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及有關人員須實事求是地提供有關情況,弄虛作假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為進一步完善工傷保險制度,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日前下發了《柳州市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實施方案》,將老工傷人員的工傷保險納入我市工傷保險統籌,實行統一管理。我市是老工業城市,用人單位特別是國有企業歷年積累下來的“老工傷”人員人數較多,不同企業和不同時期“老工傷”人員待遇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一些困難企業無力支付“老工傷”人員的相關待遇等,使部分“老工傷”人員的待遇得不到保障。這一新政的實施,不僅能更好地保障老工傷人員的合法權益,而且在當前形勢下對切實減輕用人單位負擔、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著積極的作用。
對象及工傷待遇
這次納入統籌管理的“老工傷”人員包括:因工作受到事故傷害或診斷為職業病,目前仍由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待遇的工傷人員;因工死亡人員按規定已領取撫恤金的供養親屬目前仍符合供養條件的,其撫恤金由用人單位承擔的人員;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前退休的人員享受養老金期間被診斷或鑒定為職業病,現仍由單位支付相關工傷保險待遇的人員。
納入統籌管理的待遇項目包括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工傷醫療待遇、輔助器具費用、供養親屬撫恤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有關規定支付。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前應由原用人單位按規定支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工傷保險基金不予補發。
“老工傷”的納入方式
老工傷人員的納入方式有三項:
一、已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我市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2003年12月31日《條例》實施之前發生工傷的老工傷人員的工傷保險待遇納入工傷保險基金統籌管理。
二、2004年1月1日后,用人單位未為其職工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發生的工傷,在繳納一次性費用后納入統籌基金管理。一次性費用的計算標準以自治區的有關規定為準。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我市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并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后,2003年12月31日《條例》實施之前發生工傷的老工傷人員按本條第一項納入統籌管理,2004年1月1日后發生工傷的老工傷人員按本項納入統籌管理。
三、已參加我市工傷保險但欠繳工傷保險費的用人單位,2003年12月31日《條例》實施之前欠繳工傷保險費期間發生工傷的老工傷人員,補齊欠繳金額后,按本條第一項納入統籌管理;2004年1月1日后欠繳工傷保險費期間發生工傷的老工傷人員,補齊欠繳金額,并繳納一次性費用后納入統籌基金管理。一次性費用的計算標準以自治區的有關規定為準。
老工傷人員的勞動能力鑒定
尚未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的老工傷人員,由用人單位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對工傷職工原工傷部位的傷殘情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已經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的原鑒定結論仍然有效;如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由用人單位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對工傷職工原工傷部位的傷殘情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用人單位及有關人員須實事求是地提供“老工傷”人員的有關情況,對弄虛作假,導致不符合條件人員的待遇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一經發現,停止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依法追回被騙取的工傷保險基金,還要追究用人單位和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工傷保障體系
煙臺將4類特定從業人員納入工傷保險…
推動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
多省份發文明確:“超齡”農民工可參…
工傷死亡“搶救48小時”之限有爭議
川渝居民工傷保險互認從2020年7月開…
兩部門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
男教師加班用餐猝死四次認定不屬工傷…
最高法發布審理工傷保險司法解釋 四…
工傷保險再出重大政策 各類工地流動…
男教師加班用餐猝死四次認定不屬工傷…
湖北:建筑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才能開工…
兩部門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
川渝居民工傷保險互認從2020年7月開…
新修工傷保險條例發布 工亡補助金提…
湖南用人單位的職工雇工均可按規定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