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強環境保護的對策措施
加強環境保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環境保護工作,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循環經濟,完善監督體制,建立長效機制,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
(一)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
一是要抓緊制訂有關土壤污染、化學物質污染、生態保護、遺傳資源、生物安全、臭氧層保護、核安全、循環經濟、環境損害賠償和環境監測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修改并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做出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的規定,重點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二是要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對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制度、不正常運轉治理設施、超標排污、不遵守排污許可證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開發建設和開展旅游或者違規采礦造成生態破壞等違法行為,予以重點查處。三是要加大對各類工業開發區的環境監管力度,對達不到環境質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四是要完善對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機制,研究建立環境民事和行政公訴制度。
(二)健全環境管理體制,完善環境監管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監管體制,加大國家對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執行環保法律法規情況的監察力度,強化中央政府協調解決跨省界環境問題的能力,督促檢查突出的環境問題。二是要地方政府對本轄區環境質量負責,組織落實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任務,監督下一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環保工作落實情況,查處重點單位環境違法行為。三是要各類法人和其他組織負責解決自身的環境問題,承擔污染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四是要強化環境管理,嚴格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把防范范圍由建設項目擴展到宏觀經濟發展的源頭,由投資領域擴展到消費和對外貿易領域,構建全方位的環境防范體系,體現“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實現環境保護從末端治理向源頭削減和全程控制轉變的目標要求。
(三)建立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增加環保資金投入
一是要加大政府環境保護投資力度,各級政府要將環境保護投入列入本級財政支出的重點內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對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保試點示范和環保監管能力建設的資金投入,要嚴格執行國家定員定額標準,確保環保行政管理、監察、監測、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業經費支出。二是要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城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有關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多渠道籌集社會資金,鼓勵各類所有制經濟積極參與污染治理設施投資和運營,支持有條件,具備專業化經營管理的環保企業發行債券、股票上市等,也可以借助體育彩票、福利彩票等融資方式,廣泛募集社會資金投資建設污染治理設施。
(四)實行有利于環境保護經濟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
一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價格、稅收、信貸、貿易、土地和政府采購等政策體系,政府定價要充分考慮資源的稀缺性和環境成本,對市場調節的價格也要進行有利于環保的指導和監管,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的企業,不得審批用地,并停止信貸,不予辦理工商登記或者依法取締。二是要按照污染者負擔、治理者受益的原則,全面實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加快推進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按照誰開發準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五)推動環境科技進步,加強環保隊伍建設
一是要強化環保科技基礎平臺建設,將重大環保科研項目優先列入國家科技計劃,積極組織對重大關鍵和共性技術的科技攻關,重點組織對飲水安全、污水深度處理、資源循環利用、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汽車尾氣凈化處理等重大環保技術的科研開發和產業化示范,加快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環保技術。二是要健全環境監察、監測和應急體系,規范環保人員管理,強化培訓,提高素質,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會管理的環保隊伍,要求縣級以上要設立獨立的環保機構,配備必要的執法人員,將環境監察人員納入公務員管理,明確執法地位,嚴格崗位標準,規范執法行為。
(六)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制,強化環境保護成果效應
一是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把保護環境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好,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和本系統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要提高環境意識,增強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確保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認真抓好環境保護工作,并抓出成效。二是要把環境保護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將考核情況作為干部選拔任用和獎懲的依據之一。三是要堅持和完善地方各級政府環境目標責任制,對環境保護主要任務和指標實行年度目標管理,定期考核,并公布考核結果。四是要建立問責制,切實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干預環境執法問題,對因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環境事故,嚴重干擾正常環境執法的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要追究責任。五是要在評優創先活動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而對環保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
參考文獻:
[1]趙永新.我國進入環境污染高發期[N].人民日報,2005-12-02(6).
[2]編寫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05:112-123,137-144.
[3]解振華.為什么要強調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N].經濟日報,2004-12-14(5).
[4]農業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研究課題組.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N].經濟日報,2005-11-17(12).
[5]新華社.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N].2006-02-15(8).
[6]梁沂濱.指導環保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國家環保局長周生賢答記者問.經濟日報,2006-02-15(8).
[7]中國環境保護部.國家環保“十一五”規劃[R].2008-01-18.
IC銅合金引線框架生產污染狀況分析與…
淀粉廢水資源化工程改造技術
共存NH4﹢對雞蛋殼從廢水中吸附除磷…
聚硅硫酸鐵絮凝劑在煉鋼除塵廢水處理…
硫桿菌對污染土壤中鍶-90溶出的影響
鋁灰、碳渣、大修渣的處置及再利用方案
某金礦含砷鉛堿性工業廢水的處理試驗…
淺析反滲透膜污染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噪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農村垃圾處理現狀調研
噪音的危害防治及利用
淺析我國環境保護的形勢及對策
大氣污染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大氣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廢舊電池的危害及回收利用
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