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據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的理念,針對聚氯乙烯生產事故特點,闡明了如何系統地辨識聚氯乙烯生產的危險及有害因素,為聚氯乙烯生產事故的防范提供依據。
[關鍵詞]聚氯乙烯生產;危險有害因素;辯識
聚氯乙烯生產的工藝過程、設備設施以及物質特性造成聚氯乙烯生產事故具有以下特點:火災、爆炸、中毒事故后果嚴重,正常生產時事故發生多,具有集中性和多發性等。因此,防范事故的發生是聚氯乙烯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而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又是此項工作的基礎。
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的理論認為,危險因素是指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害的因素[1]。有害因素是指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成慢性損害的因素。通常情況下,二者并不加以區分而統稱為危險、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觀存在的危險、有害物質或能量超過一定限值的設備、設施和場所等。
1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依據
對聚氯乙烯生產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首先要選定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方法,其次結合其生產工藝中有關物料的危險特性,分析各危險因素的傷害后果,并由此確定出聚氯乙烯生產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
1.1按照GB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對職工傷亡事故的分類方法,將項目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危險因素與職工傷亡事故的種類相對應,進行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這種方法共分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傷害等20類。
1.2按照GB13690-1992《常見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的方法,將常用的危險化學品分為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含自燃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有毒品、腐蝕品等8類。另外,要依據GB18218-2000《危險化學品名錄》和《重大危險源辨識》所列出的危險化學品進行辨識。
1.3參照衛生部、原勞動部、總工會等頒發的《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將危險、有害因素分為生產性粉塵、毒物、噪聲與振動、高溫、低溫、輻射及其他有害因素等7類。
2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方法[2]
根據聚氯乙烯生產的特點,為了有序、方便地進行分析,防止遺漏,宜按物質、廠址、平面布局、建構筑物、生產工藝及設備、輔助生產設施(包括公用工程)、職業危害、安全管理方面,分別進行分析辨識,對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誘導原因進行重點分析。辨識過程應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預測性的原則。
3聚氯乙烯生產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
3.1原材料、中間產品、產品的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
聚氯乙烯生產生產過程中,危險有害物質較多。例如,氯氣、氫氣、鹽酸、燒堿、乙炔、氯乙烯等,應從物質的理化性質、穩定性與化學活性、危險特性、作用方式、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措施、操作處置與貯存、個體防護、運輸信息以及各危險物質存在的部位逐一進行辨識,在辯識過程中要特別針對易燃、易爆氫氣和有毒氯氣、氨、氯乙烯等重點辨識,依據《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辯識企業是否存在重大危險源以及存在的部位及方式[4]。
變頻器在焦爐機車應用中的故障處理與…
不銹鋼酸洗廢水的微波加熱蒸酸試驗研究
水煤漿氣化裝置運行中的問題探討
水煤漿氣化技術安全聯鎖系統的應用
氫回收裝置處理能力不足及滲透氣中氫…
三聚氰胺裝置解吸水解系統穩定運行的…
水洗塔塔盤防帶水優化改造
生物質對降低煤制合成氨綜合能耗的應…
長輸燃氣管道的安全保護距離
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
加油站重大危險源分級管理與風險控制…
天然氣管道安全置換方法的探討
淺談加油站安全管理
淺議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
?;飞a企業安全管理方法
化工火災危險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