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區直各有關單位:
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云州區農村供水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大同市云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7月29日
大同市云州區農村供水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指導全區農村供水應急工作,建立健全農村供水應急機制,正確應對和高效處置農村供水突發性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維護農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云州區范圍內農村飲水應急的預防和應急處置。突發性事件包括:
1.發生特大旱情,導致飲用水源取水量嚴重不足。
2.飲用水源保護區或供水設施遭受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質等污染,致使水質不達標。
3.地震、洪災、火災等自然災害導致供水水源工程、凈水構筑物、供水工程構筑物、機電設備或輸配水管網遭到破壞。
4.地質變遷導致供水工程水源枯竭。
5.因人為破壞導致供水安全突發事件。
(四)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建立健全預防預警機制。加強培訓、演練,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鼓勵群眾報告突發性供水安全事件及其隱患,及時處置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建立健全分級管理、分級響應、條塊結合的應急管理體系。根據突發水源事件的嚴重性、可控性、影響范圍和所需動員的資源等因素,分類分級設定和啟動應急預案,落實責任制,明確責任人。
3.統籌安排,分工合作。以鄉鎮(社區)政府為主體,整合資源,統籌安排各部門應急工作任務,加強協調配合和分工合作,處理好日常業務和應急工作的關系。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視情況給予協調、指導、技術支持并組織力量全力支援。
4.快速反應,有效控制。突發性事件發生以后,各級應急指揮部應根據應急要求快速作出反應,組織會商,啟動相應預案,有效控制事態蔓延。
二、農村飲水現狀
云州區農村供水工程共156處,農村供水總人口138411人。其中:千人以上單村集中供水工程43處67541人;千人以下單村集中供水工程100處46067人;城市管網延伸工程2處12178人;聯村集中供水工程2處7852人;分散供水工程9處4773人。
三、突發事件等級劃分
按照事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供水安全突發性事件分為三級: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一般)。
1.Ⅰ級(重大供水安全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供水安全事件: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連續停水48小時以上(含48小時,下同)或嚴重缺水(指人均日飲用水量不到5公斤)72小時以上,影響范圍為1000人以上(2公里范圍內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質不達標等原因致使1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集體中毒事件發生。
(3)因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造成農村1000人以上的突發性停水事件。
2.Ⅱ級(較大供水安全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供水安全事件: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連續停水48小時以上或嚴重缺水72小時以上,影響范圍為300人以上1000人以下(不含1000人),?2公里范圍內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質不達標等原因致使1人死亡或10人以上100人以下集體中毒事件發生。
(3)因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造成農村3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突發性停水事件。
3.Ⅲ級(一般供水安全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供水安全事件: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連續停水48小時以上或嚴重缺水72小時以上,影響范圍為集鎮300人以下,2公里范圍內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質不達標等原因致使10人以下集體中毒事件發生。
(3)因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造成農村300人以下的突發性停水事件。
四、水源突發事件所采取的供水應急措施
1.每村要有一眼備用井,可與原管網連接,一旦水質污染,可啟動備用井。
2.啟用村莊周邊的農用井或鄉鎮企業的自備井臨時解決水源。
3.可利用鄰村的機井或管網的水源,用送水車送水或接臨時管道供水。
五、防止水源污染保障措施
1.井口要高于地面0.5米以上,在井口周圍20米內不能修建廁所和堆放有污染的物體和液體。
2.運行單位要加強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止人為造成水質污染。
3.各級應急指揮部應經常對供水站的管理環節和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4.區衛生防疫部門定期對農村飲用水進行化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到防患于未然。
5.加大在農村地區水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地下水資源的相關法規和保護知識的宣傳,加強對鄉鎮(社區)工作人員水法律、法規的培訓,加大對私打井和亂采地下水資源等違法行為的監察執法力度,在各村公開舉報電話,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六、應急預案體系
云州區農村供水安全應急預案體系分為三級:
(一)全區應急預案:區水務局負責編制完成全區農村供水應急預案。
(二)鄉(鎮)級應急預案:鄉(鎮)政府負責編制完成本轄區內供水安全應急預案,報區水務局備案。
(三)各供水單位應急預案:由供水單位負責編制供水安全應急預案,報上級單位備案。
七、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一)應急指揮機構
成立云州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負責領導、組織和協調全區農村水源突發事件的應急工作,分管副區長任總指揮,區政府辦主任、區水務局局長、區應急局局長任副指揮,成員為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衛健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自然資源局、區民政局、區住建局、區工信局、區供電公司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區宣傳部、區公安分局分管負責人。
(二)辦事機構——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區水務局,水務局作為水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協調聯絡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遇水源突發事件時,及時了解情況,向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報告并提出處理意見;按照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下達的命令和指示,組織協調、落實農村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工作。
(三)職責分工
1.應急指揮部職責
(1)貫徹落實各級政府有關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的規定。
(2)及時了解掌握農村供水重大安全事故情況,指揮、協調和組織重大安全事故的應急工作,根據需要及時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和應急措施。
(3)審定全區農村供水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制度和應急預案。
(4)在應急響應時,負責協調公安、水務、環保、衛健等相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5)負責指導、督促、檢查下級應急指揮機構的工作。
2.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辦公室負責農村供水應急的日常工作。其職責是:起草全區農村供水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制度和應急預案;負責農村供水突發性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協調指導事發地應急領導機構,組織勘察、設計、施工力量開展搶險排險、應急加固、恢復重建工作;負責協調公安、水務、生態環境、衛健等部門組織救援工作;協助專家組的有關工作;負責對潛在隱患工程不定期安全檢查,及時傳達和執行上級各項決策和指令,并檢查和報告執行情況;負責組織應急響應期間新聞發布工作。
3.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區、鄉鎮政府辦公室:統籌組織協調全區、鄉鎮農村飲水供水安全應急救援工作,協調對外(上)聯絡接待工作和其他重要事宜。
區水務局:負責全區各鄉鎮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工程的建設、管理,負責提供農村飲水供水重大安全事故信息、預案以及工作方案,負責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工程所需經費的申報和計劃編制。
區應急局:負責農村水源、水質等突發事件的應急工作。
區發改局:負責農村飲水供水安全應急工程規劃和報批、項目審批、計劃下達以及項目建設與管理的監管工作。
區財政局:保證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工程應急經費及時安排下撥;負責經費使用的監督和管理。
區民政局:負責遭受農村飲水供水安全突發性事故群眾的生活救濟工作。
區衛健局:負責飲用水源水質監測,負責遭受農村飲水供水安全突發性事故的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工作及飲用水源的衛生保障。
區住生態環境分局:負責做好區內水源地保護工作,負責制止向河流、水庫等水域排放污水和固體廢物的行為,應急處理水污染事件。
區住建局:對供水工程建筑物進行搶險修復。
區自然資源局:負責正常和各類預警情況下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工程建設用地的審核、批復工作。
區公安分局:負責維持水事秩序,嚴厲打擊破壞水源工程、污染水源等違法犯罪活動。
區工信局:負責協調各大運營商,做好農村飲水供水安全突發性事件后的通信網絡建設與維護,確保通信聯絡暢通無阻。
區委宣傳部:負責農村飲水供水安全法規、政策的宣傳,及時準確報道事故處理工作。
區供電公司:負責突發性事件的臨時和永久性供電,確保供電暢通。
4.區指揮部專家組職責
專家組由供水規劃、工程設計,水環境監測、應急管理、水資源、衛生防疫等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負責農村供水應急的技術支持工作。其職責是:參加指揮部統一組織的活動及專題研究;應急響應時,按照指揮部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關情況,為應急決策提供咨詢或建議;參與事故調查,對事故處理提出咨詢意見;受指揮部的指派,對鄉鎮給予技術支持。
八、預防和預警
(一)監控機構
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農村供水安全事故的監測、檢查、預警工作,設立并公開供水安全事故值班電話:0352-8012712,多渠道獲取區域內農村供水相關信息,對監測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及時向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及上級農村供水應急機構報告。
(二)監測信息
1.旱情信息 (區防汛抗旱辦公室)
2.水污染信息(區生態環境分局、衛健局)
3.供水工程信息
供水單位、群眾發現供水工程取水建筑物、水廠構筑物、輸配水管網等發生垮塌或人為破壞事件時,有責任及時撥打值班電話向上一級應急領導機構報告。
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快速、準確、詳實,重要信息應立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后補報詳情。
九、應急響應
(一)總體要求
出現供水安全事件,供水單位應在1小時內向上一級供水安全應急機構和當地政府報告,并先期進行處理;各級供水安全應急機構在獲取信息后,應在1小時內向上一級供水安全應急機構和當地政府報告。
對應全區農村供水預防預警等級,應急響應劃分為三級。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負責全區重大供水事件的指揮調度。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本區域內事故應急、搶險、排險、搶修、恢復重建等方面的工作。供水單位負責本單位供水突發事件的處置。
凡上一級應急預案啟動,下一級預案隨之自行啟動。
1.Ⅰ級應急響應
當發生重大供水安全事件(Ⅰ級)時,啟動Ⅰ級應急響應預案。
(1)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在接到報告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會商,作出應急工作部署,在1小時內將情況上報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立即派出現場工作組,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指導當地政府做好搶險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置工作。
(2)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派出工作組,協助配合區級工作組共同做好搶險救援工作。
(3)鄉鎮及有關部門必須立即趕赴現場,先期進行處置,并在區工作組抵達事發地后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2.Ⅱ級應急響應
當發生較大供水安全事件(Ⅱ級)時,啟動Ⅱ級應急響應預案。
(1)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在接到報告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會商,作出應急工作部署,并在1小時內將情況上報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立即派出工作組,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指導當地政府做好搶險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置工作。
(2)鄉鎮及有關部門必須立即趕赴現場,先期進行處置,并在區級工作組抵達事發地后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3)事故處理完畢后,由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報區指揮部備案。
3.Ⅲ級應急響應
當發生一般性供水安全事件(Ⅲ級)時,啟動Ⅲ級應急響應預案。
(1)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在接到應急報告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會商,作出應急工作部署,并在1小時內將情況上報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并立即派出工作組,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指導當地政府做好搶險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置工作。
(2)應急事件發生后,供水單位應立即向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報告,并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先期進行處置,在鄉鎮工作組抵達事發地后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3)事故處理完畢,由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報區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二)應急處理
當供水安全事件發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時,可采取向受災區派出送水車、啟用應急備用水源、異地調水、組織技術人員對工程建筑物進行搶修等措施,保證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1.搶險救災
在區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調度下,有關單位和部門應各司其職,團結協作,有效控制事態蔓延,最大程度減小損失。
2.醫療救護
事故發生地應急機構要配合當地政府加強對水致疾病和傳染病的監測、報告,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并派出醫療救護隊,緊急救護中毒、受傷人員。具體按照《云州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執行。
3.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出現應急事件后,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應發動群眾參與建筑物的搶險、修復工作,確保工程及早恢復供水。
4.信息發布
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由上級主管部門在主流媒體上發布。
5.應急結束
當供水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到保證時,當地應急指揮部可宣布應急結束,并協助當地政府進一步修復供水基礎設施,恢復正常供水秩序。
十、應急保障
(一)組織保障
各鄉鎮成立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明確人員及職責,根據供水安全事件等級,迅速作出反應,組織會商,從組織上保障供水安全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二)通信與信息保障
區工信局負責協調運營商做好農村飲水供水安全突發性事件后的通信網絡建設與維護。
各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設立專門的值班電話,安排人員輪班值守,保證信息及時、準確、快速傳遞。
(三)財力保障
區財政局負責及時核撥應急工作所需的經費,確保水源突發事件預防、監測、處置等工作的正常進行,并監督資金的使用。
(四)搶險物資保障
區發改局會負責制定物資儲備預案,負責水源應急事件搶險物資的儲備及供應。
(五)醫療和衛生防疫等保障
區衛健局負責制定醫療救助和衛生防疫保障預案,負責水源突發事件搶險過程中傷病人員的醫療救護和突發事件后的防疫工作,并對可能發生的疫情,及時采取監控措施。
區生態環境分局制定水源污染應急預案,做好化學危險品泄漏等突發事件的現場監測工作,組織有關單位對污染物進行處置,并及時通報環境危害范圍。
(六)治安保障
區公安分局制定道路交通及治安保障預案。組織、協調重、特大水源突發事件涉及刑事犯罪的偵察、鑒定工作,清理和維護交通秩序,維護社會治安,保障應急工作順利進行。
(七)供電保障
區供電公司負責制訂供電保障預案,負責水源突發事件搶險現場的供電保障。
(八)搶險隊伍及后勤保障
區應急管理局負責組建搶險突擊隊,制訂重、特大水源突發事件搶險隊伍保障預案和后勤保障預案,做好飲用水的調撥及緊急搶險時搶險隊伍的后勤生活保障。
區氣象局負責提供氣象信息服務。
十一、后期處置
(一)調查與評估
農村供水應急終止后一周內,供水單位和鄉鎮農村供水應急指揮部應向區指揮部提交書面總結報告。總結報告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事故原因、發展過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分析、評價、采取的主要應急響應措施及其效果、主要經驗教訓等。要對事故進行調查評估,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進一步做好應急工作。
(二)恢復重建
恢復重建工作由事發地政府負責。需要區政府援助的,由事發地政府提出請求,逐級上報。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調查評估報告和受災地區恢復重建計劃提出解決建議或意見,按有關規定報經批準后組織實施。
衛生部門要繼續加強對水質的監測,指導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后,才能恢復供水。
(三)獎勵與責任追究
對參加農村供水應急處置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在處置工作中有失職、瀆職等行為或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情況的有關責任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附則
(一)預案的管理和更新
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訂、修改和完善,或應急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
(二)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中國石化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大同市云州區農村供水應急預案
突發社會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中華街道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
永寧縣處置村(居)委會突發事件應急…
杏花村街道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涇縣文化旅游場所和大型群眾活動突發…
大型群體活動的公共安全事故處置防范…
大規模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
處置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應急預案
防沖撞應急處置預案
保安應急事件處置預案
北京市朝陽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疫情防控期間防汛應急預案(模板)
雷雨季節供電系統事故應急預案
醫院防汛工作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