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全檢查表的制定
安全檢查表的制定過程包括:
(1)對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調查分析,確定檢查項目和內容。由本單位工程技術人員、生產管理人員、工人和安技人員共同總結生產操作的經驗,分析工藝過程和設備特點,從中查明可能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各種潛在危險因素和環節條件。要特別重視總結工人的實際經驗,因為它們可以作為科學分析的基礎和補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組織工人開展事故預測活動,就可能發生的事故、觸發事件、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影響范圍、預防對策措施等進行深入的討論和總結。這樣做不但可為制定安全檢查表奠定基礎,也可使工人群眾從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增長預防事故的知識和本領。
(2)確定檢查標準和要求。確定的依據就是國家的各項安全生產法規和標準,以及企業自身制定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技術要求參數,安全操作規程等等。
(3)確定檢查時間。要根據檢查的范圍和對象的具體情況確定檢查間隔的時間,如月、日、班、時等等。
(4)做出檢查表。檢查表的每項內容、標準、要求都應力求簡潔明了,以便于識別判斷和填寫檢查結果,如可以用是否、有無等提問式的語句,對設備的檢查表可直接寫明其工作參數的允許范圍等等。
制定安全檢查表要在安技部門的指導下,充分依靠職工來進行。初步制定出來的檢查表,要經過群眾的討論,反復試行,再加以修訂,最后由安技部門審定后方可正式實行。
三、安全檢查的基本作法
安全檢查要深入基層、緊緊依靠職工,堅持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好檢查工作。
(1)建立檢查的組織領導,配備適當的檢查力量,挑選具有較高技術業務水平的專業人員參加。
(2)做好檢查表的各項準備工作,其中包括思想、業務知識,法規政策和物資、獎金準備。
(3)明確檢查的目的和要求,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防止一刀切,要從實際出發,分清主、次矛盾,力求實效。
(4)把自查與互查有機結合起來,基層以自檢為主,企業內相應部門間互相檢查,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和借鑒。
(5)堅持查改結合,檢查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整改才是最終目的,一時難以整改的,要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
(6)制定和建立檢查檔案,結合安全檢查表的實施,逐步建立健全檢查檔案,收集基本的數據,掌握基本安全狀況,實現事故隱患及危險點的動態管理,為及時消除隱患提供數據,同時也為以后的安全檢查奠定基礎。
倉庫日常審核檢查項目
節前安全大檢查報告
物料提升機(龍門架、井字架)檢查標準
施工用電檢查標準
“三寶”、“四口”防護檢查標準
基坑支護安全檢查標準
吊籃腳手架檢查標準
對某單位進行安全監督檢查
安全生產檢查內容
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施工現場安全檢查內容
重大隱患判定標準
消防安全檢查的內容及檢查方法
消防安全檢查內容
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檢查的內容
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