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違反環評和三同時制度;
2.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
3.違反排污許可證規定排放污染物;
4.未依法處置與管理固體廢物;
5.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
6.違反排污口設置規定;
7.違反環境管理制度規定;
8.拒絕環保部門檢查;
9.在環保部門檢查時弄虛作假
01? 違反環評和三同時制度
項目未批先建,沒有辦理環評手續。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準后項目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防止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化未向環保部門重新報批。
02? 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
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廢水、廢氣污染物。
持偽造、過期、失效的排污許可證排污。
排污許可證已被撤銷、注銷、收回后仍然排放污染物。
03? 違反排污許可證規定排放污染物
廢水污染物
(1)含鉻廢水產生車間排口總鉻、六價鉻排放濃度超過排污許可證許可的排放濃度限值,廢水總排口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污染因子排放濃度超過排污許可證許可的排放濃度限值。
(2)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排放量超過排污許可證許可的排放量。
(3)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水污染物的,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
廢氣污染物
(1)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臭氣濃度、硫化氫、氨、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等污染因子排放濃度超過排污許可證許可的排放濃度限值。
(2)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超過排污許可證許可的排放量。
(3)無組織排放濃度超過排污許可證許可的排放濃度限值。
(4)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
04? 未依法處置與管理固體廢物
未建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的設施、場所,或者未采取無害化處置措施。
未建設危險廢物暫存場所,或未按《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設置;
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或者未采取防范措施造成。
危險廢物揚散、流失、滲漏;
不按國家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或未經批準擅自轉移;
危險廢物交由無經營許可證單位處理。
05? 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
將部分或全部污水或者其他污染物不經過處理設施,直接排入環境。
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應急排放閥門,將部分或者全部污染物直接排放。
將未經處理的污染物從污染物處理設施的中間工序引出直接排放的。
在生產經營或者作業過程中,停止運行污染物處理設施的。
違反操作規程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致使處理設施不能正常發揮處理作用的。
污染物處理設施發生故障后,排污單位不及時或者不按規程進行檢查和維修,致使處理設施不能正常發揮處理作用的。
其他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的情形(如擅自拆除、閑置、關閉污染處理設施、場所等)。
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
06? 違反排污口設置規定
鍋爐、噴漿設施及其他廢氣排放源不按規定設置廢氣排放口。
不按規定設置廢水總排放口。
不按規定在鉻廢水產生車設置廢水排放口。
07? 違反環境管理制度規定
未按規定開展自行監測。
(1)檢查自行監測方案,是否開展自行監測。
(2)檢查自行監測原始記錄,是否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3)檢查自動監控設備安裝情況,是否按規定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監控設備聯網。
不按規定披露環境信息,違反《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
違反環境應急管理要求,如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培訓,如實記錄培訓情況,儲備必要的環境應急裝備和物資等。
08? 拒絕環保部門檢查
企業拒絕或阻礙環保部門進入廠區。
通過拖延拒絕環保部門進入廠區檢查。
人為影響執法人員正常開展工作。
09? 在環保部門檢查時弄虛作假
企業對環境管理臺賬弄虛作假。
篡改參數和數據,致使污染源自行監測數據失真。
偽造監測數據,憑空編造虛假監測數據。
其他管理文件、檔案等造假。
企業環保管理中的節能減排措施分析
電廠煙氣粉塵超標的處理措施是什么?
實驗室環境污染如何處理?
常見環境違法行為有哪些?
污水處理行業分析報告
污水處理基礎培訓
國內各地的農村污水治理新標準
為積極參與國際公約履約提供法律保障
危險廢物管理制度
施工環境保護措施
如何進行環境因素識別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垃圾分類的難點解析
施工環保措施計劃
分析我國周邊安全環境
什么樣的聲音稱為噪聲?噪聲污染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