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衛生部門。組織、指導、協調衛生部門在本轄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中所擔負的衛生、醫療搶救工作。負責對受害人員的院前搶救和院內治療與康復工作。負責研究制定本轄區有關的有毒化學品醫療搶救方案,組織這些方案的培訓、學習及相應裝備、藥品的落實。
(4)環保部門。組織、指導、協調環保部門在本轄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中所擔負的任務。負責組織有毒化學品事故現場的環境監測和處理事故的危害區域。
(5)交通、鐵路、民航等交通部門。組織、指導、協調交通運輸部門在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時所擔負的任務。負責交通的指揮、運輸工具的調配及撤離人員、應急藥品、物品等的運送。
(6)防化部隊。組織、指導、協調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中防化部隊所擔負的任務,積極配合支持地方應急救援行動,組織研究泄露化學品的洗消技術。
(7)財政部門。為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提供資金支持。
(8)食品醫藥部門。組織研究、開發危險化學品事故中毒、灼傷治療搶救藥品,組織、協調藥品、醫療器械的調配。
3.通訊聯絡。確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委員會各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聯系方式,完善通訊設施、通訊網絡和電話號碼等。
4.專家咨詢系統。由和事故有關的各個領域的專家直接組成,包括專家名單和聯系方式。
5.區域聯防。按照區域鄰近原則,組織和發動社會各界志愿組織單位和企業共同協作,包括企業和社會各種志愿援助組織的名稱、電話、可以提供的援助等。
6.應急救援計劃。根據轄區內各重大危險源的具體情況不同,相對應的具體應急救援計劃也應有所區別。本部分的編寫要具體細致,落實到人。每一項任務要注明執行單位、負責人、配備器材、通訊方式、行動路線、實施步驟等。
(1)危險化學品和重大危險源信息。包括危險化學品儲存和使用的詳細情況,并說明和它們有關的其它危險情況。
(2)可能事故的分析。根據危險源的分布情況和化學品的特點,考慮各種危險因素,分析事故影響區域及造成的傷害。
(3)事故應急措施。包括事故現場的應急措施、應急救援的應急措施(報警和通達、現場搶險)。
7.條件保障。提供盡可能充足的救援物資如交通工具、醫療器材、藥品和衣物、食品、資金等。
8.公開事故信息。接待新聞媒體,并告知事故的發展、事故救援和傷亡情況。
9.預案評估。收集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檢驗預案每一方面的實效性,便于預案的進一步修改、補充和更新。
四、預案演習和修訂
預案的編制由于經驗、技術和理論等方面的限制,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定期進行預案的模擬演習,可以檢驗和完善預案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對預案進行檢查、修訂和完善。
五、審核實施
修訂后的預案報經當地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以危險化學品普查、重大危險源辨識、評估和控制為基礎,以系統管理為手段,以減少事故危害為目的。因此,在制定區域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時,應委托專業機構或本地專家制定切合實際的具有較強操作性的預案。
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記錄
應急演練評估報告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方案
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記錄
中暑傷害事故現場演練
安全應急預案及演練
某有限責任公司有限空間應急預案演練…
項目部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應急預案編制的六個步驟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
應急預案編制程序和主要內容
化學品泄漏的應急預案
電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范本
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
電力企業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