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出事故隱患排查模型,實行“四級”隱患排查,“四級”監控治理,定期進行風險評價,實現消除隱患、防范事故、安全生產的目的。
關鍵詞:隱患 查找 治理
一、前言
為深入細致開展隱患排查,促進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在加快經濟較快發展的同時,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以“設備零缺陷,員工不違章,班組無事故”的“零”理念推動安全生產工作,從而構建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目前,圍繞安全生產的方法、思路以及激勵機制很多,比如“雙基”建設、安全風險金、安全標準化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對如何徹底排查隱患,根除隱患卻缺少有效的方法。為此,要把隱患排查工作落實到實處,真正使得安全管理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必須從突出“預防為主”,牢牢抓住“風險管理與控制”這個安全生產的切入點入手,從風險源(點)的確定、隱患治理、評估分級的建立,形成一套完善的事故隱患控制方法,才能把事故隱患置于在控、可控的狀態,實現企業生產的安全運轉。為此,從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模式,實行分級排查、監控治理,探討隱患排查新思路。
(一)概念
1.事故隱患的概念:國家安全生產總局(16號令)將其定義為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2.事故隱患排查的概念:“識別事故隱患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即從公司的活動中識別出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的因素,判定其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和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別。
3.隱患排查模式
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模型,即“隱患排查體系—風險評價體系—監控治理體系”。 實現“查找隱患—風險評估—整改治理—預防事故”閉環管理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隱患排查體系:公司(廠)、車間、班組定期排查、崗位自查。風險評價體系:由專業人員組成,定期進行作業活動風險評估。監控治理體系:公司(廠)、車間、班組和崗位分級監控治理。
(二) 隱患排查體系
1.公司(廠)隱患排查:以全公司(廠)所有生產區域為排查對象。由公司(廠)主要領導組織安全、生產、技術、車間及有關部門專業人員參加,分專業、類別進行全面、逐一排查。排查要有重點、有目標、有內容、有結果。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整理歸類,全面辨識、評估,確定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點,落實責任。根據辨識、評估結果,確定風險程度,劃分A(廠級)、B(車間級)、C(班組級)、“D”(崗位工)四個等級,實行分類、分級監控治理。對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風險源(點)實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過程、全方位的實時和動態監控,不留死角、盲區。
2.車間隱患排查:以車間所轄生產區域為排查對象。由車間主要領導組織班組長、有關管理人員及職工業務骨干參加,根據本車間的生產經營實際、作業條件,進行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整理歸類,確定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點,落實責任。根據風險程度,分級監控治理。對于本車間無法解決的隱患,應以書面形式及時報告上級有關領導或部門。
3.班組隱患排查:以生產班組作業區域為排查對象。由班組長組織班組職工進行排查。每班作業前先排查后工作,作業中巡回排查,作業后復查。隨時糾正不安全行為,消除不安全狀態。班組無法解決的隱患,應及時報告上級有關領導或部門。排查結果記入隱患(缺陷)臺帳或交接班記錄,并落實整改責任人。
班組排查主要內容包括:職工身體狀況、情緒狀況(身體不佳、情緒不好,可調換工作或休息);個體防護用品穿戴狀況(要求穿戴整齊);班前(中)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班前交代安全事項落實情況等。應制定班組長巡查表。
4.崗位自查:崗位工以作業區域為對象,以自查為主。崗位工在工作期間,針對作業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以及危及安全生產的狀況,做到隨時發現,及時糾正并采取控制措施,消除事故隱患。排查結果記入巡查記錄。本崗位無法解決的隱患,及時報告有關領導、部門。
制定崗位巡查表。
主要內容包括:重要設備、危險源、點控制、設備完好標準、巡查路線等。
5.隱患排查頻次。隱患排查:公司(廠)每月應不少于一次。車間每周一次。班組堅持班前、班中、班后排查。崗位人員定期、不定期巡查、自查。
變頻器在焦爐機車應用中的故障處理與…
不銹鋼酸洗廢水的微波加熱蒸酸試驗研究
水煤漿氣化裝置運行中的問題探討
水煤漿氣化技術安全聯鎖系統的應用
氫回收裝置處理能力不足及滲透氣中氫…
三聚氰胺裝置解吸水解系統穩定運行的…
水洗塔塔盤防帶水優化改造
生物質對降低煤制合成氨綜合能耗的應…
長輸燃氣管道的安全保護距離
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
加油站重大危險源分級管理與風險控制…
天然氣管道安全置換方法的探討
淺談加油站安全管理
淺議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
危化品生產企業安全管理方法
化工火災危險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