,形成了多層次的農機服務網站,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斷對農機設備進行改良,農機需要呈現剛性發展態勢。
當然,為了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必須深入了解分析影響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因素。在農業機械的需求方面,隨著改革開放和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收入有所增長,在農業機械價格保持基本穩定的情形下,農民收入的增加會增加其在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科技的普及使越來越多的農戶認識到機械在取代人工操作方面的優越性,農業機械成本一般包括購置、作業和維修成本三大部分,無論哪一部分成本超出農民的承受范圍,農民可能將不會采取機械作業,而使用人力作業,減緩機械化推廣進程。在勞動力素質方面,農村勞動者普遍存在思想文化素質偏低情況,素質不高將直接影響農業機械的推廣和使用。一般來說,文化程度越高,從事農業生產的比重越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勞動力不斷從農村流向城市,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文化素質相對降低,影響機械化作業在農業領域的推廣。農民文化認識度有限, 對于合理地選購、正確使用、保養和新技術發展都存在一定障礙。在農業機械的供給方面,有效需求和先進技術供給存在較大的缺口,但農業機械裝備結構和質量問題仍影響農業生產作業的效率。此外,集體所有農戶承包經營的土地經營制度對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一定的影響,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土地被分成條塊,大規模生產受到阻礙。國家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扶持政策力度還需加大,以逐步提高對機械購置補貼,提高農戶購機熱情。
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對策
3.1.政府加強政策支持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從2004-2010連續七年國務院一號文件都是關于農業發展的,涵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財政投入、農機安全、農機合作社等內容,這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當前國家還應加大對農業的政策傾斜,農產品保護政策和農資補貼政策力度要適度正大,讓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實惠,拉動農機市場長效發展。我國農田水利設施基本建設完善對于提高農業機械化有很大作用,小戶小面積經營土地的模式,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歷水利設施建設建設單純依靠農民自身是無法發展完善的,國家農田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3.2.發展農業機械互助合作組織
我國當前散戶經營農業的現狀普遍,這不利于機械化的廣泛開展。要實現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農戶之間應建立農業機械合作互助組織, 集中優化農業生產資料,組織內部集資購置、有償使用機械設備,提高農業作業效率,降低單戶農民在機械投入的成本。發展農業機械互助組織應根據自愿原則鼓勵農戶加入,合作組織的開展對于緩解當前勞動力結構性缺乏有一定的租用,實現農業生產效益優化,同時能推動合理規劃土地面積以適應農業機械作業開展的需要。
3.3.加大農業機械投入補貼
土地是農民的最后一道保障,在當前農村土地制度下,要鼓勵農業規模經營,國家要在農業機械購置和農業機械投入兩方面給予農民補貼,引導農村土地實現規模集中,推動機械化生產。農民對土地經營去可以自由自配,在集體土地之間實現流轉,自主選擇地上作物的種植。隨著農民務農機會成本的增加,農村勞動力紛紛離開農村涌入城市,為土地大規模經營創造了前提。在農業機械投入方面加大補貼,有利于提高農民購買機械的積極性,普及農業機械作業。
3.4.規劃建設農業生產專業片區
在國有農場、商品糧、商品棉基地的機械化規模生產取得了重要成果,可以參照這些成功模式在小戶小面積經營的田地上,鼓勵農民集體協商,重新調整劃分田塊,規劃建設農業生產專業片區,提高規模化生產經營。
管道、設備、工器具清洗消毒作業指導書
印花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脫水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拉毛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開幅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定型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經編織造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燒毛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工廠安全隱患及預防措施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預防措施
車間崗位安全風險點及控制措施
設備維修安全注意事項
金屬切削機械操作安全技術
叉車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機械加工廠里常見的安全隱患及預防措施
電流對人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