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事故原因分析
一、掌握事故直接原因、間接原因的分析方法;
二、熟悉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傷亡事故分類等有關標準;
三、掌握傷亡事故的分類。
第四節事故責任分析
一、了解事故性質認定的原則和程序;
二、熟悉事故責任認定和處理的依據;
三、掌握事故性質的認定方法。
第五節事故防范措施的制定
熟悉事故防范措施以及事故隱患整改的技術、管理、教育培訓措施的制定。
本講大綱變化情況:
本講是新增內容
本講要點
1、事故直接原因、間接原因的分析方法;
2、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傷亡事故分類等有關標準;
3、傷亡事故的分類。
4、事故責任認定和處理的依據;
5、事故性質的認定方法。
6、事故防范措施以及事故隱患整改的技術、管理、教育培訓措施的制定。
內容講解
第九章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與分析
第三節事故原因分析
對一起事故的原因分析,通常有兩個層次,即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直接原因通常是一種或多種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或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間接原因可追蹤于管理措施及決策的缺陷,或者環境的因素。分析事故時,應從直接原因人手,逐步深人到問接原因,從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在事故原因分析時通常要明確以下內容:
1.在事故發生之前存在什么樣的征兆。
2.不正常的狀態是在哪兒發生的。
3.在什么時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狀態。
4.不正常狀態是如何發生的。
5.事故為什么會發生。
6.事件發生的可能順序以及可能的原因(直接原因、間接原因)。
7.分析可選擇的事件發生順序。
一、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驟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中,給出了分析事故原因的步驟。
(一)整理和閱讀調查材料
(二)按以下7項內容進行分析
1.受傷部位;
2.受傷性質;
3.起因物;
4.致害物;
5.傷害方式;
6.不安全狀態;
7.不安全行為。
(三)確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四)確定事故的間接原因
(五)確定事故責任者
二、直接原因分析
在《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中規定,屬于下列情況者為直接原因:
1.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附錄A中A.6不安全狀態。
2.人的不安全行為。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附錄中A中A.7不安全行為。
三、間接原因分析
在《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中規定,屬下列情況者為間接原因:
1.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工業構件、建筑物、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工藝過程、操作方法、維修檢驗等的設計、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問題;
2.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
3.勞動組織不合理;
4.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5.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6.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
7.其他。
四、事故的分類
為了對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必須對事故進行歸納分類,至于如何分類,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角度不同,分類的方法也就不同。主要有以下分類方法:
1.依照造成事故的責任不同,分為責任事故和非責任事故兩大類
責任事故,指由于人們違背自然規律、違反法令、法規、條例、規程等不良行為造成的事故。非責任事故,指不可抗拒自然因素或目前科學無法預測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2.依照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同,分為傷亡事故和非傷亡事故
造成人身傷害的事故稱為傷亡
2024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原題-安全…
2024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原題-安全…
2023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原題-安全…
2022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原題-安全…
2021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原題-安全…
2020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原題-安全…
2019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原題-安全…
2019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原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